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带一路”视域下“双优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下,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成为战略成功的关键。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必须扭转传统观念,秉承“双优融合”理念,变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论述了双优融合培养理念的涵义,进而探究“一带一路”对人才类型的需求,指出现有培养模式在师资队伍、校企合作、人才质量保障体系三个方面的问题,并基于“双优融合”理念,提出问题对策。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一带一路;双优融合
  2015年3月,我国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意味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已不再是单纯的倡议阶段,而是实施阶段。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能够促进国与国之间经济的发展,也为进一步加深对外开放,提供了契机。战略实施中,人才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许多沿线国家将人才培养作为国家战略的保障,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和竞争实力的高素质人才。不管是解决愿景与目标构思的理论问题,还是推动一系列的实践问题,核心都在于人才。但就现有情况来看,我国国际化人才匮乏,人才缺口严重,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成为眼下最为紧要的问题。人才培养涉及多方要素,如教学理念、配套制度、课程体系等,并且受到生源、内外环境、资源等的影响。对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并不是外在某个维度的国际化,而是内在各个维度和配套资源都要国际化。因此,有必要基于“双优融合”理念,如何抓住机遇,实现各方优势资源的融合,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一带一路”视域下,国家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引发众多学者重新思考国际化人才培养问题。王文等(2016)基于双优融合的办学理念,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探讨国际化人才培养问题[1]。李贝、梁志扬(2017)认为国际局势、国家文化交流政策、高校国际交流活动是影响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并指出人才培养必须要联合各方的优势,既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培养体系,为学生海外拓展提供资源支持,同时也要搭建配套的保障体系[2]。冯毅(2018)以职业院校为例,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培养模式:校企深度合作、联合运用跨国资源、促使教学改革、开展国际化教育项目[3]。
  上述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人才培养提出独到见解,颇具启发性。鉴于此,选取“双优融合”视角,从国际人才需求、人才培养问题和培养路径几方面展开研究。
  一、“双优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前提是理顺国际化与本土化关系,化解二者矛盾。人才培养理念既要体现民族和国家文化特性,又要兼顾国际化,只有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确保人才培养机制效用的充分发挥。
  所谓“双优融合”,即将自身优势与对方优势融合在一起,实现更强的优势。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应基于自身教育定位、社会发展需要,与国外教育机构建立合作,联合搭建培养平台,共同开发先进课程体系,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教育领域中,“双优融合”需融合两大板块,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的融合,在保留现有优质课程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教育经验,在课程中融入新的内容,实现和国际接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促进中外教师之间的交流,组建具备国际视野的双师型队伍;二是整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随着21世纪知识,技术,产业和学术领域的急速发展,应用型人才显得极为重要,当前首要任务就是引进国际化人才,借鉴国外教学理论,培养我国国际化人才,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推动教学管理机制。在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中,院校应秉承开放、互补、“双优融合”的理念,不断吸收、学习、消化、创新外来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与自身情况相契合的国际化培养理念[4]。
  二、“一带一路”“双优融合”国际化人才需求与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改革以来,国家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培养了一批具备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然而在一带一路下,传统模式已然无法适应新形势的人才培养要求。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要想实现“一带一路”美好构图,必须抓住机遇,熟悉沿线国家国际规则的“国际通“人才。
  (一) “一带一路”“双优融合”国际化人才需求分析
  “一带一路”建设既是造福沿边国家的重大事业,也是国家对外开放的新模式。要实现与65个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不但要注重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制度的“软联通”,而且更要注重文化領域的“人联通”。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就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文件与措施进行人才培养,如《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等。总的来讲,需要以下几类国际化人才:
  1.“语言通+专业技能”人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沟通中需要的是语言的交流,语言是交流的载体,也是彼此间建立联系的基础,因此,战略的落实必须要用语言铺路。在沿线的65个国家中,使用语言大概有2488种,通用语言大概56种,非通用语寥寥无几,语言环境较为复杂。目前,国内院校仅开设了45种语言课程,尚有11种未开设。在沿线国家中,仍有一部分未开设中文专业,以亚美尼亚为例,该国境内不但没有设置中文专业,而该国语言也未在我国开设。除语言相通外,还需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但目前国内的教育模式很难满足“语言通+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尽管可使用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但该方式只能传达相应的意思,很难实现感情互通。
