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城市轨道交通新型智能支付方式应用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程海鹏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所喜爱且高效的出行方式,并逐渐成为一种潮流,越来越多的人被城市轨道交通的便利和快速所吸引,绿色交通的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以人工智能、移动支付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加速应用,为轨道交通智能化建设提供了新动能。论文分析了目前轨道交通行业智能支付技术的应用情况,探索其发展趋势。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urban rail transit has become an efficient method of travel that the majority of people welcome.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a trend,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attracted by the convenience and speed of urban rail transit, and the concept of green transportation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In recent years, the accelerated application of new generation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represent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obile payment technology have provided new momentum for the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of rail transi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intelligent payment technology in rail transit industry and explores its development trend.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支付方式;发展趋势
  【Keywords】urban rail transit; intelligent payment methods; 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C913.32;U2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11-0170-02
  1 引言
  轨道交通作为一个城市的交通枢纽,其传统售检票系统及票务系统在互联网时代下面临诸多考验,包括建设运维成本高、运营维护难度大、票务管理局限性及新支付技术应用困难,等等。开展“互联网+轨道”模式的技术应用,打造“智慧出行”品牌,成为了轨道交通行业的重要探索方向。目前,国内智能支付技术在轨道交通中主要有以下两个应用场景:场景一:互联网电子支付购买地铁单程票。主要应用形式有“线上购票,线下取票”以及现场购票时利用互联网电子支付代替现金支付。场景二:智能支付技术直接过闸。主要应用形式有手机NFC过闸、银联闪付过闸、手机二维码过闸、人脸识别及生物识别、无感支付过闸等。
  2 传统支付方式的弊端
  传统的购票方式为采用现金购票,乘客进入车站后,一般是在人工售票處购票处或者自动取票机选择路线和目的站进行购票,买票后凭票进出站。如果乘客办理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储值卡,那么就会比现金购买方便一些,可以实现在储值卡中储存金额,在进站车站直接在闸机刷储值卡,到达目的地后再次在闸机刷储值卡,系统自动在储值卡中进行扣费。这种原始的购票方式效率低,如果在客流量较大时,排队买票耗时较长,同时,地铁运营单位也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服务乘客。
  3 新型支付方式
  伴随着移动支付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型支付方式已经成为轨道交通运营的支付主流。其核心就是需要进行身份的注册和实名认证,进行认证后,先乘坐后付钱,乘车后根据乘车记录进行结算。
  3.1 TVM端手机二维码支付
  TVM非现金支付方式的应用主要采用手机扫聚合码的方式,该模式下TVM不需要添加必要硬件来代替现金支付。乘客在TVM设备上选择完信息后,屏幕上将显示二维码,使用支付APP来扫码购票,手机APP需要对后台服务器进行访问,访问完毕后,服务器会根据客户端所提供的信息将交易订单送往支付系统,支付完毕后设备出票。
  3.2 手机APP二维码过闸
  目前,全国各城市积极推出移动APP扫码进、出站的功能应用,已采用手机二维码过闸的城市轨道交通有很多。以天津地铁扫码支付为例,全线路所有闸机已完成非现金支付改造工作,在闸机端增置了二维码扫码读头。乘客通过下载“天津地铁”APP客户端,开通扫码乘车的功能,乘客可持天津地铁APP的乘车码进、出站,行程结束后完成费用计算和扣费。同时,乘客可以通过手机APP客户端来查询行程等相关信息。手机二维码过闸功能的应用,充分发挥了线上服务优势,减少了现场人员拥挤和排队等问题,大幅提高了乘客的出行体验[1]。
