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区域视角下对中国城镇化空间转型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城镇化是一个重大的区域发展问题,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有效地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基于区域视角下对城镇化空间内涵的认识应包括以下内容:区域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格局对城镇化格局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城乡协调和城镇体系协调发展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基于上述认识,中国城镇化的空间转型应包括:城镇化发展应该与自然基础和生态环境的格局相匹配;由城市主导下的城镇化转向城乡一体化;由单一城市主导下城镇化转向区域范围内城镇体系主导下的城镇化;城镇化格局应该和宏观区域格局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使得城镇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区域;中国城镇化;空间转型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1)04-0101-05 收稿日期:2011-05-12
  
  在“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城镇化仍然是我国重大的发展战略,但为了保证我国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必须深入地认识城镇化内涵,据此对今后城镇化的合理进程做出一个科学判断,这对于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认为,只有认识到城镇化是一个重大的区域发展问题,才能科学地认识城镇化的内涵,也才能对我国城镇化的合理进程作出一个科学的判断,推动我国城镇化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城镇化是一个重大的区域发展问题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人们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涉及产业结构的转变和新产业的支撑、城乡社会结构的全面调整和转型、以及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环境对它的支撑等许多方面,是一个长期积累和长期发展的渐进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城镇化是一个重大区域发展问题,要充分认识城市和区域之间的辩证关系,城市是区域的统帅和灵魂,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一定的区域形不成像样的城市中心,同样,没有一定的中心也构不成统一的区域如同行政区划,各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政治中心,各级政权机关所在的中心都有自己的管辖区域范围。经济区域虽然不像行政区域那样有明显的区域界限,但不能否认经济区域的客观存在。如果不从区域视角去认识城镇化,就城市论城市,就不可能科学地认识城镇化的内涵,也不能够对城镇化的进程做出合理的判断,并且容易将城镇化导向一种错误的方向,即城市空间蔓延与扩张。
  著名城市规划学者芒福德认为“区域是一个整体,而城市是它其中的一部分”。所以“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区域规划的第一不同要素需要包括城市、村庄及永久农业地区,作为区域综合体的组成部分”。他对戈特曼提出的“城市带”表示怀疑,并认为这一个词的内容混淆不清,指出不能把城市带作为一种新型城市,而事实上它只是一种“类城市混合体”,是一种对假想的前提发起的挑战;不管多大的城市都不能单独抵抗城市的消融和分解,没有一种建设高速公路或城市更新现象能够阻止城市遭到的破坏,只有建立一个经济文化多样化的区域框架才能综合协调城乡发展。他从区域的视角对戈特曼“城市带”的批判,其实就是对当时背景下城市空间无序蔓延的批判。他主张大、中、小城市结合,城市与乡村结合,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就是城镇化是一个重大区域发展问题的最好诠释。
  总之,城镇化是一个区域发展问题,单纯来看一个城市建成区内的城镇化水平没有任何实际意义,重要的是考察包含城市及其腹地在内的区域的城镇化水平。只有通过区域范围内的资源环境基础、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基础和农业人口向城镇流动的适宜规模,才能对未来城镇化的合理进程作出科学的判断。
  
  二、区域视角下城镇化空间结构的内涵
  
  上文已说明城市和区域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认为,从区域视角下去审视城镇化的空间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界定: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构成了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化以及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功能的集聚是推动人口和资本向城镇集聚的内在动力。工业化构成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城镇化反作用于工业化,我们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去孤立地看待城市发展和城市空间扩张的问题。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是城镇化最重要的内在动力,如果忽视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空间扩张就不能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然会导致诸多问题的产生。
  第二,自然基础和生态环境对于城镇化格局起到基础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条件将对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构成严重制约。地理学家杰夫逊(Mark Jefferson)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注意到的,“城市和乡村是一回事,而不是两回事,如果说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那就是自然环境,而不是人工在它上面的堆砌”。芒福德也曾指出:“在区域范围内保持一个绿化环境,这对于城市文化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旦这个环境被损坏、被掠夺、被消灭,你们城市也就随之而衰退,因为这两者的关系是共存共亡的……因此,我们需要从理论高度来认识到自然基础和生态环境格局对于城镇化格局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否则不顾自然环境基础,盲目发展城镇化必然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三,高度关注城乡关系。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城镇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城乡之间关系,这是衡量城镇化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城乡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城乡分割发展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和产品不能自由流动,城乡居民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形成了城乡二元分割结构。第二种模式是城乡一体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城乡同质化发展,通过农村的就地城镇化,把农民转为市民、农业转变为工业、农村转换为城镇。第三种模式是城乡互动发展模式。多数发达国家都采用了城乡互动的发展模式。所谓城乡互动,是指城市与农村在发展中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动态过程。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关系将由早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到城乡一体化进而到城乡互动的阶段,这是符合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也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四,高度关注城镇体系的发展。德国地理学家瓦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通过对德国南部几百个城镇居民点的考察和分析研究,1933年发表了著名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提出了中心地理论。这个理论的中心内容是关于一定区域内国家城市和城市职能、大小及组成的空间结构理论,即城市的“等级一规模”学说或城市区位内,并用正六边形形象地概括区域城市等级与城市规模关系。这一理论为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依据。其主要观点体现在:
  (1)在一个区域内,大、中、小城市各司其职,各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服务地域范围。
  (2)互相补充,互相协调。大、中、小城市间

