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 128例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 以患儿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与心脏仪器检查结果为依据将合并心肌损害患儿作为研究组(68例), 未合并心肌损害患儿作为对照组(60例)。对两组患儿性别、年龄、高热、腹泻、呕吐、心电图异常、酸中毒等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 并对单因素中存在显著差异的影响因素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年龄、高热、腹泻、呕吐、心电图异常、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8、5.65、47.45、45.05、9.64、15.20、17.77, P<0.05);两组患儿性别、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合并心肌损害的保护因素, 电解质紊乱、心电图异常、酸中毒、呕吐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合并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1岁, 同时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心电图异常、呕吐等症状的患儿, 应及时通过相应的检查明确患儿有无合并心肌损害, 在病情确诊后尽快进行对症治疗。
【关键词】 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损害;影响因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4.021
轮状病毒是一种引发婴幼儿肠炎的常见病原体, 主要是侵犯小肠上皮细胞后促使细胞凋零、死亡, 导致婴幼儿伴腹泻与呕吐等症状[1]。现已有研究报道, 我国<2岁婴幼儿群体中, 每年约有1/4婴幼儿患上轮状病毒性肠炎, 并且该疾病不仅会对肠道造成感染, 而且極易引发其他系统与器官损害[2], 例如心肌损害则是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若患儿病情进展至一定程度可发生心源性休克或是猝死的现象, 因此近些年儿童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但目前深入探究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 本院选出128例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对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28例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部分患儿出现发热、呕吐与腹泻等临床症状。纳入标准:①患儿发病后大便呈淡黄色蛋花样状, 通过胶体金法对大便轮状病毒检测结果显示阳性;②患儿家属知情并同意加入此研究, 并且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通过。排除标准:①合并病毒性脑炎、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患儿;②合并中毒性心肌损害、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患儿。以患儿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与心脏仪器检查结果为依据将合并心肌损害患儿作为研究组(68例), 未合并心肌损害患儿作为对照组(60例)。研究组患儿年龄3个月~2岁, 平均年龄(1.14±0.63)岁。对照组患儿年龄3个月~2岁, 平均年龄(1.10±0.59)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方法 ①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入院后取新鲜大便应用胶体金法对大便轮状病毒抗原进行检测, 若S/N值≥2.1, 表明轮状病毒感染阳性, 反之为阴性。②心肌损害:患儿入院后均接受心电图与生化检查。通过心电图检查对患儿有无ST-T变化、室性早搏与阵发性房性早搏(房早)等进行检查。生化检查中主要包括血清肌酸磷酸激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 若生化检查中出现2项及以上结果异常, 即可诊断患儿病情。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性别、年龄、高热、腹泻、呕吐、心电图异常、酸中毒等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 并对单因素中存在显著差异的影响因素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单因素分析 两组患儿年龄、高热、腹泻、呕吐、心电图异常、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8、5.65、47.45、45.05、9.64、15.20、17.77, P<0.05);两组患儿性别、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合并心肌损害的保护因素, 电解质紊乱、心电图异常、酸中毒、呕吐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合并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3 讨论
近些年, 临床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机制已开始进行深入研究, 有学者指出, 病毒可作为轮状病毒侵犯患儿心肌细胞的主要因素[3], 同时也可能是因病毒分泌出的毒素导致心肌细胞被侵害, 或是患儿发病后伴有的酸中毒、高热与脱水等症状可对心肌细胞造成损害。此次研究中, 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年龄、高热、腹泻、呕吐、心电图异常、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8、5.65、47.45、45.05、9.64、15.20、17.77, P<0.05)。针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年龄≤6个月患儿在母体传递的抗体保护下, 对于轮状病毒有着一定的耐受性, 而大部分患儿发生轮状病毒肠炎时年龄范围在6~12个月, 这一年龄段的患儿免疫机制低下, 极易发生感染, 并且患儿年龄越小其发生心肌损害的几率越高, 可达到50%~70%。此次研究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呕吐、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与心电图异常为合并心肌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认为原因可能如下:患儿频繁呕吐后促使血液浓缩, 导致机体代谢紊乱、组织缺血与缺氧, 或是加重代谢紊乱程度, 从而增加氧自由基, 并增强脂质过氧化反应, 引发心肌损害[4]。在电解质紊乱后, 机体无法得到充足的血与氧, 导致氧自由基过度增生并增强脂质过氧反应, 最终损害患儿心肌, 促使心电图检查结果随之发生异常[5]。
综上所述, 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极易引发心肌损害, 临床上针对<1岁, 同时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心电图异常、呕吐等症状的患儿, 应及时通过相应的检查明确患儿有无合并心肌损害, 在病情确诊后尽快进行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
[1] 傅洪瑞. 磷酸肌酸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心肌酶谱水平的影响.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7, 34(8):741-744.
[2] 杨晓卫, 盛美玲, 陈嗣源.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IL-6、TNF-α表达的影响. 中国妇幼保健, 2017,
32(22):5642-5644.
[3] 张玉凤, 万涵, 符佳, 等. CK-MB、cTnI及BNP检测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 46(10):105-107.
[4] 商亚敏, 李英, 王文英, 等. 赛若金联合无乳糖饮食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肠黏膜损伤及心肌酶谱的影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27(18):4224-4227.
[5] 卫丽, 白涛敏, 高颖, 等.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60例肠道外损害分析. 陕西医学杂志, 2017, 46(9):1174-1175.
[收稿日期:2019-04-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663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