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仲景诊法特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张仲景确立的中医诊治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理、法、方、药等运用原则,至今仍有效的指导着临床。仲景诊法是继承《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的诊法理论发展而来的,对后世诊法的发展也是功不可没的。笔者总结仲景诊法有以下特点:(1)临证尤重脉诊,脉法源于内难。(2)腹诊篇幅较多,明辨病因病位。(3)注意诊法细节,动态观察病情。(4)重视鉴别诊断,论述详略有当。
  【关键词】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诊法特点
  【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3-0-01
  张仲景是我国东汉的著名医家,他对中医学理论发展的贡献卓著,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确立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理、法、方、药等运用原则,至今仍有效的指导着临床。《伤寒杂病论》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在对中医诊法的贡献中,仲景不仅是掌握主诉诊断的第一人,也是脉证并重,诸诊合参的先驱。仲景诊法是继承《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的诊法理论发展而来的,对后世诊法的发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诊法是《伤寒杂病论》中的重要内容,仲景在伤寒论序中便多次强调诊法的重要性,其中对“越人入虢之诊,望齐候之色”的赞赏,以及对时医“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九候曾无髣髴,明堂阙庭,尽不见察”,“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的不满和批评,认为若不能准确的诊断病情则“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等,直接反映了仲景强调诊病要全面、细致。在《金匮要略》开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的17条条文中有8条专论诊法,其他9条也均涉及诊断内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篇名多为“辨……病脉证……”,篇名以“辨”字开头,强调“脉证”,也可体现出仲景对诊法的重视。
  1 临证尤重脉诊,脉法源于内难
  仲景诊法,虽重视四诊合参,却非均衡并用,偏重于问诊和脉诊,而舌诊较少。《金匮要略》中“典型症状计约90多个,典型脉象50多个,大部分是通过问诊及脉诊所得。仲景将脉诊和其他诊法所诊得的所有症状相并列对待,《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以“辨某某病脉症并治”为篇名,且明确提出条文中“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同样脉症并提,且将“脉”置于“症之前”。这种说法更突出了仲景重视脉象。仲景诊法以脉诊为重点,但也因病而异,如腹满病以腹诊为重点,百合病以问诊为重点。
  仲景脉法源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中脉法先别阴阳,《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而《伤寒论·辨脉法》亦首辨阴阳:“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仲景所论脉象以阴阳统之。[1]
  仲景脉法与《难经》亦有渊源,《伤寒论》太阳病篇中伤寒、中风的脉象即直接沿用了《难经》中的论述。《难经·五十八难》云:“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仲景在《伤寒论》第3条说:“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第12条云:“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这与《难经》中的论述保持一致。《伤寒论·平脉法》中的:“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其中的“经说”当是指《难经·五难》中对“脉有轻重”的论述。
  《伤寒论》中重视脉症相反的脉象,以及以此预测疾病的吉凶顺逆[1],如《伤寒论》中有“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这与《内经》、《难经》是一脉相承的,《内经》中有“阳证得阴脉,阴证得阳脉为逆症”、“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风热而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者皆难治”,《难经·十三难》中也有关于“色脉相参”的论述。
