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现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孝平等

  张教平 辛 利 周 毅 谭建湘 唐 峰 王玉峰 王新胜 张 权
  摘 要:通过对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现状的分析,指出影响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发展的因素。研究认为:我目的职业足球与政府之间有着较密切的联系,俱乐部体制、经营管理现状很不完善,俱乐部收支处于亏损状态。同时提出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发展对策:应建全股份制体制;加强经营理念;改革足球管理体制;提高足球竞技水平。希望能为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意义的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职业足球;俱乐部;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4―0457―03
  我国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于1994年诞生了,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体制及其经营管理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自身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促进我国足球水平的提高,而且能为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加快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步伐和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1 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现状分析
  
  深入研究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体制及其经营管理必须建立在对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本课题组完成对我国29家职业足球俱乐部的调研工作,现就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现状进行分析。
  1.1 职业足球俱乐部产权结构状况 调查显示: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产权结构主要有: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所有、政府与企业所有、企业独立所有、政府和企业参股所有等几种形式。在29家职业足球俱乐部中,属政府所有的俱乐部有2家,属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组建的俱乐部有10家,属企业独立投资组建的俱乐部有8家,属政府与几家企业共同投资组建的股份制俱乐部有9家,其中政府在70%的俱乐部中全部或部分持有产权。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与政府之间有着较紧密的联系。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资本主要来自企业,国有企业资本所占的比重较大;其次是民营企业资本。调查还发现:我国职业俱乐部中,政府主要以球队、场地、参赛资格或其它等非现金资本完成资本投入,企业则主要以现金资本出资,双方鉴订合作合同或协议,双方派人共同经营管理职业足球俱乐部。
  1.2 职业足球俱乐部管理状况 在29家职业俱乐部中,大部分俱乐部都已注册成立俱乐部有限责任公司和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俱乐部的机构设置大多是按照公司制机构设立,设立了董事会,由董事会聘任总经理,由总经理负责俱乐部事务的管理。然而,在俱乐部的实际运作中,大多数俱乐部却不能按照独立法人主体进行管理经营,常常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的俱乐部,俱乐部董事会由体育行政部门和企业双方派出的人共同组成。体育行政部门是职能机关,企业拥有经济实力,双方很容易在管理、经营等问题上出现分歧,这样就会直接影响俱乐部的正常工作。由几家企业共同投资的俱乐部也同样存在以上这种现象。而由独家企业投资组建的俱乐部虽可避免俱乐部各股东间的矛盾,但由于缺乏约束,经常会出现急功近利和投资行为缺视等现象,给俱乐部的管理和发展带来影响。
  1.3 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经营及效益状况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经营收入来源主要有:球队冠名权、门票、球员转会、商业赛事、球迷产品开发、俱乐部无形资产开发等收入。调查显示:球队冠名收入是目前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几乎占到俱乐部收入的30%~50%,有的俱乐部球队冠名收入甚至占到俱乐部所有收入总和的70%,其次是场地广告收入,而俱乐部的其它收入所占比重较小,有些俱乐部的门票及电视转播收入几乎为零。近年来我国一些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经营形式有了新的突破,例如大连实德俱乐部专门设立了足球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足球产品专卖等多项足球产业的开发,经营收入有所增加。俱乐部支出费用主要包括: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工资、商务活动、训练竞赛、场地设施、青少年梯队建设、奖金预留费等支出,其中教练员和运动员薪酬费用支出所占比例较大。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一个“中超”俱乐部年投入都保持在3 000万元以上,而经营较好的俱乐部年各项总收入也不足2 500万元,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目前普遍处在“入不敷出”的境地,经营现状令人担忧。
  1.4 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人力资源状况 在调查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中,俱乐部经营管理人员在20人以上的有5家,在15―20人之间的有16家,10―15人之间有6家,10人以下有2家。教练员在10人以上的俱乐部有5家,在5-10人之间的有17家,在5人以下的有7家。所有的俱乐部都设立了二线队伍,78%的俱乐部设立了三线队伍,有些俱乐部还建立足球学校。大连实德俱乐二线队有20名球员;三线队有36名球员,四线队有27名球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后备人才队伍体系。俱乐部还从喀麦隆引进一批17岁左右的黑人小球员,以提高梯队建设水平,并为今后挑选外籍球员提供了可选择的空间。山东鲁能泰山俱乐部不但建立了完备的后备队伍,而且还在潍坊建立了鲁能泰山足球学校,俱乐部的二、三、四、五、六、七线后备梯队常年在学校学习、训练。
  俱乐部经营管理人员的学历结构是:本科以上占20%,大专占51%,高中或中专的占11%,高中以下的占18%。由此可见,经营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偏低,有很多是原先的教练员或运动员,退役后进人俱乐部的经营管理层。在专业结构上,熟悉企业经营管理而又懂体育或足球的经营管理型人才奇缺。俱乐部一线球员的学历在高中以下的占95%,因此,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较低。
  
