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流动儿童生活事件、心理弹性与孤独感的调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分析初中流动儿童的生活事件、心理弹性及孤独感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某校的120例初中流动儿童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的120例初中本地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儿童的生活事件、心理弹性、孤独感评分,并比较不同年级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评分。结果 观察组儿童的生活事件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的心理弹性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的孤独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二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初一流动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动所引起的社会结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流动儿童的孤独感,继而使其产生负面情绪,为此需格外注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尤其是低年级儿童。
  [关键词]初中;流动儿童;生活事件;心理弹性;孤独感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0)1(c)-019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situation of life events,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and loneliness of migrant childre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ethods A total of 120 junior middle school migrant children admitted to a school from January 2017 to Octo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another batch of 120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ldren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life event,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lonelines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The mental resilience scores of migrant children in different grad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cores and total score of lif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cores and total score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onelines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cores and total score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the migrant children in grade two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migrant children in grade one,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hanges in social structure caused by mobility can increase the loneliness of migrant children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then lead to negative emotion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mental health of migrant children, especially in the lower grades.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Migrant children; Life event;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Loneliness
  流動儿童主要是指6~15岁,随着父母离开户口登记地6个月以上的儿童,又被称为环境不利群体。相关临床调查显示,我国0~14岁的流动儿童高达3600万左右,为此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城乡文化的差异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流动儿童对新环境的适应难度,继而妨碍其身心健康发育,与此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抑郁、孤独及焦虑等负面情绪的风险,针对以上情况的发生需引起高度重视,通过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其心理弹性特质的形成和发展,对减轻儿童的孤独感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1]。本研究选取120例初中流动儿童与120例初中本地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初中流动儿童的生活事件、心理弹性及孤独感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某校的120例初中流动儿童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的120例初中本地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60例,女60例;年龄12~16岁,平均(13.25±0.78)岁;初一年级儿童70例,初二年级儿童50例。对照组中,男61例,女59例;年龄13~16岁,平均(13.27±0.81)岁;初一年级儿童75例,初二年级儿童45例。两组儿童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家长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儿童;②认知功能正常的儿童;③无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儿童。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的自闭症者;②不愿参加本次研究者;③调查资料缺失者。
  1.2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测定量表、心理弹性测定量表及孤独感测定量表对两组初中儿童进行评估。
  ①生活事件测定量表包括6个因子(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其他),每个因子分值为0~20分,以得分越高表示儿童受生活事件的影响越大。②心理弹性测定量表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5个维度,每个维度0~20分,总分值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儿童的心理弹性越好。③孤独感测定量表共20个项目(缺少伙伴;没人可信赖;寂寞;与周围人有许多共同点;与任何人不亲密;被冷落;与别人来往毫无意义;与别人隔开;有人愿意和你交谈;有人围着你,但不关心你;有人值得你信賴吗;常感到羞怯;有人真正了解你吗;当你愿意时能找到伙伴吗;与人亲近吗;没人了解你;想要与人来往,结交朋友吗;你的兴趣与其他不一样吗;与周围人关系融洽吗;属于朋友之间一员吗),按照四级评分法评估,具体如下。1~12题:从不计1分,很少计2分,有时计3分,一直计4分;13~20题:从不计4分,很少计3分,有时计2分,一直计1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儿童的生活事件、心理弹性、孤独感评分,并比较观察组不同年级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儿童生活事件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儿童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其他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儿童心理弹性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儿童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儿童孤独感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儿童的孤独感评分为(62.78±2.45)分,高于对照组的(43.01±1.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观察组不同年级流动儿童心理弹性评分的比较
