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器乐作品中探究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风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娟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1840―1893),伟大的俄罗斯浪漫派作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位才华横溢,技术高超的音乐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堪称典范的音乐作品,目前大家常欣赏到的作品如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还有许多堪称经典器乐作品,如交响诗《罗密欧与朱丽叶》《暴风雨》、交响曲《f小调第四交响曲(命运)》《e小调第五交响曲》《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器乐曲《第一钢琴协奏曲》、《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和《a小调钢琴三重奏》以及由标题小品组成的钢琴套曲《儿童钢琴曲集》《四季》等。分析这些器乐作品,我们可以捕捉到作曲家那些真实而丰富的情感,并以此为线索总结出作曲家的音乐风格,从而深入了解浪漫主义后期俄国音乐。纵观柴可夫斯基的器乐作品,其风格主要有如下两类:
  第一类,音乐旋律丰富,形式均衡,气息悠长,充满激情,抒情又华丽,浪漫而精致,带有强烈的管弦乐风格。柴可夫斯基是一位旋律大师,他的每一部作品的旋律都十分突出,线条委婉悠长,音域跨度宽广,音流起伏跌宕;同时,他的音乐引人入胜的另一重要标志是他由衷的抒情性,他的创作无论是取材于文学名著,还是来源于个人生活,都浸透了他亲身的感受和体验。柴可夫斯基用灵魂去感受十九世纪俄罗斯自然的广袤和秀美,并且将这些情感鲜明地、集中地体现在他的音乐旋律上。
  例如钢琴套曲《四季》副题为“性格描绘十二幅”,全曲由十二首附有标题的独立小曲组成,每首小曲与十二首诗篇相呼应,这些诗篇又与十二个月的季节特点相关联,故乐曲以“四季”为名。其中的一月《在壁炉旁》,就是柴科夫斯基读到普希金同名诗歌后,受到启发产生而的灵感。“在那宁静安逸的角落,已经笼罩着朦胧的夜色,炉里的微火即将熄灭,蜡烛的微光还在摇曳闪烁”。乐曲旋律悠长,仿佛一个年长的人口中娓娓道来的故事,语气平静却紧扣人心弦;再例如《四季》中的六月《船歌》,三部曲式,作品对应了普列谢耶夫的一首诗:“走到岸边,那里的波浪啊,将涌来亲吻你的双脚,神秘而忧郁的星辰,将在我们头上闪耀。”全曲旋律深情婉转,略带忧伤,象一首浪漫曲,仿佛使人看到初夏夜晚的河面上孤寂的小船轻轻地向着远方飘荡。乐曲开始为行板速度,乐句以弱起开始,每个长乐曲跨三个小节,仿佛为问句,之后的两个短乐句,又如同对长乐句的回答,一般说来,船歌都是以6/8拍为多,但这一首乐曲的主部却是4/4拍,这种4/4拍从强拍到弱拍一摇一摆的节奏,同样体现了轻舟荡漾的形象。
  这种有感而发的创作激情为柴可夫斯基带来了无以伦比的音乐旋律,《四季》中的三月《云雀》、四月《松雪草》、十月《秋之歌》这三个标题小曲中,那些经典的、略带忧伤的旋律叫人难以忘怀,《云雀》中,三连音的运用是对云雀叫声的模仿,那本该站在树梢上欢唱的云雀,却哼着一支忧郁的歌,仿佛是对远去的爱人在呼唤;《松雪草》A段音乐柔美,仿佛松雪草刚刚从土地里钻出,右手模仿弦乐的旋律纤细而柔美,配以模仿管乐的左手节奏性和弦,充分体现了小草舒展变化的生长过程,B段旋律轻巧、典雅,一系列的上行音阶和四句重复乐句模仿风声,如同交响乐中管弦乐器的锋利音色,表现了松雪草不畏严寒,顽强生存的品质,体现了柴可夫斯基旋律的精致性;《秋之歌》中,如歌的行板,悠缓缠绵的旋律,蕴含着悲秋的哀伤之情。A段优美的旋律、略带凄凉的音调,把人带到了深秋,看到了凋谢的花瓣,飘落的树叶。B段婉转动听的旋律、伤感悲凉的语气,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伤之情,体现了柴可夫斯基音乐作品中忧郁、感怀之情;《第六交响曲(悲怆)》是柴科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作曲家那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音乐特征,如旋律的优美,形式的均衡,管弦乐法的精巧等优点,都在本曲中得到明确的印证。
  第二类,作品具有特有的个性和悲剧性风格,主题思想大多表现对幸福的渴望和阻挠幸福的“厄运”之间的矛盾冲突,具有极强的戏剧性。
