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指导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通过对音乐教育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当前音乐教育学生就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及现状。透过问题症结所在,提出针对就业高校教育应做出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音乐教育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8-0011-0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艺术类音乐教育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与之相关的就业问题似乎也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学生就业矛盾越来越突出,更多的大学生由于找不到工作而苦恼。同样,艺术类音乐教育大学生就业亦不容乐观。
一、音乐教育学生就业现状
据全国艺术类音乐教育学生就业资料显示,我国音乐教育大学生就业率不足20%,尤其因2006年应届艺术类毕业学生的人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43万人而显得更为突出了。北京大学艺术公共政策研究所公布的大学生求职和就业调查报告中,有关2006届本科毕业生的求职结果,调查显示,截止到5月底,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大学生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学生占15.02%。因此,可以看出音乐教育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比较突出的部分。以天津市仅有音乐教育专业的两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和天津音乐学院为调查对象,根据2004~2006的学生就业情况,分析当前音乐教育学生就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及现状。
1.调查概况
通过收集两所高校的音乐教育学生2004~2006年的就业去向,对音乐教育学生的就业实际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对其做出比较分析。为准确地把握艺术类学生的就业心理动向,深化培养体制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就业实践性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2.调查方法
通过学校人事部门收集的资料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内容包括就业环境、工作满意度、工资需求和自我创业学习几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天津师范大学音乐影视学院和天津音乐学院中进行,三年中共发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02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本调查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3.调查结果
音乐教育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率逐年下降,从两所高校的就业资料可以看出:音乐学院三年中音乐教育毕业生共222人,就业人数121人。其中以教育部门居多,打工考研各占一半,而自主创业较低。总体来看,2004年学生就业明显高于后两年,学生对就业环境也比后两届的调查中满意度更高。天津师范大学音乐影视学院三年中音乐教育毕业生共167人,就业人数131人。就业以打工和自主创业为主,小部分考研和在中小学校工作,甚至有小批支援西部教育。整体比较看来,师范艺术教育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高于音乐学院的学生,但在专业教育部门的工作中,某些水平比较欠缺。总体来看,虽然学生就业率较高,但都以打工和实习为主,工作稳定性不高,学生的满意度较低。据调查了解,多数人无法一次应聘成功:2.7%的人应聘次数在5次以内;2成的人应聘次数在6~0次,而且人们在求职的过程中花费很大:2/3以上的人不足500元;将近2成的人花费在500~99元之间。在求职成功后,据不完全统计:10.8%的人很满意;52%的人比较满意;不满意者仅占3.2%。另外,求职时间长也是一个因素:20%的人在1个月之内就找到了工作;24.8%的人在1~2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22.9%的人在2~3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人均费时3.13个月,有的甚至成为“校飘族”。
从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要进一步实现艺术类音乐教育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管理规范化,特别是如何把就业指导工作切实纳入学校教书育人的整体工作轨道,还有值得深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一般来看,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用人需求相对较多一些,学生也愿意去,而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虽然也有一部份用人需求量,但数量小,且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去,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少数现象。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特别是省外的重点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较高,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从专业看,专业培养的多样化越来越受到社会需求的认可,而单一式的教育模式就业比较困难。
二、音乐教育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课程设置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
调查中发现目前的高校教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高校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轨,以致音乐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在选择单位与职业过程中存在困难。从目前情况看,艺术高校专业结构设置落后于市场发展。音乐教育大学生存在就业困难,总的原因是高校毕业生总量逐年增加明显,就业市场需求却增长不快,导致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前景不容乐观,形势严峻。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看出音乐教育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就业市场的供求矛盾密不可分。毕业生人数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而需求的增长速度却较小,总量矛盾与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僧多粥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和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音乐教育大学毕业生由于专业的局限性无法适应,造成就业困难;而部分学生在家长和社会的压力下,对找工作的自我期望过高,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较多。调查中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目前的高校教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轨,以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在选择单位与职业过程中存在困难。
2.高校就业指导与学生求职需求处于不平衡状态
经调查有过半数的学生反映:“不太满意”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大部分学生非常希望学校在大学生就业成才方面着重给予指导和帮助。希望能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导。从国家政策和现实需求上出发,学生需要从就业观念向创业观念转变。在调查中,学生认为培养自主创业精神是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关键;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也占很大的份量。针对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信息发布、政策宣传、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调研建议,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覆盖大学教育全过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仍主要面对毕业班,但此时他们大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就业指导工作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具体来说,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该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导航,如学习方法指导、新思想新观念介绍、个人完善知识结构帮助等;健康成才导航,通过实施结对服务、心理指南、交流讨论,对大学生在就业求职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排忧解惑;法律导航,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治意识、引导诚信意识。