  初二流动儿童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初一流动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相关临床调查显示,流动儿童的学习压力显著高于非流动儿童,主要由于流动儿童来到新城市后面临着学习方面的挑战,如果本身学习基础较差,新学校开设的项目丰富,可加重流动儿童的学业负担;儿童通常学习上承载着父母极大的寄托,但是很多儿童遇到学习方面的困难时得不到父母的辅导,继而导致学习压力较大[2-4]。相关研究显示,流动儿童通常来自乡村,其学习成绩比城市儿童差,与流动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具有密切联系,因为流动儿童的父母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通常选择较为粗暴的方式对待,易给该类儿童的内心带来不利影响,而城市儿童父母则以民生教育方式为主,有利于子女学习[5-7];此类流动儿童的父母收入普遍不高,无法拿出较多资金投入子女的学习中,如上补习班及请家教等,城市儿童通常具备较为良好的家庭条件,通过参加补习班等,起到促进学习进步的作用。除此之外,受社会参与、认同度不高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流动儿童与当地人群的融合度较低,从而严重影响流动儿童对生活事件的积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孤独感[8-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儿童的心理弹性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流动儿童所处的生存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且获取的家庭及社会支持较少,加上心智处于逐渐发育成熟阶段,一旦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及家庭的各种困难,则会使其产生挫败感,自尊心受损,继而进一步降低其社会适应度[11]。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初二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初一流动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心智逐渐成熟,可逐渐扩张人际交往,并能不断提高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及适应能力,可在面对逆境时以积极的心态进行自我调节,这也是符合青少年心理成长的自然规律[12-14]。
  青春期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在于初中阶段,儿童心理是否健康与今后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构建具有密切关联,流动所引起的社会结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流动儿童的孤独感,继而使其产生负面情绪,按照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宏观影响与微观影响,前者是指城乡之间所存在的文化差异促使流动儿童必须与本地儿童或成年人进行交往,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孤独感;而后者则是指流动儿童与家庭成员、师生之间的交往,虽然短期内存在不适感,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可逐渐适应当下环境,并能在学校与同学及老师建立良好关系,儿童可通过主观努力及符合自身的意愿与他人建立良好友谊。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儿童的孤独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罗河兰[15]的研究结果一致,即流动儿童的孤独感评分显著高于非流动儿童(P<0.05),提示环境改变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流动所引起的社会结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因此需格外注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尤其是低年级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光珍,王娟娟,梁宗保,等.初中生心理弹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33(1):11-20.
  [2]叶枝,柴晓运,郭海英,等.流动性、教育安置方式和心理弹性对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影响:一项追踪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33(5):595-604.
  [3]胡潇林,李晓燕,郭海英,等.流动儿童心理弹性潜在类别及内外化问题比较[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3):507-511.
  [4]張光珍,王娟娟,梁宗保,等.初中生生活事件和心理弹性的相互作用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3):531-535.
  [5]张菁宸,黎燕斌,张玉麟,等.对立违抗症状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学校适应和社会适应特点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6):1035-1039.
  [6]管晓琴,朱伟,王望峥.高职学生生活事件、心理弹性与危机脆弱性的关系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17,29(4):376-378.
  [7]赵政.心理弹性对医学专科学生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的中介作用及其教育启示[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6,36(2):241-244.
  [8]张文燕,王福忠,谢晓军.大学生心理弹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和网络依赖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4):517-518.
  [9]陈亚飞,周艳,莫天成,等.新入职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 32(4):246-250.
  [10]陈露露,廖位彬,冯琰,等.群体关系结构特征对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外群体认同的中介作用[J].校园心理,2016,14(1):59-61.
  [11]冯喜珍,张璐,邵红红.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6):573-575.
  [12]李剑,庄妍.新护士转型冲击与心理困扰及心理弹性关系模型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4):4917-4920.
  [13]李奕慧,刘小珍.中学生儿童期创伤与心理弹性的关系[J].湘南学院学报,2016,37(4):103-107.
  [14]李晓燕,张兴利,施建农.流动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14(1):114-119.
  [15]罗河兰.初中流动儿童生活事件、心理弹性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1-42.
  (收稿日期:2019-06-05  本文编辑:闫  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478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