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共情润心?双格发展”教育理念的师德建设四维体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教师发展,师德为要。” 师德建设是一个“传统”的“新”课题,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历史新时期,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学前教育阶段是整个学校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对象之间年龄差距最大、心理距离相对较大的一个时期,更需要教师俯下身来,倾听幼儿的心声,了解幼儿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呵护幼儿的心灵。学前教育阶段也是个体毕生发展过程中,身体和心理发展变化最快的一个时期,幼儿身心尚未成熟,更需要成人的关爱与引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为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国儿童中心实验幼儿园一直非常重视师德建设。为探索学前教育阶段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在传统师德建设活动的基础上,我园以科研为先导,围绕“共情润心 双格发展”的教育理念,开展了师德建设的实践研究,探索形成以儿童权利观为师德之基础、法律为师德之底线、道德为师德之根本、能力为师德之保障的“四维”师德建设体系,以支持教师职业发展、支持儿童身心发展。
  一、以高尚师德践行“共情润心 双格发展”教育理念
  我园以“共情润心 双格发展”为办园理念,为儿童幸福美满的人生奠定基础。“共情”即感同身受,做出适宜的情感性应答;“润心”即用情感滋润人的心灵。“共情润心”即通过共情环境的营造、共情互动的行动来润泽人的心灵,从而实现儿童健康人格、健康体格的和谐发展。
  共情是道德发展的基础。在教育实践中,教师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运用“共情润心”的理念和方法,共家长之情、共教师之情、共儿童之情,在尊重平等的教育氛围中,以爱育爱,促进儿童积极、主动、富有个性而全面的发展。
  二、“四维”体系,创新师德建设
  儿童权利观、法律、道德、能力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一个有机整體,作用和体现在教师的职业素养之中。
  1.儿童权利观:师德之基础
  儿童是有权利的。1989年联合国起草和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共54项条款,规定了世界各地所有儿童应该享有的数十种权利,其中包括最基本的生存权、全面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全面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等。
  为了充分保护儿童权利,我园从三个层面加强了儿童权利视角下的师德建设工作。一是引导教师掌握儿童发展特点和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例如,我园通过“一笔画儿童,一笔画成人”等体验式培训活动,让了解儿童、尊重儿童、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二是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儿童权利。例如,教师通过儿童权利卡片分类等体验式培训活动,认识到儿童是有权利的,理解儿童权利是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的基础。三是引导教师以儿童为中心,采取恰当的教育行为,支持儿童发展,促进儿童权利的实现。例如,我园通过分析与儿童权利保护相关的典型案例,帮助教师认识到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是成人的责任,同时了解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师德培训主要采用专家引领与日常教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促进教师将儿童权利观、儿童权利保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法律:师德之底线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命令,教师既要追求高尚的职业道德,又要守住师德底线——遵纪守法、依法执教。依法执教既是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规范与要求,又是对教师教育行为的保护。社会上发生的虐童事件中,有的教师并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虐童行为、触犯了法律,也有的教师以“为了孩子好”“孩子过于调皮”等借口对儿童实施违法行为。法律的实施能够加强教师对师德的重视和认识,也能够净化教师队伍,同时还能够促使教师加强对儿童和自身教育教学的深入研究。
  (1)知法学法
  “知法学法”是教师守法用法的基础。为了保障教职员工的学习,我园购买了大量的法律法规书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定期组织教职员工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文件政策,结合日常教育教学事例及时学习研讨。
  (2)守法用法
  遵守法律,依法执教,既让教师守住师德底线,又让教师充分利用法律保护儿童。教师运用法律保障日常教育教学的顺利实施,维护教师权利。同时,我园组织教师积极指导家庭教育,向家长宣传《儿童权利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使其知晓幼儿园的相关规定,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3.道德:师德之根本
  育人先塑己,树人先立己。为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我园从思想建设、制度建设、活动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整体规划,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师德建设工作。
  (1)思想建设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我园将教师思想建设融入教育教学环节之中(如师德宣言、师德承诺书等),提高教师的政治站位,鼓励教师以坚定的职业理想信念、执着的精神坚守幼教一线。
  (2)制度建设
  我园建立了师德考核制度,制定了一套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师德师风学习制度、师德承诺制度、师德师风互帮互助制度、师德师风督促反馈制度等,并研制了师德师风考核的实施方案,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推进。
  (3)活动建设
  我园将师德建设与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密切结合,使师德建设活动常规化,并融入教学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例如,注重党风建设活动,运用党建工作“五法宝”推进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演讲,师德情景剧表演,展示优秀教师风采、树立良好师德榜样;进行团队建设活动(如拓展活动、心理健康培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读书分享会等),凝心聚力、愉悦身心、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与品行修养。   (4)文化建设
  我园坚持以研促教的强园之路,不断提升两支队伍的整体素养,充分利用、整合中国儿童中心的资源优势,不断提高办园水平,形成了共情、自由、平等、诚实、守信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教育理念墙、充满温情的“爱心抱抱”主题围栏、各班级内“情感小屋”“我的‘哇’时刻”展示、展示教师风采的“爱的港湾”等,都深刻蕴含着“共情润心 双格发展”的教育理念。
  4.能力:师德之保障
  “德以导能,能以表德”,教师的“德”与“能”是辩证统一的關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申继亮教授在《师德心语》一书中指出:“德”规定了“能”的方向,同时也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德”可以促进“能”的形成,教师的德行修养越高,就会越好地履行教师职责,教书育人的效果也越好。如果教师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文化素养、优良的教学组织能力,那么“德”就成为空谈。
  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为了让教师具备爱的能力,“以爱育爱”,我园以沙盘活动和教育戏剧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共情能力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家校沟通能力等。
  同时,为了支持与促进教师主动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创设多样化环境关爱儿童、支持儿童发展,我园每年进行“共润杯”教师教学活动大赛。在评价标准中,师德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教育环境”指标中的“班级氛围民主、和谐,师生之间、幼儿之间关系平等、友好,师生之间能够换位思考,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关爱、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和鼓励”,“综合评价”指标中的“教师能从幼儿学习和发展角度对自己的半日活动进行反思,积极看待和接纳他人建议”等内容。
  三、与爱同行,师德建设在路上
  1.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从生态系统论的角度来说,师德既受到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幼儿园内部环境的影响,还受到家庭、社区、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从全社会来说,还需要共同创设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充分重视幼儿教师的作用;行政部门需要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等配套制度、加大师生配比等;高校需要加大幼儿师资的培养力度等。
  2.师德建设是一个常态化的过程
  对于个体来说,道德修养是一个毕生追求与完善的过程。师德建设既是一项短期内需要严格落实的核心工作,又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既需要高尚师德文化氛围的积淀,又需要管理者为教师提供学习与完善的机会,不断提升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3.师德建设由制度管理走向行为自觉
  理想信念是师德之魂,要持续加强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同时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为教师提供积极发展的制度环境与心理环境,激发教师自我完善的内在动机,促进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例如,促进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六大美德(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自我约束、自我超越)、24项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
  “双格教育教于行,共情润心润无声”,中国儿童中心实验幼儿园将继续秉承“共情润心 双格发展”的教育理念,一如既往地以幼儿教师特有的睿智、仁爱、执着、敬业、奉献,践行“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艰巨使命,展现新时代幼儿教师的职业风采。
  (作者系中国儿童中心学前教育部部长兼实验幼儿园园长,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8235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