  手机APP二维码过闸也有一些创新性的应用,如针对特殊客群,“天津地铁”APP上线了残疾人“爱心码”乘车功能,是国内轨道交通行业服务特殊客群的一大创举。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爱心码出行功能,弥补了“福利票换票”方式的不足,切实把科技创新的便利性惠及广大特殊乘客。   乘客下载“天津地铁”APP后,点击电子爱心码开通功能,前台发起人脸识别认证,后台系统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为其开通爱心码乘车功能。乘客开通爱心码乘车功能后,必须本人使用。在地铁乘车进、出闸机时,首先打开APP进行身份识别,识别通过后APP将出现乘车二维码。
  3.3 手机NFC支付
  NFC也是一种新型的移动支付方式,与前文所提到的二维码支付方式有所区别,NFC不需要移动数据和网络,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有效解决了部分乘客在地下或者其他信号不好的地点没有网络的问题。开通了NFC技术的手机在SIM卡或者硬件中录入了银行卡数据,相当于把手机当成了一种刷机支付的终端。目前,使用NFC支付功能的有武汉地铁、合肥轨道交通、南京地铁,等等[2]。
  3.4 生物识别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对生物提取唯一性的特征,例如,人体的生理行为特征,来建立一个数据特征的模板,转为数字化信息,从而完成个人身份验证的技术。常见的有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声纹识别、掌经脉识别等。这种技术和城市交通相结合的支付方式,大大提高支付速度和效率,缩短乘客的等待时间,但是对相应的技术要求比较高。此外,生物识别技术还可以大大优化乘客的体验感,提高安全水平,生物特征作为人体所固有的特征,是不可以轻易丢失盗取的,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復制性的。这一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体现出了自身非常强大的优势所在。
  指纹识别方式是目前应用最广、技术最成熟的生物识别技术,也相对于其他技术价格便宜。例如,通常被应用于门禁系统、考勤打卡、手机锁屏开机,等等。这一技术的本质就是根据每个人的指纹不同的特性来对个人的指纹进行采集。但是这种识别方式漏洞百出,不法分子可以对指纹进行复制,存在安全隐患,有待于对技术的进一步优化[3]。
  人脸识别是通过拍摄获取人的面部特征,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本人进行比对,判断是本人后,用本人所绑定的支付账户来进行结算。郑州地铁集团运营中心研发了人脸识别进行扣费进站的闸机。乘客在将身份证和银行卡在终端上完成绑定和识别后,乘车就无需带卡,只需要刷脸就可以进站乘车和扣费。不过这个技术现在来说还不是很成熟,在排队人多的情况下画面容易杂乱,会出现识别不精准的情况。这项技术完全掌握并且试运行成熟后,可能会应用于郑州地铁。
  3.5 无感支付
  无感支付可以理解为不刷卡的支付方式,目前,这种技术在我国停车场和高速公路运用广泛。用户通过在手机的客户端中将银行卡和自己的车牌号绑定,通过对车牌号的识别从而辨别出车主的个人信息,直接从绑定的银行卡中扣除费用。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我国日后可在蓝牙技术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出“无卡过闸”的模式。当乘客进站时,带有这个功能的闸机自动与乘客的手机蓝牙功能相连接,直接将乘车记录录入乘客的手机中,并从银行卡或者第三方支付账户中扣除乘车所产生的费用[4]。
  4 城市轨道交通新型智能支付方式的发展趋势
  NFC支付和二维码支付都属于移动支付,这两个支付方式都是需要载体的支持,而二维码支付则受到网络的限制,有些乘客在地下或者网络不好的情况下无法完成支付,面对以上限制,城市轨道交通支付方式的发展趋势为大力发展“无卡支付”这一技术。目前,正在研究试点应用阶段的生物识别和无感支付不需要用到手机或者其他载体,只需要本人识别就可以直接快速支付,这一技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5 结语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的工作需要,人们乘坐城市轨道交通出行的次数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新型支付方式实现进一步发展。目前来说,个别新型支付方式是需要网络支撑的,随着互联网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改善了城市轨道交通的支付方式,为其提供了新的技术,采用二维码、手机APP的虚拟支付和生物识别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的时代,要准确把握各种新型方式的发展,围绕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票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翠.浅谈城市轨道交通的新兴支付方式[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2):66-67.
  【2】陈超超.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多元化支付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14):1.
  【3】毕妤.基于互联网+的多种新型移动支付方式在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的应用[J].甘肃科技,2019,35(1):25-26.
  【4】李道全.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支付方式现状及发展[J].都市快轨交通,2016,29(1):59-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3627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