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实践、理论分析导向的研讨课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研究基于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实践,提出了合作、实践、理论分析导向的研讨课教学模式(CPT研讨课教学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功能目标、研讨主题确定的基本原则、实施步骤和评价机制等进行介绍,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研讨课教学模式;功能目标;研讨主题;实施;评价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9)1/2-0036-05
当前,对研讨课的定位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教学方法,〔1〕由一整套教学方式组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2〕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已有经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的,每一种教学方法均由若干教学方式组成。另一种为教学模式,是教师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或在一定教学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设计的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包括理论基础、功能目标、实现条件和活动程序等要素。〔3〕本研究基于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实践,提出了合作(Collaboration)、实践(Practice)、理论分析导向(Theoretics-based)的研讨课教学模式(以下简称CPT研讨课教学模式)。它是将学生的合作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作为课程培养的主要目标,将幼儿园游戏实践中的经典案例引入课堂,带学习小组进入幼儿园观察实践,让学生对经典案例进行分析,对游戏实践进行观察、记录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一种教学模式。在CPT研讨课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理论引导者、材料提供者、环境创设者和学习效果评价者,对学生的指导由直接引导转变为间接影响。学生则是主动学习者、合作學习者、实践学习者和创新学习者,对知识的学习由直接接受转变为间接创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合作、民主、平等的关系。CPT研讨课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献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助于帮助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有助于课程建设中新知识的建构。本文基于《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实践,对CPT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功能目标、研讨主题确定的基本原则、实施步骤和评价机制等进行介绍,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功能目标
功能目标是人们对教学活动能在学生身上产生什么效果,产生多大效用所进行的预先估计,是对教学活动定性的价值目标和定量的程度目标的综合表达。功能目标由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部分构成。一般目标贯穿于CPT研讨课教学模式实施的各个环节,抽象于具体目标,又渗透进具体目标中,借助具体目标的达成得以实现。如果说一般目标是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成效的抽象表达,注重学生合作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那么具体目标就是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具体阐释,渗透在学生对《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的系统学习与实践运用中。具体目标与学习内容相辅相成。第一,学生可以通过文献分析、小组研讨等方式获得系统的游戏理论知识,提高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第二,学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实践探究等方式掌握游戏活动的实施要素,理解游戏区域设置的内在联系。第三,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观摩、问题研讨等方式把握游戏活动的组织环节和具体要求。第四,学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实践训练等方式掌握游戏活动的观察方法和指导策略。第五,学生可以通过文献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了解游戏活动的评价方式。研讨和探究的过程正是实现帮助学生掌握游戏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施方法等具体目标的过程。
二、研讨主题确定的基本原则
CPT研讨课教学模式在确定研讨主题时,既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状况,也要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遵循系统性、适宜性和多样性等原则。
系统性原则即研讨主题应紧扣教学内容,研讨主题间要形成系统的逻辑体系。教师一方面要从宏观层面把握教学内容的结构,厘清教学内容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另一方面要从微观层面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学生掌握这些教学内容需要的前期经验以及解决教学难点和疑点可能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支撑。例如,在《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实践中,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实施要素分析、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儿童游戏行为的观察与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评价等研讨主题构成了该课程的基本体系。学生完成这些主题的研讨和探究不仅需要具备游戏的相关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
