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实践导向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教学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导致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很差。理论课在前、实践课在后,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不感兴趣,也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幼儿园的所有课程无一例外地通过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来实现的。我院改革原来的课程模式,开展通过与幼儿园合作的教学实习,高职生能够独立自主地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具备到幼儿园教学教育实践能力,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对提高学生考上编制的比例、高质量就业、进一步专升本深造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实践;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的需求,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前所末有的重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但不少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往往理论教学有余,实践教学不够深化,导致学生考幼儿园编制中成功率不高,对浙江省几所高职院校的调研,得知不少高职学前教育考编通过率11%-15%。所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成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当务之急。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原来的课程构造模式及弊端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原来的课程设计导致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很差。理论课在前、实践课在后,学生学理论时,由于缺乏实践体验,往往感到理论知识很空洞、抽象,难以理解,因而不感兴趣。尽管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播放视频、图片等现代教学手段,但仍解决不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有些学生即使理论知识学得很好,可一旦进入实训课堂,就会发生难以驾驭幼儿园小朋友的课堂纪律,上课不到一半时间就草草结束教学内容。随堂实习也是导致走马观花,效果并不理想。当大三正式开始实习时,学生又没有了系统学习理论的机会。
现在高职学前教育的课程大多是三段式的课程模式,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从下到上呈金字塔的分布。课程设置前两年以理论教学为主,只是在第三年才集中几个月安排教学实习,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专业课与教学实习、相脱节的矛盾,违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理。这样的课程模式象个封闭的正三角形,学生学习课程的顺序也是从三角形的底层开始的,然后逐级递进,学生最后完成了实习便可毕业,但考上编制的比例很少。
教师总希望学生在进行实践之前先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经常告诫学生“书到用时方恨少”。但是,在没有实践基础的前提下,多数学生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教师的良好愿望在学生那里并没有得到实现。这就导致传统高职教育课程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直接导致了技工少技能、技术员少技术的后果。当前高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大多为2:1或1:1,实际上应调整为2:3或1:2,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按学科逻辑组织课程,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正三角形的课程排列顺序既增加了理论学习的难度,也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地位
幼儿园实施保育和教育,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
由于幼儿园的所有课程无一例外地通过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来实现的,而活动课的实践性很强,故必须注重高职学前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结合所学的心理学、教育学、幼儿园课程、幼儿园实践指导等课程感知和把握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着重领会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学特点和活动设计要求,将所学课程理论与幼儿园实践相结合,适当参与幼儿园教学和管理。
高职学前教育需要大量高技能的实践型人才,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思路来源于教师对课程目标的深入领悟与把握,来源于教师了解幼儿的认知能力、语言发展、学习动机、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及动作能力等,来源于教师与时俱进学习、开拓创新的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向实践生活学习,向孩子学习,尊重儿童、以人为本,与孩子共同成长,让每一个孩子得到独特的发展,为开启和提升儿童生命的智慧而努力。
三、实践导向的课程模式的特点及优势
如果在学习理论之前,先给学生一定的实践机会,跟着幼儿园教师随堂一起体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学生会感觉到仅仅帮老师做做教具与玩具、管理课堂纪律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进一步去弄清理论,学习幼教专业知识,掌握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于是自己会比较主动去查资料,阅读专业书籍,然后再回到幼儿园的课堂去做得更好。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学理论,他们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给成人高校上课时,我们会发现,在职的幼儿园教师与全日制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着眼点是不同的,在职老师是“他要学”,工作中发现自己理论修养欠缺,急需用现代幼教理论来充实,因为发现知识与教学工作密切相关,也很能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大彻大悟的感觉。而全日制学生对我们老师所教的根本不感兴趣,是老师与家长硬“要他学”。
