广西壮族民歌的传承困境与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广西壮族民歌是广西地区社会风貌与民间文化的集中体现,不仅纤细介绍了壮族同胞的日常生活与劳作过程,还透露着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内涵与民族习俗。因此广西壮族民歌本身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传承文化,文章首先介绍了广西壮族民歌的现状与传承方式,其次单独介绍了广西壮族民歌的分支蓝衣壮民歌的特性与文化内涵,然后以新时代的视角分析了广西壮族民歌在传承中遇到的困境与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对应的传承策略和途径,最终还对其创新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
关键词:广西壮族民歌;蓝衣壮;传承困境;创新
一、概念综述
(一)广西壮族民歌概述
壮族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集中生活于我国西南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他们不仅勤劳善良,更突出的在于能歌善舞,这也是壮族民歌发展至今的重要因素。壮族民歌的历史由来已久,并且很早之前就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表演方式,在壮族家庭中,儿童从四五岁开始就要跟随长辈学习山歌,通过这样口口相传的方式,使得唱山歌成为了壮族人民重要的传统习俗,让壮族民歌传承至今,并且仍存在一定的影响力。
壮族民歌的演唱对于时间与空间的要求较低,在田野中、山坡上、劳作时,都可以通过演唱民歌表达感情,尤其年轻男女也会通过山歌的方式互相传达爱意,这就让壮族民歌逐步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影响力,其中展现着壮族人民的人文文化、特殊风俗以及独有的智慧,具有较高的文化与研究价值。
(二)广西壮族民歌现状
壮族民歌之中渗透着壮族同胞的族群意识,同时也体现着他们的自我认同感,这是因为在壮族民歌中,蕴含着壮族的文明历史与文化成就,是他们民族的精神内核与价值取向。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侵袭与融合对壮族民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一方面壮族人民的生活条件愈发美好,与此同时工作与生活变得快节奏,导致民歌生存的空间越来越狭窄;另一方面,在汉文化、外来文化的多重影响下,口口相传的民歌习俗已经渐渐弱化,主动且愿意接受民歌传承的儿童和年轻人也逐渐减少,同时众多掌握传统民歌特殊曲目的老人们也在逐步离世,因此必须要加强广西壮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
(三)广西壮族民歌的传统传承方式
(1)家庭式的个体传承
家庭是个体传承方式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口口相传模式的集中体现,更是自古以来形成的一种传承文化,这表示在壮族民歌的文化中,传承思想与责任是自然形成的,是长辈与晚辈之间的一种文化交流。壮族民歌是贯穿壮族人民一生的文化,婴孩时期会聆听母亲的摇篮曲,儿童时期则有大量的童谣与儿歌,青年时期则有情歌、哭嫁歌,老年时则有祝寿歌、哭丧歌,因此在家庭中的民歌传承也同样是伴随一生的。在家庭中,负责传承的一般是妇女或歌师,他们影响着壮族民歌文化的传播、创造和延伸。
(2)活动式的群体传承
群体传承又分为两种活动形式,第一种以传统歌圩活动为载体,通过集体活动中的民歌演唱过程实现壮族民歌的流传。歌圩活动是壮族人民独特的传统唱歌活动,有特定的举办时间与地点,并且与壮族的传统节日息息相关,又与当地的劳动生产活动紧密相连,既表达了壮族人民的精神需求,又传达了他们对于丰收和美好的向往,因此在这样的聚会活动中,达成了民歌传承的效果。
第二种则以传统歌赛活动为载体,一般歌赛由当地的村民或商业团体组织,邀请附近的歌师或歌手进行参加,比赛形式也比较多样化,最具特色的是参赛者两两对抗,在同一曲调下即兴填词,既展现了高超的音乐水平,同时还体现了壮族人民杰出的创作能力。通过这样的歌赛活动,也能够有效达到传承的目的。
二、蓝衣壮民歌介绍
(一)蓝衣壮民歌种类介绍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而蓝衣壮则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其自身的文化独具特色,以蓝衣壮民歌尤为突出,其民歌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三吊尾”的词体结构
