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呼啸山庄》中人物性格和人物爱情的荒原气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屈彬 张晓航

  The Moors Qualities in Characters and Their Love in Wuthering Heights
  
  摘要:《呼啸山庄》中的主要人物生活在荒凉暴烈的自然环境中,荒原的气质深深地渗入到了人物的性格之中,在荒原上,男女主人公上演着一部惊心动魄的、震撼人心的、狂风暴雨般的爱情故事。本文试图分析《呼啸山庄》中的自然环境――荒原的暴烈气质是怎样赋予人物性情以暴烈和如何孕育了狂风骤雨般的骇世惊俗的人物爱情的。
  关键词:荒原气质 暴烈 爱
  
  《呼啸山庄》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艾米莉・勃朗特留给世人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具有强烈情感、带有一点野性甚至有些怪诞的作品刚问世时就受到猛烈的抨击,“这部恐怖的,可怕的,令人作呕的小说,应改名为《枯萎山庄》”。但是进入20世纪以来,这部小说则引起了东西方文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如同一块威力无穷的磁铁,紧紧攫住了亿万读者的心,令他们着迷,令他们激动。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毛姆对其的评价是:“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著,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
  《呼啸山庄》以封闭的英格兰北部的高地为特定的人物环境,作者开篇描写了这样的场景:猛烈的暴风雪扑面而来,呼啸山庄它坐落在约克郡长着金雀花和岩石的荒野上,这里远远高于海平面,完全暴露在恶劣的气候中。作者在第一章对呼啸山庄进行了描绘:呼啸山庄终年狂风大作,正如“呼啸”(wuthering)一词所表明的,它“形容在大自然逞威的日子里,这座山庄所承受的风啸雨吼”。作者运用丰富的想像力把情感注入大自然,使它与人物的命运一道喜怒哀乐。小说中多次描述了荒原狂暴的气质来掩映着人物的强烈的情感和人物命运的转折。如, 老恩萧去世的那个晚上,尽管还是十月,天不太冷,但是“大风绕屋咆哮, 并在烟囱里怒吼,听起来狂暴猛烈;”在希斯克利夫出走的那个午夜,一场猛烈的暴风雨袭击了山庄。在凯瑟琳下葬的那个夜晚,原来晴朗的天变得风雪交加; 希斯克利夫死的深夜,暴雨如注。沉沉的夜幕,呼啸的狂风,作者笔下的大自然景物不单是人物活动的背景,那些风暴、荒野有一种超自然的灵气,它们用异常的暴烈来述说着故事的奇绝与悲壮,起到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环境先于性格而存在,性格也就在改变环境的努力过程中形成,因此,人们说环境塑造性格。进一步而言,特殊的环境必然造成特殊的性格。呼啸山庄常年遭受暴风雨的袭击,暴烈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山庄住户狂暴的性格,他们和山庄一样都是“风暴”的产物。他们性格的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染有大自然(即荒原)的狂暴的气质。他们常常遭遇强烈情感的撕扯,暴力是其主要的性格特征和情感表达方式。小说中女主人公凯瑟琳自幼生活在粗犷、阴沉的呼啸山庄,她和山庄的环境一样狂暴不羁,她浑身散发着山林野气,任性而执拗暴烈。小说中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性格也是如此,他倔强、行为粗野、手段残忍。正如小说开头所描写的荒野之树,“它是扭曲变态的,却是最不加修饰、自然生成的。”希斯克利夫的一切都是环境造成的,他就是那荒野之树,努力地生存,抗拒着狂风暴雨,在变成了这样的丑态之后,用丑恶对抗、报复这制造丑恶的严酷环境。
  另外,男女主人公的荒原情愫贯穿了《呼啸山庄》的始终,他们的超脱人世的爱情令人痛彻肺腑。读罢此书,我们感受到全书都散发着荒原浓郁的荒凉与粗犷气息,自始至终呼啸着荒原上那强劲的、尖利的北风。书中的男女主人公生活在荒原上,其精神气质好象也融入了荒原的气息。他们性格粗犷、活泼好动, 从小就放荡不羁,喜欢自由自在地在荒原上嬉戏。荒原成了他们逃避世间迫害与烦恼的乐园,他们如醉如痴、流连忘返。荒原上没有对人的尊严的践踏、没有金钱的魔爪、没有社会习俗的阴影,他们可以呼吸到自然、清新的空气,可以过自由、野性和快乐的生活。荒原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安慰,荒原气质已深深渗透进男女主人公的灵魂深处,以至于他们因心灵的交融而形影不离、难舍难分。荒原是自由、爱情、生命的象征,他们因共同的荒原气质及对荒原的挚爱而心心相印。