适宜性原则即研讨主题的难易程度应适宜,过难或过易的问题都不利于研讨的深入开展。研讨主题的难易程度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理论掌握的广度和深度、教育研究方法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对幼儿园教育实践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等来确定。过难的问题容易使学生产生挫败感,过易的问题又难以激发学生思考和动手的欲望,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多样性原则即研讨主题应抓住难点和疑点问题,激发学生开展多角度、多维度探索的兴趣与热情。难点问题是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层面遇到的较有难度的问题,可以采用设计斜坡和搭建脚手架的方法解决。设计斜坡的方法是指将问题的难度进行分解,设计不同的难点坡度,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搭建脚手架的方法是指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推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疑点问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疑惑的问题。针对疑点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更有深度地思考和解决疑点问题。例如,针对主题为“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评价”的研讨,评价原则、评价主体、评价结果的解读与分析等不是难点,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才是难点,可先采用设计斜坡的方法逐层克服,将评价指标体系问题分解为指标的来源和权重的确定方法两个方面,再采用搭建脚手架的方法加以解决。 三、实施步骤
在《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实践中,CPT研讨课教学模式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授课,主要内容为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理论的学习,采用教师阐释、学生阅读文献和小组研讨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游戏理论观点,提高文献分析能力。第二部分为研讨课模块学习,每个研讨主题为一个模块,共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均包括理论/方法、问题分析、验证假设和形成结论四个显性环节,以及小组课下讨论—形成设计方案和小组课下讨论—形成行动方案两个隐性环节。第三部分为总结与答疑,主要内容为回顾课程学习的系统知识、综合测评学生的学习成效以及回应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等。
研讨课模块学习中的理论/方法环节主要以教师阐述为主。教师针对研讨主题中的问题与学生展开纵向合作式学习,即在理论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形成纵向合作团队。具体而言,教师先对理论进行阐释,学生对此进行思考,实现单向的知识传递;然后,教师或学生呈现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实际案例,选择某一学生或学习小组运用所学习的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形成解决方案,其他学生或学习小组对该解决方案进行评析,开展双向合作学习;最后,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在理论学习与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后,对学生个体或学习小组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评析,促使学生深入掌握理论知识,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当让学生了解理论中涵盖的核心问题,激发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兴趣,帮助每个学习小组明确探讨的问题,并且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查阅和分析等工作,了解不同的研究者对该问题的研究程度、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形成解决方案。另外,教师也可以布置课外作业,组织学生开展为期一周的小组课下讨论,形成问题解决方案。
研讨课模块学习中的问题分析环节主要以小组汇报和组间研讨为主,以确保各学习小组设计的问题解决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该环节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教师对各学习小组的汇报内容和研讨形式等提出基本要求。汇报内容主要包括研究问题、研究假设、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等。研讨形式主要为组内研讨、组间研讨和师生讨论等。每组的汇报时间为10分钟,他人提问和小组回应时间各5分钟,教师点评时间为5分钟。第二步是各学习小组汇报各组设计的问题解决方案。汇报时小组成员应分工明确,如一人主匯报,一人辅助汇报(补充汇报内容),一人播放PPT,两人回应问题等。汇报者应当表达清楚,逻辑清晰,重点分明。教师及其他小组要认真聆听汇报内容并进行分析。第三步是在一个小组汇报结束后,其他小组在经过2分钟的讨论后向汇报小组提问,汇报小组要一一进行回应。
研讨课模块学习中的验证假设环节主要以理论验证和实践验证为主。验证假设环节即各学习小组运用理论验证或实践验证求证研讨过程中提出的研究假设。理论验证一般是针对抽象程度较高的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对学生查阅文献、分析文献、建构文献间的关系的能力要求较高。理论验证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明确研讨问题包含的核心概念以及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即深入理解和明确研究假设。第二步是根据核心概念查阅相关文献,采用类属分析的方式理解和建构文献间的关系。第三步是基于建构的文献关系分析、证明研究假设的合理性。理论验证不仅需要小组成员具有扎实的文献分析能力、理论建构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也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习小组的研究进展,随时给予其研究思路、方法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实践验证既需要教师提供理论层面的分析和指导,也需要学生对实践层面的问题进行深度把握和研究。实践验证主要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制订合理的验证方案,包括研究假设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研究方法,确定研究工具、研究场域、研究对象和研究流程,明确回收资料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等。第二步是进入研究场域实施验证,应尽可能采用非参与式研究方案,在保证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自然状态下,运用研究工具收集研究资料。第三步是对回收的研究资料进行初步甄别,判断资料的可靠性和饱和度,运用适宜的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第四步是运用统计软件的分析结果来验证研究假设的合理性。在实践验证中,学生以问题为主线,将理论分析、方法运用和实践探究有机串联起来,将个人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师生互动等学习方式联动起来,培养学生沟通合作和综合实践的能力。在验证假设环节之后,学生可以通过理论验证或实践验证收集到的大量文献资料或实证资料,运用相关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撰写相关研讨主题的课程论文,也可以利用为期一周的小组课下讨论时间形成研究报告。
研讨课模块学习中的形成结论环节主要以教师点评为主。为了解各学习小组研究假设验证的基本情况,教师安排各学习小组就研究过程和结论进行小组汇报和组间研讨。教师根据小组汇报中存在的问题、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以及汇报小组在研讨中的困惑进行评析和解答。在评析和解答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判断学生可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并提供多样化的脚手架,引导学生形成问题解决方案。
