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病原菌耐药性研究及抗菌药物对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R2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9-0-01
近年随着大量广谱抗菌药物的不断开发利用,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传统抗菌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尤其多重耐药病原菌感染的增多及细菌?-内酰胺酶的产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难度,基于此,我们将2003年临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谱进行整理,以找出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对策,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我们从2003年临床送检的脓/分泌物、尿、痰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
1.2 菌株鉴定及耐药监测
采用英国先德SENSI-TTTRE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耐药性监测采用K-B法。药敏纸片由生物梅里埃提供。
1.3 质量控制
K-B法质量控制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临床标准进行[1],每周用标准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色假单胞菌ATCC27853检测抗菌药物敏感范围,所有纸片合格后方可使用。
2 结果
(1)常见病原菌
在临床送检标本中,所分离出的病原菌依标本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仍以大肠埃氏菌、铜绿色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金黄色葡萄球菌(SA)、肠球菌、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为主,与其他文献报告一致[2]。
(2)病原菌耐药性见表1。
3 讨论
(1)大肠埃希氏菌和克霉伯菌属耐药特点及选择对象
从表中可以看出大肠埃希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50%以上,克雷伯菌属耐药率要低一些,而含酶抑制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远于不合酶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这可能与细菌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有关,在我们的监测中有46.2%的大肠埃希菌和12.8%的克雷伯菌产超广谱-内酰胺酶,因此,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比克雷伯菌的耐药率高。根据NCCLS规定,对临床分离到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细菌,如确诊为产ESBLS菌群,不管体外药物结果如何,对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和氨曲南均应视为耐药。临床上对产ESBLS菌株的一般感染,可选择-内酰胺抑制剂西林/克拉维酸等,严重的产ESBLS菌株感染方可选用亚胺培南。
(2)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点及选药对策
从表中可以看出,除氨苄西林、氨苄舒巴坦及头孢唑林外,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40%。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目前推荐联合用药如头胞他啶+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这种方法不仅可使药物产生相加或协同作用,同时还可缓解头孢霉烯类药物的选择压力,减少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
(3)不动杆菌耐药特点及选药对策
近年由不动杆菌属细菌引起的感染率明显上升,已成为临床主要病原菌,除头孢唑林外,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含有?-内酰胺抑制剂的抗菌药物效果最好。另外,对于沁尿系统的不动杆菌感染服用呋喃妥因治疗是无效的。
(4)对于大肠埃希氏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沁尿系感染,可选用呋喃妥因,该抗菌药物对上述病原的耐药率均为零,是较经济实惠的治疗药物。
4 结论
临床常见病原菌对常用多种抗菌药物均呈现不同的耐药性,只有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分别对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表现优秀,这也是临床对抗难治病原菌的最后防线,从统计表中已经可以看出,病原菌对上述两种抗菌药物也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而滥用,人类将无药可救。因此,一定要根据实验结果,选择抗菌谱窄、敏感性高的药物,对于同样显示敏感的一类药物能用第一代就不用第二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耐药菌的产生,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National committee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Disd Susceptibility Tests[S].M100-S9,NC-CLS,1999,19:32,
[2]古东东,段蕴铀,张红鹰,等临床标本细菌分离及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3,13(1):67-70.
作者单位:烟台市计划生育指导中心624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74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