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会工作介入残疾儿童成长困境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章以残疾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残疾儿童及家庭进行实地调查与访谈,了解残疾儿童目前生活现状,分析其存在困境,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进行介入,为其链接资源,解决实际困境,为其康复提供支持,促进残疾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社会工作;残疾儿童;成长困境
  残疾儿童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由于其身心缺陷,导致其在成长过程中比正常儿童面临更多的困难,更容易受到伤害。文章讨论的残疾儿童是年龄在4~18周岁,存在肢体残疾或者智力残疾的儿童。文章以青岛市市北区,对青岛市市北区110户残疾儿童家庭进行需求评估,了解这些残疾儿童自身情况、家庭状况以及目前康复情况。本项目以社会支持理论为依据,为市北区残疾儿童提供社交支持、心理支持、康复支持、关系支持等服务,通过开展小组活动、入户探访、社区活动等系列服务,为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支持,帮助残疾儿童父母减负解难,提高残疾儿童及其家庭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残疾儿童成长困境分析
  通过对项目前期调研中收集的资料分析,发现市北区残疾儿童主要存在以下几类困境:
  (一)家庭经济困难
  这些儿童家境都比较普通,由于残疾儿童需要人照顾,有些家长甚至需要辞职来照顾孩子。除此之外,这些儿童每年的治疗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虽然这些孩子有残疾证每年会享受到政府救助,但这与他们的实际需求还相差甚远。在这些被调查的家庭里,有85%的家庭表示希望能得到一些经济补助,这也意味着经济困境是这些家庭面临的普遍问题。
  (二)自身身体缺陷
  这些儿童分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残疾,包括脑瘫、唐氏、自闭、癫痫、智力等多种病症。他们有些不能正常站立行走,有些智力发育缓慢,有些语言方面存在缺陷,这直接导致了他们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这些孩子大多数生活不能自理,身边必须有人陪同,甚至还有一部分孩子由于身体情况过差,平时基本不出门。
  (三)内心自卑,缺少正常的人际交往
  在进行需求调研的过程中,大多数孩子见到我们时都会本能的躲着,跟他们说话时也不回答我们,更有比较排斥我们的,对我们大喊大叫。这些儿童基本上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意识到自己在某个方面与别人存在一些差别。这些认知让他们感到自卑,认为别人看到他们的这些缺陷会歧视他们。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这些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家里或者是在医院治疗,与外界处于一个隔绝的状态。一方面是家长担心孩子身体,怕在外面孩子容易受到伤害。另一方面这些孩子由于身体原因,正常孩子也不喜欢跟他们一起玩,他们受到排斥。另外,这些孩子也很少主动跟别人亲近,不善于与别人交往。
  (四)未能接受到正常教育
  经过对这100多名孩子的情况进行统计,他们之中绝大部分都没有上学,平时都是待在家里由家人看管,少部分情况较好的孩子上康复学校,没有孩子在正常学校就读。一方面康复学校费用较高,这些家庭无力承担这部分费用。另外,康復学校上课基本上需要家长陪同,大多数家长表示自己还要工作,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公立学校拒绝接收这些身体存在缺陷的孩子,家长也无可奈何。这些导致了残疾儿童无法接受到正常教育。
  (五)缺少专业持续的康复服务
  这些儿童由于身体原因,家里要负担很大一笔治疗费用,造成不小的家庭负担,康复费用过高使得大部分孩子没有机会享受到专业康复。他们之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会在康复机构定期进行康复,其他的则是由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另外,有部分家长表示,距离康复机构较远,孩子出行不方便也是目前没有进行康复的一个原因。因为缺少专业的康复机会,有些残疾儿童已经错过了最佳康复时期。
  二、社工对残疾儿童的介入
  (一)社工专业个案服务
  根据需求调研资料,从110名残疾儿童中选取了11名存在明显心理问题儿童进行个案服务。社工为案主提供包括访谈、心理辅导、行为纠正、引导有效人际互动、链接资源等服务形式,每周进行一次个案服务,帮助这些儿童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知,消除自卑心理。为其建立正常的社交网络,挖掘儿童潜能,增强其自信心。社工还为这些儿童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为其康复提供支持。以比较系统的理论来介入这些残疾儿童面临的困境。在介入服务过程中, 每个儿童都有专门负责的社工。结案后, 社会工作者还将对案主进行半年至一年的回访跟踪。
  (二)对残疾儿童进行入户康复
  社工为残疾儿童链接康复资源,与当地康复机构进行合作,由专业康复师定期为这些残疾儿童进行上门康复服务。康复师首先对每位儿童的身体情况进行测评,详细了解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并依据测评结果进行分组分类,将康复分为肢体康复和智力康复。在充分了解家长意愿后,与家长一起制定康复计划,为接下来的康复作了详细的安排。计划每周为每位孩子进行2次入户康复,每次康复1小时,依据孩子实际情况进行康复内容。康复师对每次康复过程进行记录,所有康复结束后进行评估,了解这些儿童康复效果。除此之外,康复师在每次进行完康复后,会专门指导家长一些康复技巧,使这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帮助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
  (三)成立家长俱乐部
  社工除了对这些残疾儿童进行服务外, 更要对残疾儿童家庭进行服务,这些家长在长期的康复过程中心理压力很大,同时由于孩子的残疾,有些家长也存在一定自卑心理,积累了很多的负面情绪得不到释放。家长的这些消极情绪对残疾儿童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如果不能帮助家长消除这些情绪,在无形中也会给这些残疾儿童造成心理压力。社工积极引导残疾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认知,鼓励家长积极学习康复知识与技巧,配合好康复师做好康复。
  同时,社工组织这些残疾儿童家长参加家长俱乐部,每两个月开展一次。这些家长都有着相同的遭遇,在为这些家长增加新的社交的同时,他们群体之间也能够为彼此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持,引导家长更积极看待现实生活,主动乐观的态度面对未来的困难,为残疾儿童家长建立起社会支持系统。
  (四)出游活动
  组织残疾儿童及其家长开展4次快乐出游活动,共计43个家庭参与。活动目的在于提高残疾儿童的社交能力,拓展他们的社交圈,结交更多的朋友,能够变得自信,开朗。同时在活动的同时,也能够达到促进亲子关系的目的,为残疾儿童家长舒缓身心,减轻压力,通过4次快乐出游活动,残疾儿童家长之间已较为熟悉,部分孩子之间也建立了友好的伙伴关系,贫困残疾家庭互助支持网络已经建立,家长之间能够主动分享孩子养育信息、情绪信息等,彼此之间互相提供情绪和心理支持。
  三、结语
  残疾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多重困境,社会工作的介入帮助残疾儿童及其家庭获得社会支持,帮助其实现增能,对残疾儿童及其家庭进行系统的介入,使残疾儿童在康复、社交等方面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此次的社会工作介入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残疾儿童成长困境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工作的长期、持续地跟进。
  参考文献
  [1] 彭惠青,杨菁,滕丽萍.社会工作视角下残疾儿童社区康复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9):12-13.
  [2] 吴巧敏.特殊儿童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J].中国社会工作,2018,351(27):44-45.
  [3] 闫紫菱.浅谈优势视角理论下开展残障儿童心灵关怀[J].现代特殊教育,2018.
  [4] 孙璐.家庭照顾者抗逆力提升的社区工作介入——以南京市X社区智残儿童家庭照顾者为例[D].2014.
  作者简介:杨潇(1994.11- ),女,汉族,山东日照人,在读研究生,湘潭大学,研究方向:社会工作专业社区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085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