  2.“文化通+工程项目管理”人才。“一带一路”沿线的大多数国家基本上都是基础设施软件硬件不足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此部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与中国合作的重要领域。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未来几年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多达上千,且多数集中于东南亚地区。要建设此类项目,就必须培养出一批既熟悉延边地区经济政策、民族文化等情况,同时又具备丰富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了解国际工程法律条例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3.“国际商贸+国际营销”人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领域、份额不断增多,贸易领域方面,集中在航海、航空、农业、化工等,贸易份额方面,2017年贸易额达7.4万亿元。在贸易领域高速增长背景下,亟需熟知经济产业知识,具备经营管理经验和国际企业工作经验,掌握两国语言,了解两国贸易规则并能灵活使用营销策略的高端人才。   4.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在国际贸易中,合理使用法律协调是保障贸易顺利进行、化解矛盾分析的必要措施。因沿边国家众多,不同国家文化、市场、宗教等会有所不同,且各国间的法律体系、法治水平也会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就需要熟知各国国情和高素质法律服务人才解决贸易中出现的一系列争端,在保证我国利益和维护对外关系的基础上,促使贸易活动顺利开展[5]。
  5.“民心相通”的国际化人才。“一带一路”视域下“民心相通”是五通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难解决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民心相同是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文化的根本。继承和发展丝绸之路,需要民心相通的国际化人才。民心相通中加强的是与沿线国家人文交流,将中国故事传播到世界,能够促进国与国之间更好地交流,加深感情,促进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
  (二)“一带一路”“双优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上述分析可知,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必须同时兼备多项能力或技能,如既掌握语言又具备某项专业技能,由此就需要秉承“双优融合”理念展开教育和人才培养。但就现有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如下:
  1.师资队伍缺乏国际化。高等教育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培养哪类人才,就需要我们去构建如何适应国情的师资队伍。具体来讲,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国际化复合型师资队伍。在现有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尽管一些院校聘请了一定比例的“双师型”教师,但因国际化复合型教师的极度稀缺性,导致此类教师明显缺乏,即便聘请了一部分外教,但却没有制定与之相匹配的管理和考核机制,导致外教教学效果未及预期[6]。另一方面,当前各院校教师较少有出国学习机会,多数情况下只能利用网络、书籍或是其他途径了解国外的情况,也无法切身感受到沿边国家的风土人情、市场运作机制、贸易规则等,因教师能力限制,自然也就无法培养出合格的国际化人才。
  2.校企合作有待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单纯的院校教授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这一需求,因而纷纷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展开联合培养。但在校企合作中,一方面,双方只进行一些浅层次的合作,如院校仅负责将学生输送至企业,企业为学生安排一些基础性的岗位,至于最终的培养效果却没有相应考核机制进行检验;另一方面,多数企业未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也缺乏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经验,导致培养成效大打折扣[7]。
  3.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不科学。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是衡量培训效果、完善培训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8]。但就现有评价体系来看,一方面人才培养标准不科学,只注重人才的专业能力,忽视了国际化事业、国际化思维、语言能力的重要性,“一带一路”的关键在于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因而必须要具备国际化视野;二是考核机制不科学,现有考核多是沿用传统模式,对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单一维度的考核。
  三、“一带一路”视域下“双优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选择
  (一)“一带一路”视域下“双优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双优融合”人才培养的本质是要素互补、优势教能合作与多方联合培养。要素互补方面,主要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与沿线国家高校展开合作,实现特色优势资源的融合,尤其注意要与小语种国家高校建立合作關系,派遣国内人员学习小语种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人才技术、沟通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优势教能合作方面,主要是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借鉴相应实践经验,发挥优势教育能力,鼓励国内有资质、有条件的院校在沿线国家开设分支机构,不断探索新的办学、合作、培养模式,构建高科技技术平台,培养出一批既懂得双边国情,又掌握高技术的领军人才。多方联合培养方面,即汇聚多方资源培养国际化人才,除政府、高校、企业外,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也应积极参与,通过各主体的广泛对接,为企业培养出特定人才。
  (二)“一带一路”视域下“双优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
  人才是民族振兴、国际竞争的宝贵资源,“一带一路”视域下,国家急缺国际化人才,因此,有必要以服务一带一路为导向,秉承双优融合培养理念,积极开展教育国际化交流合作,实现多方优势资源的有效融合,培养出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的高端人才。针对当前国际化人才培养在师资、校企合作、人才质量评价三个方面的不足,提出以下对策:
  1.建立“全过程一体化”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高端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有国际化师资队伍作为有力支撑。目前,各院校的国际化师资队伍主要由外教与本土教师共同组成,外教负责教授语言,讲解国家民俗文化、贸易规则等,本土教师负责教授专业技术、能力培养,通过联合教育,培养出符合“一带一路”建设要求的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然而,外教方面缺少相应的考核与管理机制,导致对外教约束不足,也难以评估其教学效果,加上外教多为聘任制,在工作中难以走上管理岗位,使得其积极性与归属感较低;本土教师方面外出深造机会较少,对专业的国际发展形态不够了解,国际视野不足。
  国际教师团队的构建中,应当秉承“全过程一体化”思路,从引进、聘任、考核等多方面全方位思考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所在。首先,对于国际化师资的引进问题,需综合考虑两点问题,一是根据学校国际化专业的学科群与专业群,引入各个类别的教师,不能只局限于语言类教师,如聘用项目管理类教师,以了解国外该项目的教学情况,进而结合国内项目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将优势内容融合在一起展开教学;二是根据“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引入专项教学教师。其次,打破聘任制度常规,让外籍教师又几乎进入管理区,将国际管理理念融合到外教教师管理体制中,增加他们对课堂的热情,提高其教学积极性,为高校创造良好的高校国际化管理环境。再次,根据外教特点,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考评机制,既要注意照顾到外教在某些方面的特殊之处,同时又要注重与本土教师考评体系的对接,实现彼此间的良性互动。最后,院校、政府应当提高对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大资源供给,给予本土教师外出深造机会,提高其国际视野,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人才[9]。另外,院校所在地区的经济、教育、政治环境等都会对师资队伍建设造成影响,各高校应当把握经济、地域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推进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2.融合国际资源,加深校企合作。国际化人才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也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在现有教育中,多数教学都偏向于理论,即便是学生前往企业实业,也多以见习、从事基础工作居多,导致多数学生实操能力不足,毕业后还需企业耗费较大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培训。因此,院校和企业应当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两条路径,融合优势资源,加深合作。