的关系是互相协作的关系,互相配合的关系,共同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发展服务。
  (3)不可能互相替代,也不可能互相排斥。
  以上是关于城镇体系的理论,事实上也是从区域视角去认识城镇化规律的重要理论基础。在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城镇化必须突破单一城市的范围,从区域或者多中心的角度来看待城市化,这样可以避免单一城市空间无序蔓延等问题。
  第五,城镇化格局是区域社会经济宏观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和区域的开发过程中,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集聚和扩散,可以以“增长极”和“点―轴系统”的理论和模式来解释。这两种理论共同解释了区域内由于经济和社会要素“流”的运动而产生“流”的节点,从而导致城镇和城镇体系的形成以及大都市和人口一产业集聚带的发展。了解“增长极”和“点一轴系统”理论对于了解区域发展和城镇化以及城镇规划的关系非常重要,也是实现城镇化格局和区域经济宏观格局相匹配和协调的重要基础。
  
  三、中国城镇化空间扩张及城市空间结构的失衡
  
  (一) 我国城镇化大跃进态势
  当前我国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诸多学者认为,我国政府主导下的城镇化已经超出正常的轨道,出现了城镇化的“大跃进”。我国著名的经济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陆大道提出了我国城镇化存在严重的空间失控和冒进的倾向。这种空间失控包括诸多方面,比如开发区、大立交、大绿地、大学城、政府办公大楼等问题。很多城市都把城市框架拉得很大,用人均建设用地的标准来衡量,最早我国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大概在60平方米,现在绝大多数的城市人均建设用地都达到110-130平方米,这个标准超过许多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7%,澳大利亚的1/30,加拿大的1/19,俄罗斯的1/9,美国的1/8。从下表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一些特大城市快速的空间扩张情况,这些数据可以反映这些年我国城市空间扩张情况。
  
  城市化进程中的跃进化现象,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土地的城市化快于人口的城市化,许多城市郊区化泛滥,许多单位大量占用土地,尤其是各类开发区、大学城无序发展;二是经营城市管理城市的冲动超越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土地财政”盛行。国土资源部的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土地出让每年平均达660万亩,这对于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二) 空间扩张引发的问题
  城市的空间扩张引发诸多问题,其中包括严重的资源环境和失地农民的问题。国家环保部资料分析,从2004-2008年不同时期,全国仍有60%-65%的城镇缺水,80%的城镇水域和60%的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5%-80%的城市沿河水系与湖泊遭到污染,全国污水处理率仅有48%,全国城市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达到1.6亿吨,在50%垃圾处理中仅有26%达到了无害化处理标准。可见,我国的城市环境、资源消耗经受不起城市冒进发展,城镇化发展应有一个适度性。另外,城市空间扩张和蔓延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城市空间蔓延和扩张还形成了大量失地农民与城市边缘人群。据估计,2000年全国已有5000万农民失去土地。在2001―2004四年间,全国又净减少的2694万亩耕地,按劳均4亩耕地计算,相当于增加了670万农业剩余劳动力。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到2020年还将有6000万农民失业和失去土地。
  
  (三) 城市空间结构的失衡
  割裂城市和区域之间的关系是导致城市空间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城市外部空间结构。我国当前城市内部空间蔓延和失控是当前城市内部空间存在的最大问题,这必然引发城市内部功能配套不完善,结构不合理,给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导致了严重的浪费问题。另外,城市外部空间失衡的问题也很突出,比如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城镇体系发展的问题等。造成这种失衡主要是由于受行政区划束缚和激励,说其是束缚主要是其具有典型的封闭性,形成诸侯经济主导下的城镇化;说其激励是其行政区范围内的政府成为推动城镇化的最重要的动力,违背市场规律强行推进城镇化是导致城镇化空间失控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割裂城市和区域之间的关系是导致城市空间蔓延和失控的重要原因,这必然导致在中观区域层面城镇体系或者城市群无法发挥其重要作用,也是导致城乡之间不协调的重要原因。故我们认为,在“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内,必须要使我国城镇化的空间结构出现新的转型,这种转型主要表现为在区域层面上的转型,促进城镇化在城乡关系、城镇体系、以及区域协调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四、中国城镇化空间结构的转型
  
