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中职班级管理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普高的扩招、学生生源数量的减少,中职生的基础越来越差,班级管理越来越难,班主任的工作压力更大,管理更难,对于进入职校的学生中,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所有中职老师的一大挑战。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学生;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090-01
随着普通高中的扩招,中职学生的素质越来越低,每年入学的学生基础也越来越差。作为中职学校的一名普通老师,如果被安排做班主任的话,大家都会捏一把汗,因为学生实在是太难以管理了。而在这几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却觉得管理起来还是小有收获的。我的感受是:有效利用互联网让学生动起来,老师就不累,学生活动累了,老师就好管理了。具体体会如下:
一、分析学生的特点
经过对中职入学新生的分析,我发现他们主要有几种特点:
1.厌学情绪。
厌学已经成为中职学生的一个普遍现象,并且严重的影响到学校、班级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个性问题。
部分中职生的思想以自我为中心,往往以自己的喜怒作为判断标准,如:中职生在校内时常发生打架事件,而大多数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一句玩笑、一个眼神或是无意的碰撞引发的积怒。这个时期他们自尊心强,容易冲动,自控也较差,难免产生矛盾。
3.上网成瘾。
十几岁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肯定,没有自信,往往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由于他们的辨别能力差,有些甚至会走上犯罪道路。
4.早恋现象普遍。
许多孩子没有家庭温暖,而且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对性的好奇,于是出现了早恋现象。
二、原因分析
对于中职生出现的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家庭因素。
许多孩子来自特殊的家庭,有些来自单亲家庭,得不到父爱或母爱,有些甚至父母双方都不关心孩子的成长,对其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还有一些有家庭暴力的家庭,孩子得不到温暖和鼓励,心理充满失落和创伤,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和自卑的心理。
2.学校因素。
由于普高的扩招,学生数量减少,中职学校把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花在招生上,虽然学生招进来了,但忽视了校园环境的优化和技能设备的添置、更新以及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许多的中职生觉得在学校也学不到什么知识和技能,就是混张毕业文凭就可以了。学生没有学习动力,学校没有学习氛围。
3.社会因素。
由于社会对高学历、高职称的追求,使得中职学生心理失衡,就业形势的严峻,导致中职生心理自卑。
三、做法和对策
基于对中职生的特点和产生原因分析,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不断的摸索,主要采取了以下的一些做法:
1.开好主题班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为了能让同学们对学习有明确的目标,我精心设计每个主题班会,而不是采取上传下达的形式去传达班主任例会的内容。根据不同时期的学生教育目标来设计好主题班会,如爱国主义教育、消防安全教育、艾滋病防治教育等,内容的选取都是通过班级群布置让学生找素材,有时还通过话剧、小品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学期末进行评比,通过小组活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有了成功的体验,更能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丰富课余生活,让学生在玩中学。
学生们的课余生活,除了手机还是手机,如何让手机为学习发挥作用?根据学生的课程特点,在课余时间我利用学校有免费WIFI开放的这一点,让学生们利用网络来参与我的课后活动,如利用网络进行物流专业模拟经营管理、进行模拟网上购物等等,虽然班主任要花上很多时间来准备和管理,但是总比整天去盯着学生什么时候会打架的强!除了此外,课外学习任务要多样化,同时不能太难,不然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班主任需要经常更新内容,利用网络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比赛,如十字绣比赛、烹饪比赛、教室文化比赛和宿舍文化评比等等,让学生在玩中学,让学生有事可做,他们累起来,老师就不用那么累了。
3.组织实践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时候学生厌学不全是因为学生基础差,或是课程枯燥,更多的是因为学生感觉学的东西不实用,因为他们没有实践过,不知道学过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为了让学生们提高学习兴趣,我经常组织学生去企业或實践场所进行实践、实训。例如学前教育班的同学们不认真学习英语,不认真练习英语口语,我带他们到双语学校去实践,当他们面对一群口语流利的小孩子却哑口无言的时候,他们就会深深地感到英语口语的重要性了。当然为了不让这个成为一时的事情,我还设计了一个实践环节,那就是让同学们建立一个微信群,随时可以和幼儿园的孩子用英语交流!这样,同学们就一定要学以致用了,同时,我的英语课也变得更加积极和有新意了。
中职生是一群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关心和关注的特殊群体,他们接受新知和信息的能力强,只要学校和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好好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和优势,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一定能让他们少走弯路,树立自信心和产生积极因素,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15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