  2 国外职业足球俱乐部运作的成功经验
  
  2.1 产权清晰,管理制度健全 英国、意大利等国多数职业足球俱乐部运作成功的一个经验就是运用“公司法人制”进行管理,其制度包括:股份集资制度、法人财产制度、有限责任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制度。公司法人制从产权制度上形成了产权与管理经营权的分离,并通过产权制度形成的激励、约束等机制有效提高了职业俱乐部的管理经营效率,降低了制度成本。
  国外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人事管理制度包括:组织管理结构(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的建立;选用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建立青少年优秀人才的培养制度;建立俱乐部内部工资制度;建立俱乐部内部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等。国外职业俱乐部一线队主教练的权限较大,如英超埃弗顿俱乐部,主教练兼任领队,同时又是各级青少年队的管理者,全面管理和监督各年龄组的训练和比赛情况以及对相关的医务和营养等事务的管理。
  国外职业足球俱乐部的财务管理实行资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原则,将俱乐部经营成本与收支、产品销售和利润分配进行综合管理。
  2.2 以“产品质量”为基础,争取经济效益最大化 训练和比

赛是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特殊产品,是俱乐部一切经营活动及其延伸经营活动的根基,其质量的优劣对经济效益将产生直接的影响。提高竞技水平,比赛成绩优异,就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晶牌效应等无形资产对俱乐部争取经济效益最大化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如英格兰的“曼联”和西班牙的“皇马”等俱乐部,无形资产的价值不断升级,使其在电视转播、门票收入、商业比赛及相关经营开发上获得了丰厚的商业利润。国外职业俱乐部还在对自身无形资产的认识和研究基础上充分挖掘相关的经营渠道,不断开发新的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他们十分注重和满足球迷们的感受和需求,激发他们对俱乐部的热情和忠诚,从而使他们乐于接受俱乐部的相关产品和服务。
  2.3 坚持联盟机制,注重整体经营 坚持职业联盟机制,确保全联盟各俱乐部的共同利益和经营业绩。国外高水平联赛几乎都设有专门机构,代表联赛所有俱乐部利益,使得俱乐部在经营权和经济利益上既相互制约又有统一稳定的收入,尤其体现在联赛冠名权和比赛电视转播权经营上,使得各俱乐部能够在相对良性的公平环境中竞争和发展。国外俱乐部的名称一般为中性,这就不会出现经常更换队名或俱乐部名称的现象。
  
  3 影响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发展的因素
  
  3.1 依附政府,难以独立运作 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应该是具有独立法人性质的组织,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不久,带商业化性质的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建立本身就是一种超前行为,它自身还难以具备独立运作的能力。同时政府在大部分俱乐部中全部或部分持有产权,政府领导经常过问并参与俱乐部的管理和经营,在政策上给予退税补贴等特殊优惠。政府还牵线搭桥,使得一些企业注入资金参与俱乐部运作。但足球俱乐部毕竟只是政府职能工作中很小的部分,而多数企业投资足球可能更看重扩大自己企业的知名度,他们对职业足球俱乐部自身的经营状况并不十分关注。俱乐部也由于长期有政府做依托,很少在经营上花力气。因此,一旦政府的支持减弱或企业撤出,俱乐部的资金来源就会遇到困难,甚至解体。职业化多年来,我国的大部分足球俱乐部在运作上仍依附于政府,没有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都是靠外部的投入来维持起其生存的。
  3.2 体制不健全,缺乏经营理念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中存在产权体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清的现象。在运作中缺少明确的权力执行主体、执行程序和职责定位,权、责、利关系模糊。俱乐部董事会、经理人员往往不能正常行使其权力,体育行政部门或企业包揽一切的现象时有发生;俱乐部董事长、总经理的权力过于集中,对其决策缺乏必要的制约;教练、间,俱乐部与教练、球员之间,俱乐部相互之间等等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纳入法制的轨道。处理俱乐部各种利益冲突与矛盾时,以政府行政手段代替法律手段的现象明显。另外,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也是影响俱乐部运作的重要方面。现在的俱乐部管理型人员多,而缺乏既懂足球又懂管理又善于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这就使得俱乐部在经营方面流于形式,由此也容易产生短期行为和资源浪费等现象。
  3.3 体制滞后,竞技水平不高 现行的足球管理体制已趋落后。各级足协既是社会团体又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职业足球的发展。足协一方面行使政府职能,制定各项政策和规定,另一方面又在实际操作足球商业化的经营,许多矛盾由此产生。另外,在球员转会制、联赛赛制、球员与俱乐部权利救济保障、俱乐部与足协收益分配等方面与国际足球环境还有一定的距离,使俱乐部在球员转会、场地广告、门票收益、商业比赛以及俱乐部有形无形资产经营的开发等重要问题上都不同程度受到限制。足球竞技水平多年停滞不前,球员普遍文化素质低,以及足球圈里出现的“假球”、“黑哨”,极个别人的赌球和吸毒都影响了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发展。
  
