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与新手篮球后卫运动员的眼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运亮 李宗浩 孙延林 杨晓晨 阎国利
摘要采用ASL504型眼动仪对后卫位置专家组和新手组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在注视篮球比赛实景图片时的眼动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专家组和新手组篮球后卫运动员具有不同的信息加工效率。在注视篮球比赛实景图片时,不同组别的篮球后卫运动员具有不同的注视分配和不同的注视模式。
关键词专家,新手,篮球后卫运动员,眼动特征。
分类号B849
1引言
当前由于篮球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现代篮球比赛竞争日趋激烈。在比赛中,运动员的视觉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运动员必须及时地通过视觉来辨别运动员、篮球、篮架等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态势,做出合理的动作反应[1]。所以篮球运动员必须具有有效的视觉信息采集方式,它决定着后续信息加工的质量和整个战术决策和技术行为的效果,是保证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的基础。在篮球比赛时后卫运动员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进攻和参与防守,他是整个队伍的核心,因此出色的视觉能力对后卫运动员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2]。
以往研究在理论层面对篮球后卫运动员的视觉进行了一定的论述[3~7],但是由于研究条件限制,缺乏实证研究,多数研究仅仅只有运动员视野一个指标来描述运动员的视觉能力。对于篮球后卫运动员如何才能扩大自己的视野,如何捕捉视觉信息等问题都没有人进行研究。
眼动仪的出现为研究篮球后卫运动员的视觉和眼动特征提供了可能。部分国外专家利用眼动仪对篮球运动员的眼动特征进行了一定的研究[8]。研究发现,运动员的视觉搜索模式与任务类型有紧密的关系,不同的任务类型的运动员具有不同的眼动特征[9,10]。本研究采用眼动仪对后卫位置训练年限不同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在注视篮球比赛实景图片时的眼动特征进行记录,揭示后卫位置优秀青年篮球运动员的视觉搜索方式和注视信息,找出不同训练年限的篮球后卫运动员在此方面的差异,有利于找到高效、实用的注视模式,为教练员对新手运动员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指导提供借鉴。
2研究方法
2.1被试
从天津篮球队和天津体育学院选取有六年或六年以上训练经验的男子篮球后卫运动员12名作为专家组,平均训练年限6.2年,平均年龄21.2岁。从天津体育学院运动系选取具有两年以上,三年以下训练经验的男子篮球后卫运动员12名作为新手组,平均训练年限2.5年,平均年龄19.3岁。两组被试的视力正常,裸眼视力均在1.0以上。
2.2实验仪器
实验采用美国应用科学实验室生产的504型眼动仪。
2.3实验材料
从篮球比赛录像中选取六幅篮球专家认定的能够反映全部场上比赛情境的图片,其中三幅为复杂场景,三幅为简单场景;图片中的持球方均为进攻方。并且运用Photoshop图像制作系统进行制作,消除图片中因为拍摄技术而造成的可能会影响被试注视过程的因素。
2.4实验程序
(1)本实验是在主试者的主持下个别进行。
(2)让被试坐在小桌前,头放在U型托上并进行固定,并告知被试在实验过程中不要动。助理实验员给被试戴上耳机,试播放提前录制的实况比赛时现场的声音,同时给予说明。
(3)主试者进行眼校准。眼校准是让被试在主试指导语的指导之下注视距离被试约1.2米的21英寸彩色液晶显示屏幕上的9个点,并用眼动仪进行记录。
(4)眼校准结束后,先让被试在助理实验员指导语的指导下看屏幕上的预备实验材料。
(5)正式实验开始,助理实验员在屏幕上依次呈现选取的图片,让被试根据图片显示的比赛情况做出判断和选择,即图片上持球的篮球后卫运动员接下来应该怎么处理球,在本实验中称之为临场决策。决策方式有三种:传球、突破、投篮。在呈现实验材料的同时,助理实验员播放提前录制的实况比赛时现场的声音;同时眼动仪开始对运动员的各项眼动指标进行记录,当被试做出判断后,眼动仪停止记录。被试做出判断的同时助理实验员记录其判断和选择结果。
(6)每一名被试的实验持续时间大约15分钟。
3实验结果
3.1注视时间
