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时代公众注意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基于互联网时代对注意力资源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将注意力资源的开发与信息服务相结合是当下媒介融合中的潮流和趋势。注意力资源在经济中的推拉作用与潜在价值愈发明显,本文旨在对注意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进行分析,提高对注意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好地发挥其在公众舆论中带来的价值与作用。
   关键词:注意力资源;注意力经济;开发与管理;价值稀缺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5-0092-04
  当前,在信息非常丰富的世界里,唯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的注意力。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是一种既被人们充分利用又被人们忽略,既被商家利用又被商家滥用的资源。人的注意力是很有限的,根据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特点,人不可能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注意力。但是,科学和社会在不断进步,伴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以及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成倍的海量信息滚滚而来,令人们目不暇接。那么,我们就需要从信息爆炸中用有限的注意力来选择需要的信息,海量的信息肯定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信息量与有限的注意力是相互矛盾的,所以,人们在海量的信息中专注的时间会大大地缩短,这就显得注意力愈发宝贵。海量信息是由无数点点滴滴的信息碎片构成的,大量的、繁杂的信息碎片割裂了人们的宝贵时间和空间,这就无形中导致了人们注意力的碎片化,使得人们的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也就是专注力在降低,专注力的下降会使人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离不开持续的专注力研究。
   “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最早于1990年由心理学家桑盖特提出。美国科学家米切尔·戈德海伯1997年在《注意力购买者》的文章中论述了注意力资源与经济的关系,正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他的基本观点为: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还有一种重要价值的稀缺资源同时在网络间流动,这种稀缺的资源就是注意力,注意力经济是网络经济的本质。随着时代的发展,注意力经济的影响力逐渐扩大,网络媒体在注意力资源的争夺战中尤为激烈。
   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最大程度地把广大客户及受众的眼球,也就是注意力吸引过来,经过不断地努力再加上运用各种办法和手段培养和扩充现在的以及将来的消费大众,期望取得将来商业利益的最大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顺应时代的必要思考与抉择。
   一、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背景
   (一)信息过剩
   新材料、半导体技术、5G网络等技术得到了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不断地创新令我们目不暇接,技术革命和创新的最终目的就是实际应用,如果不应用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所以,新技术的应用与我们的工作、生活、社会紧密结合,也可以说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每天接受的信息量成千万倍的增加,而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那么,无限的信息量和人的有限的精力及时间就产生了矛盾。如何化解这个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信息过剩的时代用我们有限的注意力去梳理过滤信息,去除那些与我们无关紧要的、不太相关的信息,而留下重要的、有用的信息。在信息过剩的环境中,有限的注意力无可争辩就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
   (二)注意力经济
   信息可共享,而注意力不可共享,信息可复制,而注意力有其独特性。因此,注意力表现出不同于信息的稀缺性,具有价值而被视作一种可开发的资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诞生并逐渐走进人们视野的“注意力经济”是伴随注意力资源而诞生的,其研究者以美国学者Michael H. Goldhaber为代表。在Michael H. Goldhaber看来,物质社会中人们追求稀缺的资源,其背后的动机推动了经济发展。在信息时代,时间就是生命,就是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说,注意力也是一种财富,因为注意力可以创造财富,可以发展经济。所以注意力是人类进步、社会前进、经济发展的动力。
   这一经济理论揭示了信息与注意力的相对关系,即信息过剩与注意力稀缺成反比。人类的信息需求随科技、时代发展而不断增强,还未得到充分的满足。注意力经济的提出为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挖掘了新的机遇,将信息服务与注意力资源相结合,将会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