蓝衣壮民歌的歌词简单而通俗,非常符合当地人的语言习惯,歌词一般以七言四句为主要形式,即每一首歌由四句歌词组成,而每一句歌词有七个字,但是在细节中还有要求,第二句与第四句的尾音需要押韵,而男性对唱中必需要唱足五句,每首的尾句进行重复女性唱词的尾句,而这样的唱法就称之为“三吊尾”。
与其它壮族民歌不同的是,蓝衣壮民歌在唱到一首歌的情感高潮时,往往会加入“嘛阿表嗳”四个字,由此表达自己内心之中更深处的情感,并且能够有效渲染气氛,让对唱者或者聆听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是蓝衣壮族表达感情最真切的方式,比如在情歌《相思》中,为了进一步表达相思的情感,在第三句“鸳鸯枕头自己睡”之后就会加入“嘛阿表嗳”四个字,就如同叹词一般,将演唱的语气与情感更加充分的表达。
(2)“女唱男对”的歌唱形式
在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汉文化中,对于女子的要求极高,道德伦常、礼法规矩完全束缚了女子的言行与举止,因而汉族女子以性格内敛和温顺为主要特征;即使在多数少数民族中,也是由男子率先表达爱意,因而形成了“男唱女对”的歌曲形式。但是在蓝衣壮民歌中,卻独具特色地形成了“女唱男对”的歌唱形式,往往都是先由女子主动表达情意,而男子接受之后,才会形成完整的初恋歌、别情歌、约会歌等成套的歌曲,用以表达男女双方的情投意合。
(3)“依曲填词”的旋律音调
旋律是民族音乐或区域音乐文化的重要特征,蓝衣壮民歌的旋律同样具有鲜明的特点,具有良好的辨识性。以贵港蓝衣壮情歌为例,其曲调善用四度和五度的大跳跃,而其总体旋律主要呈现为波形的抛物线起伏,并且不需要乐器伴奏,仅使用贵港的白话进行演唱,而在乐曲的中部,还会时常加入白话中特有的长调。
在这样的旋律之下,蓝衣壮民歌形成了另外一个独特的歌唱方式,即所有的歌曲采取统一音调的情况下,依据不同的情境与内容,填入不同的歌词,甚至可以根据现场气氛,即兴填词,但一般歌词的大体形式保持不变。 (二)蓝衣壮民歌音乐色彩的区域特性
我国的蓝衣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宾阳、池河以及贵港等地,各地民族文化各有不同,但均表现为丰富多彩且特色鲜明,根据其地区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音乐色彩与特性。
(1)汉壮结合的语言特点
贵港地区的蓝衣壮民歌大致起源于明末清初时分,当时正值朝代变迁,人口的大规模迁徙与融合形成了文化的碰撞与结合,由于汉族进入贵港地区后,在双方文化的相互影响下,当时的黑衣壮逐渐变成了蓝衣壮,而与此同时蓝衣壮民歌也随之诞生,并且成为了汉族与壮族杂糅的文化产物,因此其语言中也具备了汉壮结合的特点。
(2)骆越“白话”
古骆越即是如今的广西地区,自秦汉以来,这里都是国家南疆重要的政治与军事基地,而商贸活动也逐渐兴起,这样的环境为文化繁荣创造力良好的条件,因而蓝衣壮民歌在该地区形成的过程中,更多地使用了骆越“白话”,使其与其它地区的民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三)蓝衣壮民歌的文化属性与价值
(1)民族性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审美文化,而审美文化中展现的,就是该民族的文化性质与精神追求。对于蓝衣壮族而言,服饰是表现其文化的最直接方式,他们以蓝色为美,但并不是一生一直穿蓝色服饰,而是婚前着藍衣婚后着黑衣的习惯,这是其民族的特性。而另一方面,蓝衣壮民歌也是其民族性表现的重要途径,其音乐的形式、歌唱的内容、表达情感的状态,无一不体现着蓝衣壮族人民浓厚的情感与朴实的追求,这是他们民族性与文化结合的根本所在。
(2)文化价值
蓝衣壮民歌具有其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价值,一方面蓝衣壮族一生以歌为伴,所有的歌曲都在展示其民族的文化、习俗、劳作、生活等各个不同层面的内容,是研究蓝衣壮文化最关键的内容。另一方面其作为古骆越的遗址,其民歌中不仅大量使用了骆越“白话”,同时也延续了古骆越的文化特色,这对于现代研究古文化与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蓝衣壮族还有“以歌择偶”的习俗,年轻男女通过对歌的形式建立感情、表达爱意,同时还拥有更多的歌唱活动,将民族同胞汇聚一起进行交流,这对于蓝衣壮民族的繁衍与文化兴盛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蓝衣壮民歌核心的文化价值之一。
(四)蓝衣壮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随着历史的变迁,蓝衣壮民歌也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在多种文化繁荣的时代背景下,要想将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与保护,就需要借助馆藏的手段以及教育的力量,将文化保护于馆阁之内,将文化渗透于教育之中。