经检验,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1,139)=9.652,p<0.05;图片难度的主效应显著,F(1,139)=7.636,p<0.05;组别与图片难度的交互作用显著,F(1,139)=8.369,p<0.05。通过简单效应分析,专家组注视复杂图片和简单图片时注视时间差异显著,F(1,69)=6.635,p<0.05。进一步检验,专家组注视复杂图片时的注视时间要显著长于注视简单图片时的注视时间,t(69)=2.099,p<0.05。新手组注视复杂图片和简单图片时注视时间差异显著,F(1,69)=5.012,p<0.05。进一步检验,新手组注视复杂图片时的注视时间要显著长于注视简单图片时的注视时间,t(69)=2.101,p<0.05。
3.2注视频率
经检验,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1,139)=3.994,p<0.05;图片难度的主效应显著,F(1,139)=6.003,p<0.05;组别与图片难度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39)=1.681,p>0.05。
3.3临场决策
在本实验中,临场决策是指被试注视图片后对球做出的处理方式。如果以实际比赛时的球的处理方式为正确答案,我们发现专家组的临场决策的正确率要显著高于新手组(见表3)。
3.4被试的注视分配
两组被试的注视分配情况见图1和图2。
通过图1与图2可以发现,在注视篮球比赛实景图片时,专家组主要将注视分配在接应队员和少量的空当上,新手组主要将注视分配在防守队员上。
3.5注视次数
经检验,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1,139)=12.957,p<0.05;图片难度的主效应显著,F(1,139)=6.244,p<0.05;组别与图片难度的交互作用显著,F(1,139)=7.212,p<0.05。通过简单效应分析,专家组对简单图片和复杂图片的注视次数差异显著,F(1,69)=5.423,p<0.05;新手组对简单图片和复杂图片的注视次数差异不显著,F(1,69)=1.541,p>0.05。进一步检验,专家组对于复杂图片的注视次数要多于对简单图片的注视次数,t(69)=2.400,p<0.05。
3.6眼跳距离
经检验,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1,139)=4.201,p<0.05;图片难度的主效应不显著,F(1,139)=2.010,p>0.05;组别和图片难度的交互作用显著,F(1,139)=9.661,p<0.05。通过简单效应分析,专家组注视复杂图片和简单图片时的眼跳距离差异显著,F(1,69)=6.023,p<0.05,新手组注视复杂图片和简单图片时的眼跳距离差异显著,F(1,69)=7.441,p<0.05。进一步检验,专家组注视复杂图片时的眼跳距离小于注视简单图片时的眼跳距离,t(69)=3.012,p<0.05。新手组注视复杂图片时的眼跳距离大于注视简单图片时的眼跳距离,t(69)=2.996,p<0.05。
3.7注视轨迹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专家组的注视轨迹比较简单、注视点比较集中,而新手组的注视点比较多、注视轨迹比较复杂。图3、图4为两组被视在注视同一幅复杂图片时的注视轨迹例图。
4讨论
4.1被试的视觉信息加工效率
被试的信息加工效率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量的方面,也就是信息加工的速度,主要体现于被试的注视时间和注视频率。专家组的反应时短于新手组,新手组的图片信息加工效率随着图片难度的增加而降低,但专家组的信息加工效率没有明显变化。另一个方面是质的方面,是指被试注视图片后做出的临场决策的合理性。专家组在注视篮球比赛实景图片后所做的临场决策比新手组和无训练经验的普通大学生更接近于比赛实际。其原因是专家组在对各对图片上的后卫运动员下一步的动作进行判断时,虽然比赛场上的情况比较复杂,图片的信息量很大,仍然能够迅速地从大量有用、无用的信息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经过迅速地加工后做出反应,并且其信息加工质量较高,也就是做出的临场决策方式更合理。而对于新手组来说,场面比较复杂,考虑的维度也较多,需要认真分析所看到的每一个信息,从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然后与自己记忆中的经验知识进行匹配,最后做出判断,所以加工速度比较慢,并且信息加工的质量较低。
4.2被试的注视分配