  读者不难看出,多年以后在凯瑟琳的潜意识当中,大自然以及与希斯克利夫一起度过的童年时代是多么深刻地镌刻在她的记忆深处:“这儿还有一根赤松鸡的羽毛……就是把它放在一千种羽毛中,我也能认出来,这是田凫的羽毛呀。多漂亮的鸟儿啊。在荒野里,在我们的头顶盘旋。它要回窝去了,云层已经压到山头,它知道快要下雨了。”这只是她患病期间的妄想,在这个妄想中,她自由驰骋的思想回到了她和希斯克利夫的童年时代。 她在幻想中回到童年时代并不是因为她真的无法生活在成年世界里,而是因为只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她才能找到自己热爱的自由,而这种自由正是她不受约束的自我所一直追求的。而凯瑟琳对希斯克利夫的爱是那样的真挚: “在这个世界上,我最大的悲苦就是希斯克利夫的悲苦,而且从一开始,我就全都觉察到、感受到了。我活着的最大目的,就是他。即使别的一切全都消亡了,只要他留下来,我就能活下去; 而要是别的一切都留下来,只有他给毁灭了,那整个世界就成了一个极其陌生的地方,我就不再像是它的一部分了。我对林顿的爱,就像林中的树叶。我很清楚,当冬天使树木发生变化时,时光也会使叶子发生变化。而我对希斯克利夫的爱,恰似脚下恒久不变的岩石,它虽然给你的欢乐看起来很少,可是必不可少。内莉,我就是希斯克利夫!” 她的内心深处与希斯克利夫息息相通, 因为她对希斯克利夫磐石般的刻骨铭心的爱。在她的眼中,如果没有彼此,那么全世界也是毫无意义的,她看到了他们之间不可分离的关系。
  这时,读者的内心会深刻地体会到那种坚定深沉的爱,与此同时,也会被故事里的男女主人公那暴风骤雨式的爱情,那撕心裂肺的怨恨所深深震撼。《呼啸山庄》充满了大自然狂暴的声调,那随处可见的暴烈情感到了让人难以忍受的地步。正是那种强烈的宣泄激情,使艾米莉在作品中创造出如此骇世惊俗的爱情和触目惊心的暴烈场景。男女主人公彼此纠缠、彼此折磨。凯瑟琳至死还对希斯克利夫当年的不辞而别耿耿于怀,对希斯克利夫为了复仇娶她人为妻怀恨在心。她折磨他,用明知残酷却伤透了心的冷言冷语刺激他、伤害他;而希斯克利夫也对凯瑟琳当年的背叛深恨不已,对凯瑟琳至今还怀疑他的深情而伤心绝望。他咒骂她,带着绝望、痛苦的火焰和泪水不肯宽恕她,甚至在她死后,诅咒她灵魂永无安宁,永远追随他、纠缠他、折磨他,直到他生命终结……?作者在这一幕运用了内心独白的写作手法写道,“但愿她在痛苦的折磨中醒来!哼,她直到临终还是一个说谎的人!她在哪儿?不在那儿―不在天堂―没有毁灭―在哪儿呢?你说过你一点儿也不在乎我受罪!而我只有一个祷告―我要重复这个祷告,直到舌头都硬了才罢休―凯瑟琳・恩萧,只要我活着,你就别想安息!你说过我杀死了你―那么,让你的鬼魂缠住我吧!被杀死的人的确是纠缠住杀死他们的人不放,我相信。我知道这人世间有鬼魂游荡。一直揪住我吧―不管是什么形状―把我逼疯吧!只是别把我丢在我找不到你的深渊里。上帝,这是无法言说的!没有我的生命,我没法活!没有我的灵魂,我没法活!”这是一段爱恨交加的内心独白,让读者清楚地感觉到希斯克利夫那种“爱之深、痛之切”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感情。当希斯克利夫得知凯瑟琳死去的消息时,他“把头朝那多疤的树干撞;抬起眼睛,吼叫着,不像一个人,却像一头野兽被刀和矛刺得快要死了”;“树皮上有好几块血迹,他的手和前额都沾满了血;”大概这种景象“在夜里已经重复做过几次了。”凯瑟琳的去世使希斯克利夫的世界陷入了完全的黑暗。这时的希斯克利夫在精神上已经完全崩溃,彻骨的悲痛已经把他吞噬。然而这是怎样没有终结的爱和恨?在凯瑟琳死后十八年中他无时无刻不被凯瑟琳的幽灵缠绕,他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她的气息,感觉到她近在咫尺,可是却无法触碰。他的神智被无时无刻地幻觉折磨,无法吃饭、安睡、劳作、生活,他怀疑她没有离开,她只是在故意和他捉迷藏……直到他去打开她的坟墓,亲眼验证她躺在坟墓里为止。
  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达到复仇目的而自杀告终的。他的死是一种殉情,表达了他对凯瑟琳生死不渝的爱,一种生不能同衾、死也求同穴的爱的追求。最后,荒原的劲风把凯瑟琳的灵魂吹到了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冥冥之中看到了凯瑟琳的身影并与他走到了一起。很显然, 是荒原之纽带使男女主人公完成了最后的骨肉灵魂结合。他们生死不渝的爱情超越了时空,战胜了死亡,获得了新生。
  《呼啸山庄》所表现的是一种荒原之美,饱含刚劲,野性和激情。在每一章中都肆虐着的山呼海啸,狂风暴雨,以及那撕心裂肺的猛烈的情感强烈地震撼着读者。它带着荒原的气质――野性、激情、暴烈,孕育了一场奔腾呼啸,惊涛骇浪,震撼人心的爱情故事。
  参考文献:
  [1]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M].宋兆霖译.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2]艾米莉・勃朗特著,英语大书虫研究室译.英语大书虫世界文学名著文库.北京:伊犁人民出版社,2001.
  [3]蔺学才.从呼啸山庄看艾米莉・勃朗特的荒原情结
  [4]臧华论《呼啸山庄》中的暴虐现象
  [5]张薇.环境、性格、命运――《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漫谈
  [6]颜会聪.浅说《呼啸山庄》与荒原
  (屈彬张晓航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750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