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迅猛发展的中国对个人成长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很多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都发出同样的感叹:为何中国发展得如此迅猛?对此,一位有识之士给出答案:中国人的学习能力太强。的确,想当初面对山河破碎的华夏大地,中国人凭借“师夷长技”的方法,翻身给了挑衅者一记响亮的耳光。多年来,见贤思齐的中国面对世界的科学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夯实自身实力,吃过的苦,国人有目共睹,中国能有如今的成就并非偶然。
  中国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是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勤劳智慧、辛苦付出换来的,当然也是被西方列强长期打压封锁逼出来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成功问世的背后,是无数像钱学森、潘际銮这样的科研工作者拿命在拼。
  对国家而言,学习力强则国强;同样,对个人而言,学习力强则人强。一个人通过学习,掌握真理,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人生方向,坚定目标追求;通过学习,掌握知识,取长补短,丰富人生经验,增加人生智慧;通过学习,明辨是非,区分好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知识就是力量,只有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心力才能够强大,也才能成为不可战胜的人。当一个人心力、能力强大之后,他就不再是一株随风摇摆的小草,一只随处飘落的孤雁,而会成为一棵扎根大地的参天大树,一座岿然不动的巍巍高山。他的人生,就会由单薄而变得厚重,由软弱而变得坚强,由失败而走向成功,由惨淡无聊而变得充实、幸福和快乐。
  对个人而言,该如何做才能大力提高学习力呢?可从以下3大方面努力:
  第一,养成不断读书和学习的好习惯。
  毛泽东,一个来自湘潭的孩子,之所以能有如此超绝的识见与志向,首先归功于年轻时孜孜不倦地学习与看书,而且养成了终身喜好读书和学习的好习惯。他看的是什么书呢?研究哲学的,比如《伦理学》;研究历史的,比如《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研究社会的,比如《盛世危言》;研究时事的,比如《新民丛报》……总结来看,这些书根本的东西是两样:“知识”与“规律”。知识是人类文明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而规律则教给人如何去发现经验、总结经驗、运用经验。在这些人类文明留下的宝贵财富面前,你读到的每一句话,都将是引导你改变人生格局和命运的力量。
  第二,努力做到行万里路、交万千友。
  虽然一个普通的家庭带给人眼界和思维上的提升很有限,但认识的人多了、经历的故事多了,想法乃至习性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民间流行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个人修什么?无字之书。善于修无字之书的人,道行自然就高人一筹。善读无字之书,就要从自己的实践、别人的经验中学习,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无字之书是有字之书的源泉,更是有字之书的验证,从别人的经验中检验得失,从自己的实践中完善自我,这样才能做到“举得起、放得下”。善读无字之书,是一种能力,也是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必须的。说它是一种能力,是因为这本书“无字”,它是靠生活的阅历来体会、积累、储存的,即所谓人情练达亦文章。所以,生活当中要做有心的人、有头脑的人、有不甘落后善于总结的人、有智谋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自如地驾驭生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交友要交好友。只是,不管是交际也好,经历也罢,都不要只是在同一个层级、同一个圈子里打转,原地高抬腿,看起来每一下都很用力,实际上却毫无进步。人生应该像爬楼梯,每一层的螺旋上升,都会面临新的环境,结识新的朋友,而这又会反过来帮助你继续上升。如果你想像鹰一样在空中翱翔,你就得学会鹰飞翔的方法;如果你结交有成就者,你就将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如果你结交思想家,你就将成为一个思想家;如果你结交给予者,你就将成为一个给予者;如果你结交爱发牢骚之人,你也将成为一个发牢骚者。
  与积极者在一起,我们就会敢于尝试,善于把握机会,与消极者在一起,除了谨慎有余外,还学会了犹豫。生活中,有这样的人,他们意志坚强、心境平和,与遇到的每一个人谈健康、快乐和成功;会看到每一位朋友的独特之处;注意每一件事情的闪光一面;想最好的,做最好的,期待最好的。对他人的成功像对待自己的成功那样充满热情。如果在生活中你与这样的人多接触,他们将助你成功。
  第三,特别注意不断总结和反思。
  一个人最怕的是,人生早已设限,却不自知。你以为你整天抱怨只是因为工作不顺,你以为情绪失控只是因为那天你心情不好,你以为爱情离你而去只是因为没钱,你以为买不起房只是因为房价太高,你以为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元只是因为运气好……所有的自以为是里,都包含着人生失败的种子。事实上,当我们对每一段人生进行总结反思,对每一个看起来自然而然却又难以理解的现象进行分解、剖析的时候,都能得出很多新的、有价值的东西来,特别是你和同道好友一起分析的时候。每一次的总结和反思,只要足够深刻、足够深入骨髓,乃至触及灵魂和价值观,都可以是一次浴火重生。
  人生的际遇和道路并非一成不变,但我们只有自觉、清醒地走出去了改变的第一步,才有可能迎来水到渠成的第二步。
  (编辑/张金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7121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