  “请进来”是引企入校的一种模式,即院校持开放姿态,聘请专业人才或企业领导兼任院校教师,定期到实验室进行授课,利用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亲临现场指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动手能力,进一步加深对各个知识点的灵活运用。 “走出去”是送学校前往企业学习锻炼,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应当融合国际资源,创造条件将学生送往沿线国家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现学生从课堂走向企业的无缝对接。在“走出去”过程中,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应当让学生真正走向岗位,像企业老员工一样去工作。通过实习锻炼,既能让学生及早掌握专业技能,又能了解当地的人文环境,毕业后直接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储备人才。企业方面,应当意识到人才培养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与院校合作,共同在企业内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给予实习生全面的培养,并通过相应的留才机制,留住优秀人才。
  3.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要建立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前提是要明确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人才培育质量观念,确定人才培养监管的重点内容与核心流程,制定出可行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和监管措施。通过对人才培养过程的有效监管与分析,判断培养模式是否科学、教学环节是否需要调整、师资队伍是否满足要求等,从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涉及内外两大板块。内板块的主体为高校,在该板块内,需建立三级人才质量保障体系,一级为院校,二级为学员,三级为专业,基于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标准与要求,制定与之相应的考核方案,确保实现教学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同时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方面,应积极汲取国外教学模式的优点,并与我国传统课程体系进行融合,以此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外板块的主体为政府、教育机构、社会与国外高校,在外板块中,主要是建立多方位、多维度的教学质量监管机制,依据国际教学质量与水平,联系国内实情,制定出体现中国实情同时又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认证标准、人才培养流程[10]。在人才评价中,首先由院校结合人才日常学习、考试成绩进行专业评估,其次再引入社会第三方评估机构,最后再有专业认证机构对人才质量进行评估,以此确保人才评估结果的权威性与真实性。根据评估结果,判断人才是否达标,同时依据结果分析教学模式、方法是否合适,并作为培养模式优化与改进的重要参考。通过建立完善健全的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培养出合格的高端人才。
  四、结语
  国际化人才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关键性要素,是否能够培养出足够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国际化人才,决定了这一战略成败。鉴于人才培养与国际化相融合,有必要通過坚持双重思维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变传统思维,秉承双优融合思维,创新国际化人才。这种创新需要企业、院校、政府三方的协同配合,同时引入国际先进的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实现多方优势融合,共同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应当注重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立,为培养国际高端人才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注重融合国际优势资源,加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为学生创造锻炼机会,培养出理论丰富、实操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制定人才培养的评估与监管机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文,王文琴,费贤举.应用型本科院校“双优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6,34(06):114-116+121.
  [2] 李贝,梁志扬.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7(05):19-21.
  [3] 冯毅.“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探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20(06):18-21.
  [4] 李成明.开放共享理念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研究[J].江苏高教,2017(10):76-79.
  [5] 李鑫霖,徐艳华.“一带一路”对国际复合型人才素质需求与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现代商业,2018(36):116-117.
  [6] 邸鑫.独立学院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贸实践,2018(18):243.
  [7] 杨玥.“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8,27(04):55-58.
  [8] 李新良,胡小红.国际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24):131.
  [9] 李婷.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策略研究[J].辽宁经济,2018(05):78-79.
  [10] 李继志,邓美云.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一般本科院校ACCA方向班为例[J].商业会计,2017(17):113-116.
  基金项目:本文为作者主持的2019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双优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19CPYJ73)成果。
  作者简介:王艺静(1984- ),女,山东烟台人,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讲师,研究方向:国际韩国语教育、贸易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3561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