篮球后卫运动员应该积极通过视觉搜索,在众多无关信息和有关信息中找出有价值的视觉信息,进而做出下一步的选择。视觉搜索的过程就是通过注视图片的各个部位,搜索出有价值信息的过程。因此篮球后卫运动员能否做出正确的球处理方式,观察到有效的信息区域即运动员的有效注视部位是关键[11]。实验结果显示专家组将注视主要分配在注视同伴队员和对方的防守空当上,新手组将注视主要分配在防守队员上和明显的防守漏洞上。专家组运动员均有六年以上的篮球专业训练经验,对于场上防守队员所采用的防守战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其大脑对信息的综合主要集中于对方的防守漏洞,以期找出合理的球处理方式,而对方的防守漏洞又主要靠同伴队员的穿插跑动来制造[12],因此专家组篮球后卫运动员的视觉分配在观察空当和同伴队员较多,而对防守运动员的注视较少。新手组受本身对篮球知识了解的限制,无法在短时间内对防守队员采取的防守战术做出判断,而且由于新手组被试的篮球水平相对较低,相当部分的注意必须放在预防防守队员对球的抢断,很少的注意放在组织本方队员的进攻上[12]。因此,新手组主要的注视部位是防守运动员和少量的空当,而对同伴队员很少注视。
4.3被试的注视模式
注视模式是被试在注视图片时采用的信息搜索方式,包括对图片的注视次数,被试的眼跳距离以及连接各个注视点所组成的注视轨迹等。注视篮球比赛实景图片时,专家组的注视点和注视次数较少,注视轨迹比较简单和集中;注视简单篮球比赛实景图片时,眼跳距离较大,但注视简单篮球比赛实景图片时,眼跳距离较小。在注视简单篮球比赛实景图片时,新手组的眼跳距离较大、注视点和注视次数较多,注视轨迹比较复杂、分散。由此可以看出专家组在注视篮球比赛实景图片时采用了更为合理的注视模式。
5结论
在本研究条件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专家组和新手组篮球后卫运动员具有不同的信息加工效率。专家组的反应时短于新手组的反应时。专家组在注视篮球比赛实景图片后所做的临场决策比新手组更接近于比赛实际。专家组的图片信息加工效率随着图片难度的增加而降低,新手组的信息加工效率没有明显变化。(2)在注视篮球比赛实景图片时,专家组将注视主要分配在同伴队员和对方的防守空当上。新手组将注视主要分配在防守队员上。(3)不同组别的篮球后卫运动员具有不同的注视模式。注视篮球比赛实景图片时,专家组的注视点和注视次数较少,注视轨迹比较简单和集中;注视简单篮球比赛实景图片时,眼跳距离较大,但注视简单篮球比赛实景图片时,眼跳距离较小。新手组的眼跳距离较大、注视点和注视次数较多,注视轨迹比较复杂、分散。
参考文献
1 陈国瑞. 我国男篮甲级队优秀后卫的得分能力现状剖析. 中国体育科技, 1997, 33(10): 43~44
2 陈国瑞, 宋力山. 篮球比赛中“非言辞沟通”、“传达”的特点与形式.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0, 24(1): 76~78
3 梁超勋, 于振峰. 论视觉观察在篮球运动中的基本规律和特征.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0, 17(3): 29~33
4 张三璋, 刘志伟. 篮球运动核心后卫的优化模式与培养.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5, 18(增): 60~63
5 刘玉林. 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初探.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 1991, 4: 19~20
6 张秀杰, 霍增云, 刘斌. 篮球核心后卫个人攻击能力的培养.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9, 21(3): 41~42
7 刘艳. 试论篮球组织后卫观察能力的培养. 体育与科学, 2001, 22(5): 36~37
8 阎国利, 白学军. 眼动记录法在国外运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心理学动态, 1997, 5(2): 44~48
9 Bard C, Fleury M, Carriere L, et al. Analysis of gymnastics judges′ visual search. Research Quarteri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1980, 51: 267~273
10 Bard C, Fleury M. Considering eye movement as a predictor of attainment. In Cockerrill I M, McGillivary W W. Vision and sport, Stanley Thornes Publishers, 1981. 28~41
11 赵豫. 试论篮球核心后卫的培养和训练. 体育学刊, 2000, 5: 94~95
12 杨建国. 试谈后卫的攻导问题. 体育科研, 1994, 3: 26~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342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