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艾略特《荒原》的反思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T·S·艾略特的《荒原》描写了衰败、凄凉的“荒原”景象:没有水,树木干枯,大地龟裂。“荒原”上的人没有信仰、没有希望、放纵肉欲、醉生梦死、犹如行尸走肉。诗作高度概括了一战之后的西方社会生活,表现了西方文明的危机和信仰的危机,并提出只有皈依宗教,才能获得生命之水,获得新生。
关键词:T·S·艾略特;《荒原》;反思意识
一、《荒原》揭露的现实问题
(一)宗教信仰的缺失
《荒原》的第一节“死者葬礼”中描绘了一幅阴沉压抑的伦敦城的清晨景象:
“并无实体的城,在冬日破晓的黄雾下,/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人数是那么多,/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叹息,短促而稀少,吐了出来,/人人的眼睛都盯住在自己的脚前。流上山,流下威廉王大街,/直到圣马利吴尔诺斯教堂,那里报时的钟声/敲着最后的第九下,阴沉的一声。”
诗中提到的圣马利吴尔诺斯教堂位于伦敦内城历史悠久的郎巴德大街,那是著名的银行街,街上有赫赫有名的英格兰银行。郎巴德大街因纪念 12 世于此建立公司的郎巴德借贷机构而得名,其在威尼斯和热那亚都有分支,从地名的历史角度来看,郎巴德大街是不折不扣的伦敦内城金融借贷中心,这一情况从 12 世纪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初。而圣马利吴尔诺斯教堂是银行家和银行职员的教堂,开放时间与其它教堂不同,充分迎合了银行从业人员工作间隙舒缓精神干涸与苦闷的需要,20 世纪的现实情况也再次印证了该教堂与金融借贷机构的紧密关联。沉闷的教堂钟声既是内城职员一天单调乏味工作开始的宣示,也是其宗教约束力与影响力降低的外在表现。
(二)人际关系的冷漠与隔绝
《荒原》的第二节“对弈”开头描绘了一种极为独特的家庭氛围:富丽堂皇的房子里陈列着无数高档家具,妻子对着丈夫连连发问,企图进行沟通,但丈夫沉默不语,两人便怀着对现在的困惑和对未来的迷惘,在沉寂的对弈中消磨光阴,无力也无心去改变现状。此处对上流社会夫妻间冷淡关系的表现实际上是人际关系的双重意义上的悲剧。一方面,诗中的夫妻住着华美的大屋用着奢华精致的家具用品,过着优裕的生活,但這不能保证两人感情的和谐和关系的融洽,相反,两人无法沟通,只能沉默地对弈,在平静中进行博弈和沟通;另一方面,夫妻二人最终只能通过对弈的方法进行博弈和沟通,这是在发觉无法改变现状后的无奈之举。人际关系的冷漠与隔绝显而易见。
(三)社会伦理道德的崩溃
此外,《荒原》还描绘了一个男女关系混乱的丑恶的淫欲沸腾的世界。公司职员调戏女打字员,后者坦然接受,事后职员扬长而去,打字员在回味中并不感到悔恨,呈现出一场只追求官能享乐的机械的动物般的苟合。城里老板的公子与村姑共度春宵后不留下地址便消失,留下如空瓶、烟头等垃圾般肮脏的情欲。波特太太和她的女儿们欢天喜地、梳洗打扮以迎接她们的客人斯威尼,谄媚放荡之态显得极其鲜明而丑恶。退伍军人的未婚妻丽尔背叛丈夫多次打胎以致将近失去生育能力,而对丈夫的感受与想法却毫不在意。婚姻是一座围城,在《荒原》中,围城外的人纵情声色,轻视贞节,视爱情为肉欲的发泄与满足的工具;而围城里的人背弃对婚姻和爱人的承诺,通过出轨追求自己的官能的享受。沉溺于机械性的苟合是社会文化心理和精神风貌已然颓废堕落的表现,是社会伦理道德崩溃的体现,从本质上来说,这也是人们在精神世界极度空虚的情况下不得不通过肉体的堕落来获得补偿的表现,这种机械性的结合对精神世界的空虚毫无裨益,反而会加重精神世界的空虚形成永无止境的恶性循环。
二、《荒原》中现实危机的实质与应对之策
在诗中,艾略特着意渲染了“荒原”景象的衰败、凄凉:没有水,树木干枯,大地龟裂。“荒原”上的人没有信仰、没有希望,放纵肉欲,醉生梦死,犹如行尸走肉。这种衰败凄凉景象的背后实际上是精神空虚的具象化表现。在具有悠久的信仰宗教历史的伦敦,大教堂神圣而庄严的钟声在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时代却沦为了提示职员上班的钟声,而在习惯了沉闷钟声和无趣工作的职员们则在日复一日的压抑生活中逐渐丧失激情与动力,就连对宗教的信仰也几乎消失了。这是西方社会宗教信仰危机的体现。其次,人际关系上的冷漠与隔阂则是精神空虚在集体无意识方面的体现。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结合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最为基础的家庭内的关系的疏远与淡漠象征的是社会整体文化心理的衰落与倒退,带来的将是整个社会的冷漠与隔阂,形成人人皆孤岛的冷漠社会。最后社会伦理道德的崩溃则是精神空虚在社会规范层面的体现。伦理道德是社会的软规范,与法律一起承担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功用,道德的沦丧是精神危机的体现,作为社会意识之一的体现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又将导致精神危机的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然而,艾略特描绘“荒原”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揭露衰败颓废、陷入精神危机的西方社会的现实,而在于表达其对现实问题的应对之策。艾略特认为应该通过“水”和“火”来拯救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
参考文献
[1]王恩忠编译,艾略特诗学文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9年.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98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