  之所以在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呈现出鲜明的悲剧性风格,并具有强烈的“幸福”与“厄运”之间的戏剧性矛盾冲突,与作曲家的性格不无关系,柴科夫斯基身体脆弱,性格内向,忧郁敏感,感情丰富并极端情绪化、他时而萎靡不振,时而乐观积极;时而阴郁冷淡,时而热情奔放。因此,在他的音乐中也永远充满着愉快与痛苦、优美与阴郁、幸福与厄运纠缠、斗争的过程。正如柴可夫斯基自己感叹道:“我生来仿佛是专门为了永远同恶运进行斗争的,永远寻求理想,追求真理,而又永远达不到目的。”正是这种戏剧性的冲突,使他的音乐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柴可夫斯基常常用一个冷酷简短的音乐主题来代表障碍或敌对势力,可称为“厄运”主题,在他那些大篇幅代表美好事物的“幸福”主题尽情宣泄时,“厄运”主题总是如死神般突然袭来,以此来象征在追求光明和幸福的过程中必须承受的痛苦和折磨。这种对幸福光明的热切渴望与黑暗现实不可知的对立冲突,构成了柴可夫斯基音乐作品中代表性悲剧性内容,显示出现实主义的艺术魅力。
  柴可夫斯基音乐中这种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他的交响乐作品中,《f小调第四交响曲》,这部交响曲的序奏主题就是“厄运”的象征,柴科夫斯基赋予它以极重要的意义,让它贯穿整个交响曲的四个乐章,称它为整个作品的核心。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形式,在这一乐章中,个人和厄运之间发生了悲剧性的激烈冲突,第一主题曲由弦乐奏出,充满了苦恼的情绪,紧接着由木管反复,表现了沉重、忧郁的心情和转瞬即逝的幸福,揭示出对幸福渴望和命运的压力之间的冲突;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由双簧管呈现出孤寂的主题,随之而来的中段却如优美的农民舞蹈,整个乐章富于诗意,仿佛是对美好生活的回忆;第三乐章,快板的诙谐曲,第一部分由弦乐器单独演奏,给人一种茫然的感觉,之后有由木管乐器奏出带有俄罗斯舞曲风格的旋律;第四乐章,终曲,热情如火的快板,自由的回旋曲形式,强烈的第一主题以合奏的形式奏出,第二主题是改编自俄罗斯民谣《野地里的桦木》,最后全曲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结束,体现了力图摆脱苦闷,走向光明,并从光明中获得对生活的信心。
  《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创作于1893年,这是柴可夫斯基自认为最成功的交响作品,本曲首演于同年的10月28日,6天之后,作者不幸染上霍乱,与世长辞。正如标题所示,这部作品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这一点也构成本曲的创作特色。这部交响曲由四个乐章构成,第一乐章,慢板转不很快的快板,b小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乐曲开始笼罩在一种阴沉气氛中,主部第一主题快速而富节奏感,给人以苦恼、不安和焦燥的印象,之后转成行板。第二主题哀愁而美丽,犹如沉入幻想中一般。结束部柔美、柔和,旋律线条在平静的伴奏下不断伸展,形成谜一样的结尾;第二乐章,温柔的快板,D大调,5/4拍,旋律来自俄罗斯民谣。5/4拍的节拍特点形成了不安又稍快的音乐语言,具有舞蹈般的节奏,却又荡漾着一丝空虚感,呈现出昏暗、低迷的状态;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G大调,4/4拍子,这一乐章的主要内容反映了积极生活的景象,体现出作者对美好过去的回忆;第四乐章(终曲),一般来说,交响曲的终曲为快速、壮丽的乐章,结尾一般走向光明和胜利,而本交响曲恰恰相反,哀伤的慢板,b小调,3/4拍,主题极为沉郁、晦暗,充分强调了"悲怆"的主题,悲伤的旋律在两声圆号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凄凉。全曲在无限凄寂中结束,正如本交响曲的标题一般,描写着人生的哀伤、生活的失落,内心的无比痛苦。也许,正是因为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内心不断涌动的悲剧情感使他打破传统交响曲的模式,而完全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呈现出来
  
  (作者简介:王娟,西安文理学院音乐表演系讲师,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154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