   二、注意力资源的提出与定义
   托马斯·达文波特在《注意力经济》一书中也对注意力资源做出了定义,他指出“注意力是对于某种特定信息的精神集中。当各种信息进入我们的意识范围,我们关注其中特定的一条,然后决定是否采取行动”[1]。
   汪丁丁在《“注意力”的经济学描述》中认为,“注意是主体的心智力量在特定客体上的集注,因此在英文中它与‘注意力’是同一个词”[2]。
   在柯林斯词典中,注意力,即“attention”的释义是“If you give someone or something, your attention ,you look at it, listen to it, or think about it carefully.”在人類社会中,关注是一种社会行为,通过关注可以引起互动等行为动作。
   注意力资源是众多资源的一种,是指人们关注事物、世界、行为、信息而形成的持久效应力的大小,它在经济学上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某种品牌、对某个企业的关注和期望。与已经被人们认识并利用的资源(传统意义上的资源)相比,这种资源具备一般资源的共性,又有一定特殊性[3]。
   作为对目前新闻传播业激烈竞争目标的形象说法,注意力资源也被称为“眼球资源”。传播回收的是受众的注意力,出售给广告商的也是受众的注意力,“注意力”是传媒真正能挣钱的终端产品。以报纸为例,其一切传播活动,都是制造、巩固、培育、扩大受众“注意力”的前工序,以回收“注意力”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掌握强势“注意力资源”的主体,能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得到双赢[3]。    三、注意力资源的特点
   信息时代的信息就像汪洋大海和宇宙空间,浩渺无边、海量无限,然而人的时间、生命是有限的,那么注意力无疑也是有限的,有限的注意力资源与海量的信息紧密结合,也就是把有限的注意力资源放在海量的信息之中,铁定会产生不可想象的无比巨大的商业价值。
   (一)潜在性
   注意力资源一般来说是无形的资源,最大的特点是潜在性。人们通常不会意识到,在个体的注意力达到足够大的数量级这一条件下,注意力便能成为一种可以开发和管理的资源。注意力资源开发前是隐形的,开发后则是消费者实实在在的购买力。注意力资源的本质属性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一般资源或者特殊资源是有根本区别的[4]。
   (二)抽象性
   注意力资源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资源是具体的物质,如石油、森林等,人们可以直接感知并且作用于这些物质,对资源加以利用。注意力资源是抽象的,并且为人本身所掌握的。人们对某事物表示关注,并不意味着近期内会对其进行消费。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消费者有货币支付能力时,并且满足事物能够维持自身形象的条件,那么消费者便能接受。这种资源一方面可以稳定现有的消费群体,另一方面促使企业等以公众为导向的主体进一步开发,巩固其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在恰当的时机,将这种资源转化为具体的、现实的效益。
   (三)稀缺性
   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的观点为:“信息量的消费对象相当明白,他消费的是受众的注意,然而信息的丰富却造成了注意力的贫乏。”作为资源,注意力是有限的、稀缺的。“物以稀为贵”,信息的过剩使得注意力资源相对稀缺,从而形成价值。公众可能会对热点事件形成普遍关注,但是对企业而言,公众的注意力是分配不均的。
   (四)传递性
   利用名人效应来宣传或推销产品,促使消费者进行消费是企业的惯用手法。公众人物与意见领袖的良好形象会对公众行为作出影响和引导,例如产品广告利用明星代言人来推销产品,人们对明星的关注是注意力资源,而明星背后的产品与其有直接联系,或多或少都会吸引到观众的注意力。在广告泛滥的今天,这种营销手段无疑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注意力资源可增值
   个人消耗注意力得到信息,部分信息形成记忆存储、经验或习惯,为偏好打下心理基础。当注意力资源再次被使用时,它会影响人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经济学观点中认为,这两类判断引导人做出就业、消费、存储三大决策。反复使用的注意力资源效率大于每一次使用的效率叠加总和。
   (六)注意力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注意力资源处于未开发的原始状态时没有价值,而开发后则具有高度的延展价值。利用得当就能得到高收益的回报。注意力资源可以通过传播进行衍生,从而发掘潜在群体,形成广泛的受众网络。
   四、公众注意力资源的开发
   稀缺的注意力资源因其特性而具备价值,但是在开发注意力资源中,必须借助一些手段来将其转化为和其他人类已知的可利用资源一样的环节。
   (一)开发价值
   注意力资源具有提高脑力劳动者生产率及其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双重功能。正是由于现在的企业与个人都会收到大量的数据、信息与知识。怎样选择、接受, 并在统一、灵活性与变化的世界之间保持平衡, 过滤无用的噪音或信息, 保留有用的关键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人的生理极限使得一时只能处理一事,如果听其自然就会产生智力活动干扰或增加噪音。所以,个人与企业接收的信息要通过内部沟通和群组过滤与消化来加以避免系统被干扰,同时要增强对于有用信息事物的瞬间抓捕能力[5]。
   (二)开发载体
   注意力资源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开发必须以其他手段为依托,然后才能发挥其应有价值。
   1.大众传播媒体
   媒体组织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交流着市场的信息、供需状况,引导大众关注与消费的热点。大众媒体的宣传对消费心理和消费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传统企业通过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社会助捐、慈善活动等引起媒体关注[4],有些主体选择在新媒体平台为自己进行营销宣传。比如微博上的一些突然“走红”的博主,对受众展现的淳朴优质内容的背后往往会有一个运营团队对其进行包装,为其设置一个良好的形象,从而快速吸纳粉丝,增强自身影响力和知名度,为产品营销做铺垫。