  4 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未来发展对策
  
  4.1 健全股份制,政府调节 随着改革的深入,足球市场的开放,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应该建立健全股份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工商企业法规和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章程运营。明确产权关系,建立起一套贯穿资产运行全过程中的规范配套的权、责、利、控关系,通过各层次权力运行关系的规范,做到资产运行各环节上权有人用,事有人管。切实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股份制足球俱乐部的一个优点就是体育行政部门方面和其他股东是紧密型合作,二者融为一体,结构稳定。球队在人股之后就成为股份制俱乐部的财产,未经股东大会讨论决定,无权抽回。各家股东的投入,只有经过董事会成员同意后才可以退股或转让等。有的俱乐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吸收外资人股,这样可以增加资金来源,也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政府的支持还是必要的,政府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公正裁判和调节者的职能,为职业俱乐部的正常运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政府的支持也必须适当,既不要过多地干预俱乐部的具体事务,其支持方式也不要以损害市场中的另一方为代价。
  4.2 加强管理,注重经营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管理应该是:建立权力分立、相互制衡的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对俱乐部实行规范的公司化管理。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质是一种相互制衡的制度,它表现为俱乐部权力机构(股东大会)、决策机构(董事会)、执行机构(总经理)三者之间的分立制衡关系。俱乐部的股东会是最高权力机关,通过立法赋予股东权力。要从立法和制度上将董事会或董事置于股东或股东大会的约束之下,要分开决策权和经营管理权。要真正发挥俱乐部监事会的作用,确保俱乐部监事会对董事、经理的监督权力。同时,要完善教练、球员和球迷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机制。
  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经营在本质上是追求投资的回报和资本的增值,增强自我生存能力,加快自我发展。经营业绩的优劣越来越取决于经营内容的多样和营销方式的创新,因此,随着足球市场的不断拓展,商务活动繁忙,俱乐部一方面可以将经营方式由“自营”逐步向“自营+委托代理”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要引进和培养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加大经营力度,走自我发展的道路。对欠债欠薪,不能正常运转的俱乐部,可以取消其注册资格。
  4.3 改革体制,与国际环境接轨 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可以考虑各项体育协会从政府机构中脱离开来。足球协会应从事业性实体管理型逐渐向纯社团协会实体管理型转变,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历史必然要求,是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单项运动协会管理体制的理想模式。另外,在球员自由转会、跨年度联赛制度、球员工会及俱乐部收益分配等方面进行改革和与国际环境接轨,为各俱乐部营造一个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扩大经营范围,获取最大利润的宽松氛围。
  4.4 提高竞技水平,依法治理 球员的竞技水平和比赛的成绩就是职业俱乐部的主要经营产品,职业俱乐部要以努力提高足球竞技水平为根本任务,只有产品质量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俱乐部要在教练的聘用、队员的引进和使用以及青少年后备力量的培养等方面做到认真负责,物有所值。同时,俱乐部还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从球队管理、工资等级和奖金分配等关系球员切身利益的方面做到有章可循,公平合理,充分发挥产权制度的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同时要加强对球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球员的综合素质,对于个别球员违规违法的行为要给予坚决、及时的处理,依法办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9377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