  (一) 城市发展的两种模式
  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约翰・弗里德曼他把城市发展模式分为城市营销与“准城市国家”两种发展模式。他提出第一种模式是一种无情的零和游戏,奉献在跨国资本祭坛上的祭品通常是低廉的工资、温顺的劳动力,“灵活和敏感”的地方政府,以及各种优惠政策――减免税收、免费土地、津贴等。而第二种模式“准城市国家”,它关乎区域未来的方面,主张一种相当程度的自治,它更加强调的是类似于国家的角色。他还提出可持续发展与地区财富创造的问题。他提出可以在7个相关的资源领域或资本形式方面进行投资,对于一个城市一区域具有长期获得贸易收益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即从人力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智力资源、环境资源、自然资源、城市资源等这七个密切关联的资源领域构成一个城市一区域最主要的生产资本。给我们更大的启发是区域发展的两个循环――区域财富的创造和城市间的贸易――必须保持一种大致的平衡(Thomas等,2000)。城市一区域不可能期望从自身外部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动力。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牢固地基于它们自身的天赋资源。
  
  (二) 我国城市发展应转向“准城市国家”模式
  约翰・弗里德曼将城市分为两种模式对当前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他批判了城市营销的模式,但经营城市在我国影响深远,这种眼睛往外看寻找外部动力,确乎是我国大多数城市发展模式的体现,它忽视或者割裂了城市和区域之间的关系。而且这种模式忽视了城市资产的积累,使得区域发展的区域财富创造和城市间贸易的循环失去了平衡,最后导致城市间贸易也不可持续。我国东部诸多城市以出口导向的外向模式目前面临着深刻的转型问题,这是因为其产业发展始终被限制在价值链最低端环节,它需要大量的土地消耗,并可能引发资源环境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转向发展价值链高端环节。但要使产业链向两端延伸,就必须积累一种新区域资产,这种区域资产来支撑这种新的模式,为这种新的发展模式提供新的动力。
  
  (三) 新模式下城镇化空间结构的转型

  1.必须高度重视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内在动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地域分工的演变,导致了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重构。这种重构主要表现为资本、原材料生产、制造业和新兴的第三产业往全国少数几个大都市及其若干大区和省区的产业集聚带集中,从而影响到各地区的城镇化速度和城镇规模等级体系,塑造了其空间格局。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和产业集群发展成为各地区大都市区扩张的新生长点,市区工业外迁和区域性环境整治工程构成了大都市郊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性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城市的扩张和发展。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年我国许多地区,不顾区域经济的发展,盲目进行城市空间扩张,片面地扩大城市规模,这是违背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关系的规律。
  2.城镇化的发展必须要和我国资源环境相吻合。我国国土自然基础的巨大差异就是具有三大自然区和地势呈现三大阶梯,同时,还有大面积的多种类型的生态脆弱区,这些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包括在规模、速度及空间格局方面与自然基础和发展条件优越的地区不能相比。有些因素是人为不可改变的。各区域的资源环境基础决定了我国城镇化存在巨大的区域差异性和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不分具体自然基础,一刀切地推基于区域视角下对中国城镇化空间转型的思考进城镇化必然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同时,城镇化的发展应该与我国的主体功能区的规划范围相吻合。
  
  3.由城市主导下的城镇化转向城乡一体化。社会经济发展与乡村转型促进了乡村系统的快速高效发展,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造成乡村地区大量优质资源,如优质耕地、熟练农业劳动力等快速流向城镇,而城镇地区却未能对乡村地区形成有效的资金与技术补偿,严重制约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农产品价格增长速率普遍低于工业产品,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价格“剪刀差”仍使乡村地区长期处于被剥夺状态,造成乡村发展速率长期低于城镇发展,城乡发展之间出现明显的不协调。因此,在今后我国城镇化必须由城市主导下的城镇化转向城乡一体化或者城乡互动的城镇化,要把城镇化健康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4.由单一城市主导下的城镇化走向城镇体系或者城市群主导下的城镇化。行政区划对我国城镇化产生非常大的负面效应,客观地讲,我国城镇化在相当长时期内主要是行政区范围内的城镇化。虽然我们提到城镇体系,也进行了诸多的城镇体系的规划,但都没有对这种行政区范围内的城镇化产生约束的作用。上述用大量的实证资料说明了这种封闭的行政区范围内的城镇化其带来的空间扩张和空间失控的问题。这与克里斯泰勒的城镇规模等级的理论是违背的。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关于城镇规模的讨论一直是不断的,但是现在城市规模不是鼓励的单个城市规模问题,是必须放在城镇体系和区域的范围内进行讨论才有意义。现在很多城市都提出把城市“做大”、“做强”、“做美”,这种愿望是美好的,但是这明显是违背城市一区域发展的规律的。
  
  5.城镇化格局应该和宏观区域格局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城镇化是一个重大的区域发展问题,城镇化的格局是区域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今后我国城镇化应该与区域协调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我们将城镇化锁定在单一城市的行政区范围内,就导致一种城市空间的碎片化,无法实现城市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认为,从区域的视角来看我国的城镇化,就使城镇化放在一个开放的背景下,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62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