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晗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高职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培养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是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由之路。山东英才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一专多能 人才培养模式
  
  山东英才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设置于1998年,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经过11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高职学前教育“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先后被评为“济南市名牌专业”、“山东省高职高专示范专业”和“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该专业现拥有3门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其中“幼儿英语教学法”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项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1项一等奖;1名国家名师;山东英才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供需比例连续3年在1:5以上,毕业生就业率高于98%,“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
  一、创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
  (一)高校内在竞争的需求
  山东英才学院设置学前教育专业时,全国各地幼儿师范学校纷纷升格为大专,各民办高职院校和地方本、专科院校普遍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各县市职业高中也开设幼儿师资班,并且不断扩招,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截止2009年仅山东省学前教育本科、专科和毕业生达到10000多人,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校际间竞争压力也不断增加,迫使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特色人才。
  (二)幼儿园类型和层次呈现多样化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办幼儿园和单位、企业幼儿园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只保留了其中一部分,大部分推向社会;民办幼儿园迅速兴起,其他学前教育机构也不断增加,各种类型、层次和水平学前教育机构,对师资存在着不同水平、类型的要求和差异,而各种幼儿真正特需的有专长、素质高的幼儿教师短缺,影响幼儿园的发展。
  二、“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创新点
  (一)“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一专多能”是指使学生既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素养,又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需要的教育能力(科学文化、艺术、健康、双语等教育能力)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弹、唱、跳、画、玩教具制作等),真正使人才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需求一致。同时加强专业方向开发,促使人才培养多元化。
  该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适应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点和学前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一专多能、适应性强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解决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和学前教育机构找不到适合师资的两难问题。
  2.构建适应“一专多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一体化,解决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问题。
  (二)“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经济,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的育人理念和培养“德才兼备、形体健美的‘一专多能’的‘五型’幼教人才”的育人目标。特别强调一专多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幼教工作“全能化”的需要。“五型”即:双语型、艺术型、双师型、现代型、应用型。
  双语型指既能说标准的普通话,又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成为可以用汉英两种语言对幼儿实施教育。
  艺术型指具备弹琴、唱歌、跳舞、画画、玩教具制作以及环艺设计等多种艺术才能。
  双师型 指具有儿童健康检测技术和婴幼儿保健技能,是既懂幼儿保健又胜任幼儿教学。
  现代型 是指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电化教学手段,学会制作二维和三维动画教学课件技术,学会利用多媒体动态教学技能,学会操纵幼儿园电脑办公系统,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幼儿园教学和管理。
  应用型是指做到理论知识与幼教实践密切结合,加强真实环境中教学模拟和练习,培养应用性人才,实现与用人单位零对接。
  三“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创新点
  (一)以人为本,开发专业方向
  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智力才能发展,学前教育专业设计了19门必选课,并开发5个专业方向各设置3门专业方向限选课,开设22门任选课供学生选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修,自己决定发展方向,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获得最大的发展。
  (二)打破学科型教学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着眼于幼教实际和改革动态,及时进行课程调整与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着眼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设置创新性课程,满足国际化的需要。并打破了学科型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四、“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和途径
  (一)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不断加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
  1、实施“2+1”模式的人才培养
  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幼教人才,必须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学前教育专业前两年以理论教学和专业能力培训为主,第三年前一学期以校内实训、实验为主要教学内容,加强专业技能培养;最后一学期以实际工作环境―幼儿园实习为主,在实践中把学习的理论用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使学生就业前就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获得可在将来工作中直接迁移的经验。
  2、加强专业方向开发,培养一专多能人才
  为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智力才能发展,必须加强社会调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开发和更新专业方向,加大投入,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的专业建设思路,使人才培养由单项式的一个专业方向,发展到多元化的专业方向,培养不同能力和就业去向的人才。
  (二)以“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托,加强课程建设
  1.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积极研究相关的学前教育职业资格标准,面向学前教育教学实际,与幼儿园共同开发课程,整合、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精品课建设为龙头,加强课程改革,建立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构建弹性化课程体系
  即必修课与选修课交叉编排,增加选修课门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特长选修。学业结束,学生就拥有比较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积聚了较深厚的发展后劲。
  (三)重视实践教学,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2]。为学前教育专业站在专业发展的前沿,具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院先后投入1200多万元建设学前教育实训中心和主要由学前教育使用的“实验剧场”。同时,校企合建11个幼儿园,协议建立22个校外实习基地。并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真实工作环境,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作者:
  张晗 山东英才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752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