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组工作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自闭症儿童又称孤独性障碍儿童,目前医学界对于自闭症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据统计,截至2015年我囯自闭症儿童数量将近200余万,但儿童自闭症患者数量仍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文章中选取了某市5名自闭症儿童,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了前期调研,主要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根据5名自闭症儿童的实际情况,在小组中设计了6次活动,选取了音乐疗法、游戏疗法和绘画疗法等多种小组主题,力求通过小组训练以互动模式使自闭儿童能够融入社会,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关键词:小组工作;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
  就目前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而言,重点研究集中于心理学、医学领域。但在医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中至今未找到根治自闭症儿童的有效治疗方法,通过药物治疗只能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的病情,减轻自闭症儿童的不良情绪,最大限度的减轻自闭症儿童的攻击性和固执行为。但实际上,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最主要是要让他们尽快融入集体,较好的适应社会环境。
  一、文献回顾
  国内现阶段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即“理论和实证”。理论方面主要从自闭症儿童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机体运动协调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关于自闭症的发病原因,有研究表明白闭症儿童的发病与孕产期不良因素密切相关,另外部分学者认为很多学者认为儿童自闭症还存在隐性基因遗传。实证研究从自闭症儿童自身疾病状况和家庭因素两方面进行。李宗华等调查发现,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承受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非常大,亟待政府及社会各界给予积极的援助和精神支持。赖仲泰等研究,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应结合以往康复和临教育的经验,同时,结合“波特奇”方法对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方案进行研究,引导监护人日常的教育方式,以此提高自闭儿童的治愈率。
  国外对于自闭症儿童研究较早且内容丰富。美国精神心理学家肯纳曾对11名自闭症儿童的特征总结如下,拒绝他人的近距离接触、基本不说话或者根本不说话、经常反复机械化动作、对外界十分敏感并容易受惊吓。国外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分为两种,“全面融合性教育和全面接纳性教育”,全面接纳性教育,将自闭儿童和正常儿童安置在同一所学校,接受普通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自闭症儿童获取循序渐进的训练。全面融合性教育则是鼓励自闭儿童多与正常同龄儿童进行互动。总之,大部分国外学者认为:即使是重度自闭的儿童也要与普通学生一起接受教育,减少人们及社会对自闭儿童的歧视与排斥。
  二、小组工作方法
  文章中小组工作方法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的技巧和相关理论,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生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助和凝聚力对个人进行辅导和治疗,满足自闭症儿童工具性需求和情感性需求的过程。
  三、服务对象的选取
  本研究釆用了实地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将某市5名自闭症儿童作为本次小组活动的服务对象。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抽取原则是,5岁左右的自闭症儿童,自闭症儿童存在的障碍较轻,有改善的可行性。参加小组活动时,全程有监护人陪同,儿童具有较为典型的自闭症特点,监护人对于儿童自闭症行为改变有强烈的愿望,并积极参与配合本次研究。通过调查显示,5名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语言表达障碍,情绪失控、缺乏兴趣与爱好,认知能力有障碍等方面的问题。
  四、小组工作原则
  无条件接纳原则。社会工作者应当怀有一颗真诚的心,去接纳和对待小组的每一位成员,获得小组成员的认可,与自闭症儿童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非批判原则。作为引导者的社会工作者,工作中不能带有色的眼镜看待自闭症儿童,要耐心和公平的对待每位小组组员。个别化原则。开展活动时,社工应当意识到自闭症儿童具有共性,但也存在差异,因此对待小组中的不同成员应制定不同的方案。小组介入中,应充分考虑每位成员自身的特殊性,要有相信小组成员进步和改变的信心。循序渐进原则。小组活动应从简单到复杂,逐渐激发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兴趣,社工在每一节小组结束之后对小组任务和小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注重每一次小组的有效衔接,依次推进。另外,社工在小组中应为儿童创造积极、民主、愉快的活动氛围,调动其积极性,为自闭症儿童表达自我感受提供良好条件。
  五、小组社会工作在自闭症儿童康复中的社会工作务实研究
  在小组开始初期,儿童需要在家长的陪同下参加小组,家长陪伴在在身边,能够帮助自闭症儿童缓解恐惧感,紧张感,较快适应小组。由于自闭症儿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自我介绍环节过程中是也较为重要,社工应当引导自闭症儿童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安静和运用非语言表达。这也是彼此熟悉的一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自闭症儿童的不良情绪。
  小组具体分为以下流程:首先,在了解小组成员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形成小组活动目标,社工应根据小组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进一步完善小组方案,真诚接纳每位成员。在这个小组集体中,对小组成员应正确积积向上的引导,对待不同儿童应用釆取个别化原则,不要随便评论成员的个人行为。其次,制定小组总体目标。社会工作者引导儿童学习合作、沟通技巧,提高自闭儿童与社会交往的能力。帮助儿童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认知能力、行为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减轻社会交往障碍。同时帮助监护人改善治疗与教育环境,减轻教育压力。最后是制定出小组阶段性的目标。
  在小组中,主要运用三种治疗方法,“小组游戏治疗法、小组音乐疗法和小组绘画疗法”。每一次小组活动中,都设立游戏环节,通过游戏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不仅减少儿童的陌生感,使儿童感到愉快和放松,而且通过有趣的游戏环节,让自闭症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合作、沟通技巧。在第二、三次小组中设立了音乐疗法,通过音乐释放儿童的不良情绪,在培养儿童韵律感的同时,使儿童能够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将音乐作为指令,促进儿童之间的友好互动,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在小组第四、五次活动中,运用绘画疗法,通过认图,培养儿童对颜色的敏感,以及对相关图片和图形的认知。通过绘画的形式,让儿童宣泄自身的负面情绪,与此同时,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制造与他人沟通的共同话题,最终使儿童消除刻板行为,提高社交能力。第六次小组活动是对前面五次活动的一个总结,在第六次小组活动中,社工应处理好与小组成员的分离情绪,与小组成员一起回顾整个服务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小组成员所取得的进步。
  在小组结束之后,社工对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进行了回访,在访谈中了解到,这5名自闭症儿童通过参与小组活动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尤其在认知能力和情绪稳定、行为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有所提升。小组成员回到家中,能够较好的重复在小组中学习的技能,发脾气的次数也比参加小组之前有所下降,能够和父母很好的沟通,也比以前听话了很多。通过家长的反馈,自闭症儿童家长对于此次小组的开展持有肯定的态度,认为小组的主题设计较为合理,能够帮助家长分担一些压力,使家长对孩子的康复抱有信心和期待。
  六、結语
  综上所述,在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过程中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介入,不仅能够提升了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能力、沟通能力、行为能力等,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缓解了自闭症儿童照护者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帮助自闭症儿童摆脱了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不公平待遇和歧视,同时也能帮助即将入学的儿童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赵荻.自闭症儿童家长焦虑缓解的小组工作介入[D].长春工业大学,2019.
  [2] 齐广骥.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困境与小组工作介入研究[D].山东大学,20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084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