   2.广告宣传媒介
   媒体营销界对广告的定义已经达成共识:“广告是由明确的广告主将其创意、商品、劳务等等以付费方式所进行的非人员提示、推荐活动。”显然,广告宣传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把注意力资源通过媒介传递给受众。我们国家,对广告宣传重视不够,大众不愿意接受,现在思想观念转变了,认识到了广告宣传的重要性,市场信息的传递、群众消费需求的引领和指导都离不开广告宣传这个手段和途径。
   3.线上线下的交易博览会
   产品交易博览会是一个信息集中交互的平台,现在各级政府和商家都非常重视,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比如,国家层面的有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各省每年都有各种名目繁多的交易博览会,如陕西省举办多年的东西部贸易洽谈会及西部文化博览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交易博览会功不可没,其对商品经济的繁荣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产品交易正在向信息交易與传播转换,那么肯定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种注意力资源载体,众多的商家通过交易博览会这个平台展示和宣传自己的产品,来吸引广大群众的关注。
   五、公众注意力资源的管理
   (一)注意力资源与管理学理论
   “注意力的管理”是一种成就追求的管理。它关注的是显示未来方向和管理效绩, 寻求一个满意的未来的信息。因此, “注意力的管理”具有“要保证一个满意的未来, 需要从现在做起”的“向前看”的追求和期望价值。“注意力的管理”关心的是“满意”的未来, 不是“最佳”的未来。人是决策和成就的追求者。因此, 它不对未来作详尽无遗的预测, 而是选定一个可接受的目标状态, 并以此追求作为应尽的责任。其次, 需要从现在做起, 对未来的关心有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任务, 它们是不同的。注意当前的需要, 不忽视中期和长期的规划, 既要防止为解决眼前问题而陷入组织实务之中, 也要防止决策与实务脱节。“注意力的管理”不是忙于处理紧急问题的“反应式”的应急管理, 也不是详尽无遗的一揽子“预卜式”管理, 它是要决策机构、领导层对注意力反复做出相应安排的管理[6]。    (二)公众注意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对公众注意力资源的合理分配有利于创造更多潜在价值。我们要从容对待排山倒海而来的信息潮水,以淡定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缜密的选择来面对。管理的要义和关键就是调节、分配、控制好注意力资源。以雅虎、网易、搜狐等公司为例,这些公司依靠将注意力作为货币卖给在网上做广告的商家,从而形成对注意力资源的优化管理。
   六、公众注意力资源的利用以及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根据上面的阐述,注意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在当下的信息时代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要借助各种方式方法,主要依靠媒介工具如媒体广告等吸引公众,注意力资源是经济时代的生命线,注意力资源没有开发利用好,经济就不会大发展。大众的参与和互动能够吸引其注意力,从而发掘潜在消费者,增强购买力,推动经济向前发展。
   媒体或企业等以公众为导向,并且依赖注意力资源的主体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生产优质内容、优质产品,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发掘足够的注意力资源并使其增值。当互联网冲击传统媒体环境,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受众数量锐减,如何在数字信息爆炸式增长的现状中抓住问题的核心,赢得注意力争夺战役的胜利,是所有傳统媒体、新媒体都要面对的现实。以抖音、微博这两个媒体平台为例,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相关国家媒体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约谈后,这两个拥有广泛受众,掌握大量公众注意力资源的媒体平台均表示会端正态度,重视问题,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而努力。因此对于掌握有公众注意力资源的平台或主体,应当严格遵守传播伦理与法规,积极创新,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 (美)托马斯·达文波特,约翰·贝克著.谢波峰,等译.注意力经济[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29.
   [2] 汪丁丁.“注意力”的经济学描述[J].经济研究,2000(10):67-72.
   [3] 张先隆.注意力是一种珍贵的资源.网络http/blog sina.com
   [4] 金福,张淑华.企业注意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5.
   [5] 王惠娟.新媒体在注意力经济中的角色分析——以微博的影响力为例[J].声屏世界,2016(10):49-50.
   [6] 刘晓琴.试论网络环境下公众注意力资源的开发[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7(4):61-62.
  [责任编辑:武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8027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