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毒瘀学说论治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中风从毒、瘀论治对白细胞总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的影响与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解毒化瘀汤,治疗前及治疗2周进行 NIHSS评分,测定白细胞总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结果 治疗2周后2组患者 NIHSS 评分、患者血清 WBC、CRP和ESR 水平均有降低(P<0.05),且降低幅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P<0.05)。结论 解毒化瘀汤能协助降低患者的 NIHSS 评分同时降低患者血清WBC、CRP和ESR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毒瘀;解毒化瘀汤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3-0023-03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是临床多发病和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特点。缺血性中风又名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由于多种原因引起颅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的疾病,对颅脑组织和神经系统产生不可逆的损害,临床表现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言语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1]。祖国医学认为,风、火、痰、瘀、气、虚是缺血性脑中风的病理因素,其中瘀血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瘀血闭阻脑络形成缺血性中风。而近年来又产生了毒邪伤及脑络的新理论观点,如“毒伤脑髓”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的另一种病理因素[2]。因此临床从毒瘀论治尤为关键,笔者多从毒、瘀论治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方选解毒化瘀汤,治疗瘀血毒损脑髓型急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故本文通过测定患者治疗前后 NIHSS评分、WBC、CRP和ESR水平,探讨解毒化瘀汤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8年5月— 2018年11月云南省中医医院脑病科首诊的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其中治疗组30 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5~80 岁,平均年龄(61.5±5.1)岁,病程6h~7d,平均病程(3.7 ±2.3)d;观察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0.6±2.5)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并发症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诊断标准[3],并经颅脑 CT 或 MRI 确诊。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属于中风病,辨证属瘀血痹阻脉络证兼毒损脑髓,主证:神识昏蒙、半身不遂、言语不利或不语、口眼歪斜、偏身感觉异常。次症:头晕、眩晕、饮水呛咳、共济失调、舌质暗淡,苔白腻,脉弦滑。
  1.3 纳入标准 性别不限,符合中西医对缺血性中风的诊断标准;年龄40~80岁之间;病程需>6 h且≤1 周,超过溶栓时间窗;自愿参加本研究者。
  1.4 排除标准 年齡小于18岁或大于80岁;CT显示有颅内出血病灶;具有高度出血可能的颅内病变(如:动脉瘤、脑挫伤);神经功能缺损轻或迅速改善;既往有颅内出血,包括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患者,对治疗用药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稳斑降脂、扩血管、神经保护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解毒化瘀汤。解毒化瘀汤组成:栀子15 g,丹参10 g,天麻10 g,石菖蒲10 g,远志6 g,黄芪 15 g,葛根10 g,当归10 g,川芎15 g,红花10 g,甘草6 g。用清洁的冷水将药材漫泡30 min,用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保持微沸,煎煮30 min后将药汁滤出;再次加入适量水,煮沸后用文火煎煮 15 min,将药汁滤出。每日 1 剂,早晚 各1次口服,中药汤剂由本院煎药室煎制。
  1.6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进行 NIHSS 评分,测定血清WBC、CRP和ESR水平。
  1.7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评定标准[4]。痊愈:神识昏蒙、半身不遂、言语不利或不语、口眼歪斜、偏身感觉异常等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神识昏蒙、半身不遂、言语不利或不语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可正常生活及工作。疗效指数≥70%,同时<90%;有效:神识昏蒙、半身不遂、言语不利或不语减轻,仅伴有轻微的自身或景物的旋转、晃动感,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疗效指数≥30%,同时<70%;无效:神识昏蒙、半身不遂、言语不利或不语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疗效指数<30%。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组与观察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清WBC、CRP和ESR比较治疗前 2 组患者NIHSS评分、血清WBC、CRP和ES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 NIHSS 评分、血清 WBC、CRP和ES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降低幅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3 讨论
  缺血性脑中风致病因素包括风、火、痰、瘀、虚等因素,缺血性中风其病性为本虚标实,最先出现的是脑髓失养,机体抵御毒邪侵袭的能力减弱,进而脑髓中毒邪内生,最后导致脑髓功能失用。王永炎[5]强调毒邪在缺血性中风发病中的重要性,提出中风后常有毒瘀互结损伤脑络。毒瘀可以相互为病,毒可致瘀,瘀可化毒。“毒瘀”为缺血性中风主要的病理环节,解毒活血化瘀为其基本治疗大法。机体在瘀血的致病因素下,毒邪形成毒瘀交结,导致脑部脉络不畅,发为中风,脑中所生毒邪随经脉而上犯于脑,伤及脑髓而危及生命。由此可见,毒邪既是导致急性缺血性中风发病的因素,又是导致病理基础的因素,是中风发病重要的致病环节。在急性期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如溶栓、血管支架、抗血小板、抗凝、稳斑降脂、神经保护等治疗方法。中医药在认识与治疗本病上较西医有较大的优势,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则效果会更加卓著,为缺血性中风病从毒瘀治疗提供了理论指导与临床参考。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后会出现一系列脑缺血级联反应,在中心缺血坏死区部位存在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物质、氧自由基、一氧化氮、白介素等物质产生,尤其是炎性因子浸润参与了缺血性脑组织损伤过程。此外,白细胞介素激活中性粒细胞,加重了脑组织神经细胞的损害,造成脑组织细胞不可逆损伤损伤,最终导致脑细胞凋亡与坏死。而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与炎症因子具有相关性,WBC、CRP和ESR升高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微观辨证参考指标之一。有研究显示,WBC、CRP和[FQ(18*2。175mm,X,DY-W]ESR可灵敏地反映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炎症状态,是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亦是缺血性中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6]。因此,WBC、CRP和ESR水平可作为评价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效果的重要指标,降低血清WBC、CRP和ESR水平可以改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预后。笔者选择以活血、通络之品解毒化瘀方进行治疗,此方为本科经验方具有活血祛瘀解毒等作用。缺血性中风毒邪致病常瘀毒交结,此时若使用宣透之法难以解结,通利之药难达病所,若使用丹参、石菖蒲、当归、川芎、红花活血化瘀解毒之剂,不但能使瘀血得化,阻断毒邪内生伤及脑髓。通过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血清 WBC、CRP和ESR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血清 WBC、CRP和ESR 水平降低幅度更大,說明解毒化瘀汤可协助降低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血清WBC、CRP和ESR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总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从毒瘀论治方选解毒化瘀汤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降低血清 WBC、CRP和ESR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Hayden M,Pignone M,Phillips C,Mulrow C.Aspirin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a summary of the evidence for the U.S.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J].Ann Intern Med,2002,136(2):161-172.
  [2]褚晓凡,饶明俐,彭健,等.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与微循环形态学动态病理变化康复相关基础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3):1904-1905.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5):30.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
  [5]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7-125.
  [6]胡建鹏,王键.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疲”病机学说的形成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3,(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644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