3.音乐教育毕业生自我就业意识与社会实际的差距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选择。初次就业和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成才和成长。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很重要的,这就要求大学生能把个人的能力、知识、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不能偏废一边,不能只照顾到前面,大学生个人价值、能力的实现应兼顾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从问卷调查中不难看出,当前不少音乐教育大学毕业生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很少考虑到自己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实际,所选职业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是否适合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为此,相当数量的毕业生择业集中选择“热门”行业和大城市的一些待遇条件优厚的行业,集中选择发达地区,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相对艰苦、位置相对偏远的地方就业。这样势必造成大城市、大单位和条件优厚的单位人才济济,甚至人才浪费。而恰恰是急需人才去开发、去管理的欠发达地区和经济状况欠佳的单位,前去应聘的毕业生门可罗雀,无法吸纳所急需的人才,加剧了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这对供需矛盾,扩大了学生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现实的落差。
三、针对音乐教育毕业生就业的指导意见
1.把握时机,果断决策。
很多毕业生还在左顾右盼、茫然无措的时候,有些学生已有选择的机会,但迟迟不签约,总希望奇迹在明天出现。岂不知,用人高峰稍纵即逝,在毕业生供给充足、社会需求呈现买方市场的态势下,好的用人单位不可能在一个需求周期内两次或多次到同一个学校去,更不可能苦苦等你迟来的回复。所以,建议目前有就业意向的同学尽快签约。当然,实在不理想的也不要强人所难。
2.全面布控,重点对待。
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是最重要的。一方面,要尽快与学校就业部门联系,取得主渠道的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人际资源关系,发动老乡、亲友、同学(校友)找信息。在有目标的情况下,要重点对待;在没有目标的条件下,可以有选择地全面布控,绝不错过一个机会。
3.职业无高低,关键在心态。
大众化教育必然导致大众化就业,高校毕业生已不再是 “象牙塔”里的“阳春白雪”,这种转变促使高校毕业生在享受大众化教育成果的同时也肩负着就业阵痛的压力。于是,不就业族、考研族、创业族、打工族、出国族纷纷出现,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因此,高校毕业生不仅要能承受“治国平天下”的重任,更要能够忍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痛苦,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理想的职业固然重要,但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暂时屈就也是权宜之计。
4.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多元化的今天,一个人不可能终生从事一种职业。因此,具有高附加值人力资本的音乐教育毕业生没有必要刻意追求一时的“完美”,完全可以先就业,然后在职业发展中选择从事的专业,进而在不断积累中成就自己的事业。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最好还是先落实单位,然后再根据情况伺机而动。当然,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必须处理好与已签单位的关系,并能够承受违约引发的责任。
四、解决音乐教育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策略
1.适当控制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及规模,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质量。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方式和内容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教育投入增长跟不上发展速度,从而使就业问题表现得更为复杂、激烈。为此,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适当控制招生规模,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
2.摆正心态,消除盲目性,转变音乐教育大学生就业观念。
据调查,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存在优秀学生签约率低及很多学生不能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策划等问题,这充分说明他们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环境。从2005年的情况来看,毕业生就业虽然不能做到绝大多数一次性就业,但假如把就业门路充分扩大了,比如从教育转向到非国有企业的单位工作、到基层工作等,大学生就业还是不成问题的。另外,考研的学生也一定要处理好考研与就业的关系。如果说“无业可就”反映的是就业制度、政策等大环境中的问题,那么“有业不就”反映的则是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问题。为此摆正心态,消除盲目性,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是我们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另一重要途径。
3.加强就业指导,使音乐教育学生对自我和社会需求有正确的认知。
高校就业指导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可以协调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关系,减少空缺岗位的时间,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就业指导工作要力求做到“二个指导三项服务”,二个指导是:思想指导、政策指导。三项服务是:一是要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二是遵循简便、效能的原则,为毕业生办理有关就业手续;三是要主动协调好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同时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系统讲授职业设计课的主要思想、基本原理及方法。
4.运用高科技网络拓宽就业渠道
有专家分析,一份简单的简历,特别是应届毕业生的求职简历,已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中的信息对称要求。更好的做法是,在网上建立起个人主页,把简历搬到网上,把自己的学习经历、文章作品、相册甚至影像资料等个性化信息放在主页上,深化简历的内容,以便让用人单位全面地了解求职者,使求职者与招聘单位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零距离沟通,提升求职应聘的质量和效率。
五、结 语
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我们要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路积极引导音乐教育毕业生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自觉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音乐教育学生就业,加强指导工作的管理规范化,特别是如何把就业指导工作切实纳入教书育人的整体工作轨道,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致力研究和探讨的一项课题。
参考文献
1 乐国安.当前中国人际关系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2 李全彩.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就业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2(1):155~158
3 李 玲、李爱梅、黄代杰、刘治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教育对策[J].中国教育和科研报,2002(4):35~40
4 刘卫民.化解艺术类院校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策略.成人教育,2006(1):71~72
5 谷秋颖.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误区分析及引导[J].中外教育研究,2010(4):127~1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265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