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分析古籍文献污渍常用去除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科技更新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可以通过电脑网络以及手机移动终端学习和阅读知识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对传统图书馆书籍以及古籍文献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古籍文献是重要的历史参考资料,对研究古代历史文明与文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在长期保存过程中受到环境气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古籍文献保护工作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对古籍文献主要的破损类型及不同污渍对古籍文献产生的影响与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常见的预防、去除方法,希望能为保护古籍文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古籍文献 污渍 常用 去除方法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5-00-01
  前言
  古籍文献是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珍贵历史资料,在长期保存过程中,因受到人为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许多的古籍文献资料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包括老化、酸化、虫蛀、絮化、撕裂、缺损、断线等种类,酸化主要指的是古籍文献上存留的酸性物质导致纸张的酸性逐渐变强,纸张的纤维出现破坏。老化指的是古籍文献上附有金属或尘埃,导致纸张变色、氧化。虫蛀主要是指各种虫类对书本纸张蛀蚀造成的破坏,絮化主要指书芯因磨损导致纸张的纤维强度逐渐丧失。撕裂主要指书本纸张受到某种外力因素的影响被撕裂开来,缺损是指书籍纸张受外力因素影响变得残缺,断线指的是书本上的装订线出现损坏。对图书馆而言,文献修复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延长文献的使用寿命。当前我国对文献修复工作主要停留在纸张文献上,很少涉及其他载体形态的文献,而古籍文献又是纸质文献修复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一、古籍文献水渍去除
  古籍文献中出现水渍通常主要是因为古籍文献受到某种侵蚀或受温度气候的影响,变潮,在书叶上留下了水印,通常为黄色圈状。去除水印主要采用的是热水清除的方式。当水印的范围不大,可通过毛笔沾热水涂抹在有水印的区域,再使用吸水纸吸附纸张中的水分,反复几次,水印便可慢慢变浅或消失。如果水印范围较广,书本的纸张韧性较好,可以将有水印的书叶放在水盘当中,用热水进行冲洗,直到水印变浅或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清洗书叶过程中,纸质要好,且破损严重的不能水洗或者浸泡。其次,在进行清洗过程中,水流不能太大,可以便用水进行缓慢冲洗,一边用刷子轻刷,慢慢的将水印去除。在清洗之后要用双手慢慢托起,放在吸水纸上,用重物压在上方,并放置在比较阴凉的地方阴干,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定时每天倒书叶,避免出现发霉或者是黏连的情况,特别是在夏季相对比较潮湿的季节或者是南方。
  二、古籍文献书霉菌去除
  空气当中会存在一些漂浮的霉菌孢子,通过长时间的空气、尘埃传播到书籍纸张上,如果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情况下,其会慢慢吸食纸张中的纤维素或者是碳水化合物等,慢慢形成霉菌。如果清洁不到位的情况下,纸张一旦感染了霉菌孢子,便会快速的形成霉菌,此外,霉菌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会传染给其他的纸张。当纸张感染霉菌之后,便会慢慢产生蛋白酶、纤维素酶等,从而分解纸张纤维素,导致纸张老化变质,从而对纸张的寿命产生极大的影响。霉菌去除是非常困难的,且很难去除干净,所以,在古籍文献保护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防范霉菌工作,及时消除霉菌。
  防范工作:珍藏古籍文献的库房通常要保持恒温恒湿的状态,温度要在18-22℃之间,湿度要在55-60%之间,且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还应当定期进行卫生清洁,及时清除掉书籍上方的灰尘。一旦发现书籍被污染应当及时进行隔离,对于相关除霉的器物应当及时做好相应的霉菌消除,使用过的物品应当及时弃用,尽可能避免交叉感染。要严格控制书籍当中的水分,当书籍彻底干燥之后,才能够入库,其次还应当注意PH值比较低的书籍,其很容易会受到霉菌的侵蚀。使用适量的粘合剂能够有效减少霉菌的滋生。
  如果紙质较好,可将书籍在太阳下晾晒,但时间一定不要过长,在进行晾晒后,慢慢刷掉霉菌。再者,在保障纸张韧性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还可用面团滚涂进行除菌,最后用水清洗,也能起到除霉的目的。
  三、古籍文献粘合剂的去除
  在修复古籍文献资料时,时常会碰到一些粘合剂,如胶带或胶带中的粘合剂,因相关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书籍保护常识,采用胶带对书籍进行加固,却不知道胶带是很难去除的。揭下来也会存在粘合剂,所以,在加固保护时,一定不能使用胶带。胶带上的粘合剂当中主要的成分为天然橡胶,不管是哪种成分,当接触纸张的时候,便会快速渗透进纸张的纤维当中,很难去除,也会很容易对纸张的撕裂度产生影响,导致纸张的寿命缩短。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去除残留在纸张上的粘合剂时,主要的方法为物理以及化学两者。物理法便是湿揭或者是加热干揭,化学法主要是通过化学试剂溶解粘合剂。不管是什么方法,一定要科学恰当,在进行去除前,应当通过相应的试验进行测试。要轻轻去除,不能盲目的硬揭,如果去除的效果不理想,可以等技术成熟的情况下再解决。
  四、古籍文献酸性物质的去除
  纸张酸化的原因有很多,有纸浆自身存在的化学成分因素影响,有受到周围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纸张酸化,经过相关数据的调查,如果没有脱酸程序的修补,则不能有效组织纸张的酸性继续恶化,导致书籍的寿命逐渐缩短,古籍纸张酸化的主要表现为纸张变黄、变脆、且耐折度大幅度下降。可采用PH值进行检测,这样的方法既简单又科学。纸张去酸的主要方法便是脱酸,不管是机器进行脱酸,还是手工脱酸处理,主要是将碱性化合物逐渐溶解到纸张当中,保障纸张PH值呈碱性,从而起到保护纸张的目的。在脱酸前后的程序上,具备一些共性:首先是采用化合物接触纸面,让其慢慢渗透到纸张纤维中,将碱性缓和剂残留在纸张上,最后去除媒介物液体,避免在纸张上残留脱酸,这样不利于纸张的保存。需要注意的是在脱酸的时候,书叶跑墨掉色的不能使用该方法。
  结语
  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逐渐意识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而古籍文献资料中记载和蕴含着博大精神的古代文化和珍贵历史资料,对研究古代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在古籍文献修复工作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只有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及时进行处理,才能保障古籍文献资料修复工作的稳定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国.浅谈古籍文献污渍常用去除方法[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1(s1):78-80.
  [2]李灵辉,林尔正,林玉婷,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中医康复古籍文献整理研究的思考——试析中风康复古籍文献整理方法[J].中医药导报,2018,16(10):103-104.
  [3]张伟娜.中医古籍文献分类方法梳理与分析[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7,11(8):6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545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