四、评价机制
1.评价理念
学习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运用一定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进行整体、全面的评估与反馈。CPT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学习评价主要借鉴形成性评价理念,注重即时、动态、多元的评价反馈。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又称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即时、动态、反复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实施的评价。它注重及时反馈,用以强化和改进学生的学习效果。〔4〕反馈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特征,也是形成性评价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CPT研讨课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激发型反馈方式对小组学习成效进行评价。激发型反馈既对各学习小组的学习成效进行积极评价,也指出各学习小组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以帮助各学习小组明确目标,不断进步。该方式对评价者的评价理念、态度和专业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评价方法
CPT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学习评价主要采用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和成长记录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两种评价方法。表现性评价通常要求学生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问题解决、交流合作、批判性思考等多种能力的发展状况。〔5〕成长记录袋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收集学生的相关学习作品,了解学生在学习与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并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激励学生进步,是一种质性评价方式。〔6〕将上述两种评价方法结合使用,既体现了对学生个体或学习小组纵向发展的关注,也体现了对学生个体或学习小组横向发展的系统性关注。在CPT研讨课教学模式中,四个研讨主题模块是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关系,各学习小组在设计和完成主题模块的研讨过程中,能够获得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协同发展。同时,每个研讨主题均由设计、实施、提升和汇报四个环节构成,能够收集到学生每次研讨后的初始设计方案、反馈修改后的设计方案、运用研究工具收集到的一手数据资料、运用文献法收集到的二手资料、数据分析后撰写的初始调查报告、反馈修改后的调查报告等资料,有利于对学习小组及其成员的学习成效进行有效评价。 五、CPT研讨课教学模式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CPT研讨课教学模式是一种承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多种角色身份的,激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角色理念和角色行为转变的,体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合作、民主、平等关系的教学模式。为确保CPT研讨课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开展,在应用中需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与贡献者,都应该为课堂文化和学习实践做出努力。
第二, 研讨课教学中充满了各种挑战,教师要注意掌控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成效,鼓励每个学生以求知、探索的心态面对挑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 在CPT研讨课教学模式中要遵循做中学的原则。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也会对这些感受和体验进行加工,并建立起联系,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在CPT研讨课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通过讨论选题、查找文献、形成方案、实地调研、验证假设等方式,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四,CPT研讨课教学模式提倡即时的和持续的评价反馈。即时的评价反馈是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环节给予其及时的评价反馈,既要让学生明确问题解决的程度,也要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可能的优化路径。持续的评价反馈强调学生在解决每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能获得即时的评价反馈,帮助学生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进步、不足以及目标达成的情况等。
CPT研讨课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课程体系的丰富完善均有重要作用。当然,要充分发挥该模式的价值,不仅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努力,也需要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提供支持,如认同和支持师生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理念和行为,提供多媒体学习资源和平台供师生使用,提供师生实践探究的研究场域或实践基地等。总之,CPT研讨课教学模式不仅是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是学校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变革。
参考文献:
〔1〕周剑雄,苏辉,石志广.讨论课教学方法在大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4):55-57.
〔2〕李如密.教学方法的概念、特点、分类及优化〔J〕.教育改革,1998,(2):12-16.
〔3〕李如密.关于教学模式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1996,(4):25-29.
〔4〕赵德成.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是什么及如何推进〔J〕.教育科学研究,2013,(3):47.
〔5〕赵德成.表现性评价:历史、实践及未来〔J〕.课程·教材·教法,2013,(2):97-103.
〔6〕趙德成.成长记录袋的创建与使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4):38-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87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