  2 腹诊篇幅较多,明辨病因病位
  仲景诊法重视腹诊,论述腹诊的篇幅较多。《伤寒论》397条中涉及腹诊的约有144条,《金匮要略》24篇中有腹诊的有10篇,以较多的篇幅论述和运用了腹诊[2]。仲景腹诊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诊查腹部,以了解内部疾病,腹部的症状和体征与胸胁有着紧密联系,仲景腹诊还包括胸部的按诊。仲景腹诊的适应范围相当广泛,其辨治包括痞证、结胸证、蓄血证、肠痈、腹痛证、腹满证、胸胁苦满证等病证。《伤寒论》诊腹的部位有心下、胸、胁、大腹、少腹五部,诊察的内容主要有悸动、疼痛、痞满与胀满;仲景腹诊的作用包括确定病名、指示病位、阐述病因、审察病机、辨别病性、确立治法和判传变、断预后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于腹诊十分重视,有关腹诊条文较多,其腹诊的内容也不仅是按胸腹,实际上包含着望、闻、问、切全面内容,并且以腹诊作为辨证用药的重要参考。因此,历代医家研究中医腹诊,大多以仲景的这一著作为基础,并逐渐形成系统的诊疗体系。
  3 注意诊法细节,动态观察病情
  仲景诊法,细致入微,如仲景论脉象,诊脉部位非常全面,有寸口脉、趺阳脉、少阴脉、少阳脉、人迎脉,并且将脉诊不仅用于判断病因、病机、病性、病位、疾病的动态变化,还用在了确定治疗禁忌、决生死、鉴别病机等诊病的各个方面,是后世脉象所不及的。[3]人体患病后,即形成了正邪之间相互斗争的关系,随着正邪胜负而疾病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疾病是动态变化的,而仲景的诊法也体现了动态性。如《伤寒论》第 203条“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说明仲景通过观察病人小便次数的动态变化来判断大便的情况。又如“凡得病厥,脉动数,服汤药更迟,脉浮大减小,初燥后静,此皆愈证”说明仲景通过观察脉象动态变化,综合分析,灵活推断,以知预后转归,决断生死。
  4 重视鉴别诊断,论述详略有当
  《伤寒论》中鉴别诊断贯穿始终。张仲景的这一诊断特点在其著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4]。如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指出鉴别关键在小便的清利与不清利,为辨别其在里或不在里的主要依据。由此可见,观察小便的清利对于病位病性表里寒热的判断至关重要。又如第61条“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不呕”与少阳证作鉴别,“不渴”与白虎汤证作鑒别,“无表证”则与太阳病作了鉴别等等,一条条文就做出了丰富的鉴别诊断,诸如此类的条文不胜枚举。仲景诊断疾病时并非一一列举脉症,许多显而易见的症状仲景均略而不写,只是提出需要鉴别之处,文简而意深。如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郝万山认为,其中“不可更行桂枝汤”是本证需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喘鉴别,“汗出”是与麻黄汤证、小青龙汤证的喘鉴别,“无大热”是与阳明腑实证的喘相鉴别。仲景鉴别诊断的诊法是融入望、闻、问、切四诊之中的,但是仲景从四诊中升华出这一鉴别诊法,其高度则比一般四诊更胜一筹,对临床诊病的意义也是巨大的。
  张仲景最早使用了“舌胎”一词,见于《伤寒论》129条、221条、222条、230条等。同时也重视舌态、舌觉、舌苔的动态变化,促进舌诊理论趋于系统[5]。但是内容稀少未成体系。第一部舌诊专著虽成书于元代,但广泛运用舌诊则是明清时期,乃张仲景后一千多年。
  仲景诊法在继承《内径》、《难经》诊法思想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中的具体病症,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诊法内容,反应了汉代中医诊断发展水平,为后世中医 诊法的传承奠定了基础。以上是笔者对仲景诊法特点的一些浅见,如有论述不当还请指正。
  参考文献
  尹绍峰, 胡广芹, 陈宝贵. 《伤寒论》脉诊思路分析[J]. 中医杂志, 2012, (11): 909-911.
  毛宇湘. 仲景腹诊探微索隐[J]. 环球中医药, 2013, (12): 914-915.
  杨红, 费宇彤, 马晓峰. 张仲景临证脉诊特色浅析[J]. 中医杂志, 2011, (16): 1433-1434.
  沈开金. 《伤寒论》中“反”字用法与鉴别诊断[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 (01): 59.
  马居里, 严惠芳, 刘诤, et al. 张仲景舌诊临证辨证特色诠释[J]. 中医药学刊, 2004, (08): 1472-14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9285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