解决理论与实践分离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把工作分析作为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手段,首先明确某个工作岗位需要完成哪些任务,然后以这些任务为基础,分析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哪些知识技能态度。高水平实践能力的课程目标和以应用技术为重的课程内容,决定了高职课程的组织方式必须在实践上下功夫。强调高职教育课程以实践为导向,并不意味着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主张以实践为导向来决定理论知识的内容及其组织方式,突出了职业岗位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以使高职课程教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针对性。
贯徹实践导向的教学理念,即要将实践教学工作贯穿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全部学习过程,同时将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整个流程融入专业课程中,使其呈现出教学内容全过程实践化,将幼儿园的案例全程引进课堂教学中,教学实践场地多样化、教学实践的指导教师多角化的特点,最终全力实现“教学实践时间”与“教学实践内涵”的“双全程化”。 教师不再是只承担教学工作的人,也不只是看管儿童的保姆,而是与儿童一起建构教育过程、平等对话、与儿童共同负责。在这种新型师幼关系中,教师更能找到工作乐趣,因为她视自己为儿童学习的榜样。教师并非万能,当她有所不知时,她会这样对孩子说“哦!我也不知道,不过让我们一起来想办法了解它。”换句话说,教师总是在向儿童传达这样一种信念:我们可以共同努力去获取新的知识,可以协同解决面临的难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因为教师和儿童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权力关系,没有惩罚或其他消极方式。教师与孩子平等对话,并且通过这种对话发展出新型师幼关系。
四、提升高职生到幼儿园进行教学教育实践能力
按照我学院新的2017年人才培养方案,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主要体现《幼儿园课程》《幼儿园实践指导》及五大领域的课程上,而这些课安排的时间分别大一与大二的各学期中,下幼儿园每周一日的见习活动主要是从大一第一学期开始。
在时间上做到“全程贯穿”,充分保证见习与实习的时间,采取集中组织见习、穿插回乡见习、集体组织实习、回乡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大一与大二期间分别穿插回乡短期见习一周与二周,大三第一学期由学校组织教师带队集中实习六周,大三第二学期回乡分散实习一学期,同时完成毕业设计,每年的寒暑假回乡见习。学校会指派老师不定时无预告地去学生见习的地方巡回检查,以督促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这样可杜绝学生以靠关系打一张实习证明的方式来应付递交实习成绩。
從新生入学开始,一年级到二年级四个学期,第一学期就让学生先接触幼儿园实际二周,后学理论课程,由“知其然”达到“知其所以然”,是“学而时习之”的大翻身,使实践教学始终跟其它所学课程贯穿着,接下来一周一日的每位学生到合作的幼儿园见习,二年的见习要求小班、中班、大班全部轮转,幼儿园课程、幼儿园实践指导、五大领域的课程每门课在学期结束的前二周,要求以宿舍为单位的每6位同学为小组合作设计出一个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自由选题,先将教案发给教师,教师指正认可再上传视频,进行试教,推选一个代表当教师试教,其他成员扮演幼儿,要求有图片、声音、教具与玩具穿插在其中,大家分工合作,群策群力,至少要准备1-2个月的时间搜集资料、发现线索、选择什么样的活动、观察幼儿的表现、认真听指导教师的课,还要学着与幼儿沟通,幼儿园课程、幼儿园实践指导、五大领域的课程每门课的内容是不同的,基本占学期成绩的40—50%,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团体评价,然后再以小组成员为单位进行单独评价,并将学生的校内评价与实践实习单位的评价内容有效结合。每个小组有对应的幼儿园实践指导老师与学校的理论指导老师,引导准教师们以幼儿为主体,在实习的幼儿园营造关爱、健康、安全的幼儿学习环境,支持幼儿适龄适性及均衡发展成长,以幼儿本身的行为表现、兴趣、特点这出发点。在学生每周下园后,还应以见习作业等形式记录信息,教师及时指导、帮助和小结,作为专业课程成绩总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提高学生见习的实效性。
在空间上做到“全方位拓展”,与家长合作督促学生着实进行回乡见习,适应不同的实践环境,丰富学生实践经验。改变只是到固定的几个实践基地进行集中见习与实习的做法,增加教育实践基地,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同学在说课试教前为了得到好评,小组会进行多次的试教训练,还邀请对手的其他组成员与相关任课教师来挑刺指正,利用学校幼儿园活动室、游戏和玩具教学教室、育婴实训室、微格教室、蒙台梭利教学法教室等进行试教;同时穿插将幼儿园各领域教学工作实习、模拟实习(试讲等)、幼儿班级管理实习等多项实习重点结合起来,使各种实习内容相互补充,提高学生的教育能力。
我院改革原来的课程模式,开展通过与幼儿园合作的教学实习,高职生能够独立自主地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不仅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不仅增强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激发学生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的情感,培养认真负责、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工作作风,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而且让学生在实践中开阔眼界,丰富并活跃学生的专业思想,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最终在毕业前具备到幼儿园教学教育实践能力,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对提高学生考上编制的比例、高质量就业、进一步专升本深造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4.6.
[2]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3]谢坤,王乐.基于实践取向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改革研究——以豫章师范学院学前系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8(1):101-102.
[4]刘建霞,刘慧萍.“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改思考[J].职教通讯,2017(12):14.
基金项目:2018年绍兴市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产教融洽:构建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实践训练模式》(编号SXSDC201811)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浙江 上虞 3123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293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