(1)建立蓝衣壮音乐文化馆
音乐文化馆主要展示蓝衣壮民歌文化的实物与文化载体,比如由民间收集的传统乐器、曲谱、演唱时的照片记录、蓝衣壮民歌相关的文献资料等,将其陈设与馆藏之中,进行开放或半开放式参观,让人们能够有机会发现和参观蓝衣壮民歌文化遗留的产物。
(2)建立蓝衣壮音乐档案馆
音乐档案馆主要以收集和记录蓝衣壮民歌音乐为主,比如将其乐曲形成现代谱曲,或者使用多媒体记录其演唱的视频与音频等,将这些文化的直接表现进行记录并保存,为蓝衣壮民歌文化保留种子。
(3)将蓝衣壮民歌融入教育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须要依靠教育活动,因此还可以将蓝衣壮民歌改编为校本课程,在贵港、宾阳等本地的学校实施教学,让壮族学生重新接受民歌文化的熏陶与渲染,达到传承的效果。
三、新时代广西壮族民歌传承的困境分析
(一)流行音乐文化的冲击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与信息的传输达到了新的境界,外来文化为我国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改变,不仅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也干扰了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尤其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看电影、喝可乐等等行为中,都在接受着西方文化的侵蚀,这就导致我国的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民族音乐的传承愈发困难,一方面难在西方、日韩等流行音乐文化的入侵,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摈弃了传统音乐,导致民间、民族音乐无人传承;另一方面则在于流行音乐的兴盛,导致传统音乐的宣传和传播受到了阻碍,更容易在悄无声息之间遗失。广西壮族民歌就面临着这样的传承问题与困境,壮族自身的语言渐渐失去了应用的价值,而年轻人也开始聆听流行音乐,甚至纷纷走向大城市之中,导致壮族民歌呈现出无人传承的现状。
(二)现代生活方式的破坏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在迅速提升,城镇化建设、现代化农业、现代工业等逐渐普及,这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也越来越忙碌。而壮族民歌是天然农耕场合下诞生的文化,是人们在田间劳作、山头眺望、婚丧嫁娶、歌会活动等过程中发展和兴盛的文化,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壮族人民的大规模歌会活动已经越来越少,适合民歌表演的环境与氛围也逐渐遗失。孩童纷纷前去上学,年轻人也更愿意拿起手机听歌,去KTV唱歌,使得原来口口相传的传承模式被现代文明的发展彻底推翻了。
(三)传承人老龄化的问题
随着年轻传承者越来越少,而老一辈的传承人老龄化日益严重,甚至已经出现了断层现象。对于壮族民歌而言,当前能够正式演唱民歌的歌师或民间艺人,大多数都已超过了60岁,这是缺乏年轻继承者所引起的最直接的表现,如果不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将会有更多的民歌文化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四)忽略了教育传承功能
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最重要的途径在于教育,只有将这些优秀文化进行筛选和改编,使其符合现代学生的审美观念与接受意识,就能够有效达到传播与弘扬的效果。但是对于广西壮族民歌来说,其运用教育实现传承的形式与手段明显不足,其一,广西本地的中小学教育中,缺乏壮族民歌的教学内容,其使用的课本教材是全国通用本,其中严重缺乏对少数民族独有音乐的传承;其二,学校不注重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即使在壮族学校之中,其本民族的文化教育也没有很好的展现,民歌文化更没有传承和教育的空间。其三,在高等音乐学院之中,民歌艺术缺乏地位,一方面学生更愿意学习流行音乐或古典音乐,而学习民族音乐往往没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在大多数音乐学院中,民歌专业非常稀少,尤其壮族民歌专业更是稀缺。 四、广西壮族民歌传承与创新的有效策略
(一)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有效保存壮族民歌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任何形式的信息都能够良好保存,对于壮族民歌而言,优先做好保护是获得传承机会的前提。美国为了保护民间音乐,制定了一个保护计划,由两个著名的博物馆联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音乐、叙事诗、传说、故事、口头历史等,利用最先进的数码技术将其转录和修复,将各种音频、视频、图片等信息记录下来,既可以提供下载服务,还能有效保护其传承。因此壮族民歌的保护也可以效仿其手段,将所有壮族的民歌进行收集和采录,将原有的资料进行修复和完善,并且将其制作成文化传媒内容向公众传播,比如可以通过纪录片展示、音乐软件下载、光碟售卖,甚至是手机彩铃等等,既保护了民歌,又实现了传承和创新。
(二)成立壯族民歌团体,有效宣传民歌文化
建立文化团体往往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有效途径,我国的京剧等戏曲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其戏班团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其目前的发展状况也面临着危机,但其团体仍然是促进传承的关键。因此,壮族民歌的发展和传承也可以通过组建民歌团体的方式传承,将民歌中的故事改编为音乐剧的形式,展现传统壮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与习惯,既可以在剧场进行演出,也可以在当地旅游地进行商演。由此可以形成传承与发展的连锁结构,避免传承人失去发展前景和收入来源。
(三)壮族民歌走进课堂,借助教育实现传承
(1)将壮族民歌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
民族文化的传承根本在于教育,因此在广西地区的中小学中,尤其以壮族学生居多的学校,需要使用以壮族民歌为主的校本课程,由此可以让学生们从小接受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同时还能学习其基本的演唱形式、理念与歌词,通过教育的形式恢复口口相传的传承模式。
(2)音乐院校中开设壮族民歌专业
除了非专业音乐教学之外,还需要在高等音乐院校之中开设民歌专业,将壮族民歌进一步提升其专业性和传播性,将其音乐文化、演唱方式、发声技巧、歌词形态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与总结,从而形成一套相应的教育理论,对学生或专业歌手进行教育或借鉴,使得民歌文化仍然能发挥出其作用与价值。
(四)开启民歌综艺节目,借助媒体实现传承
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是促进民歌传承与发展的推动力,对于壮族民歌而言,应当积极开展民歌大赛、原生态歌手大赛等活动和节目,通过电视综艺或网络节目的形式呈现,能够让民歌得到进一步的扩散和影响。
五、结语
综上所述,广西壮族民歌及其分支蓝衣壮民歌,目前都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在全球化、现代化、流行音乐文化、教育缺失等影响下,壮族民歌文化在逐渐消失,传承人出现了断层,为了改变这一现象,首先需要借助当前的信息技术开启保护模式,同时通过成立社团、融入教育、开启综艺节目等方式,为壮族民歌的发展与创新提供新的路径,让民歌具有更加长久与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王恒华.广西壮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艺术评鉴,2019(21).
[2] 薛瑾.少数民族民歌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8(03).
[3] 贾睿.广西蓝衣壮民歌区域性特点[J].歌海,2014(06).
[4] 黄玲.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广西壮族民歌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03).
基金项目:文章系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蓝衣壮民歌的艺术特征研究及传承”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KY1168。
作者简介:李奕莹(1989.09- ),女,汉族,河南鹤壁人,硕士,研究方向:音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872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