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美术教学实践活动的个性化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美术教学实践活动提倡个性化设计,因此教师可通过“整合实践资源,营造美术活动氛围”等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多认知和训练的机会,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美术学习中获得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学;实践活动;个性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8-0043-01
  美术是一门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学科。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境,并以活动为媒介,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认知体系,培养学生的艺术综合素养。
  一、整合实践资源,营造美术活动氛围
  由于家庭环境和认知发展水平的不同,学生间客观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做好学情分析,精心设计活动流程,营造自由、轻松的活动氛围,提升教学活动的适配性与针对性。同时,教师要具备实践资源的整合意识,围绕学生这一学习主体进行活动设计,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例如,教学苏少版三年级上册《剪纸》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我国剪纸的发展历史、艺术风格、审美心理以及在民俗活动中的广泛运用”。为了让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在课前用剪纸美化教室,课始用多媒体投放一组精美的剪纸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依次向学生介绍团花剪纸、皮革印画剪纸、单色装饰剪纸等剪纸类型,学生一致选择学习单色装饰剪纸中的窗花。于是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具体的操作流程,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剪纸活动中,一个个化身为小小民间艺术家……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专业点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里,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求与学生的兴趣整合实践资源,为学生创设了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以较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实践资源的整合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优化实践程序,强化美术学习体验
  美术是一种富有情感性的视觉艺术,教师应通过美术教学,带领学生走进丰富的、广阔的美术世界,教会学生用心体悟美术世界的无穷魅力,多角度、多层次深化学生的美术学习体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无论是绘画创作、作品欣赏,还是手工制作,教师都要优化实践程序,为美术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例如,教学《水墨画动物》一课,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名作、尝试用墨等途径,感受传统水墨画的魅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课始,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齐白石的《虾》和徐悲鸿的《马》,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动物水墨画的精髓:用墨浓淡有致,墨色鲜艳活泼,画面感十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教师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进行水墨画创作,并且鼓励学生画出个性来。于是不少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添上了花花草草、山川河流等,使整幅图更具生活情趣。学生虽有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但仍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引导,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为美术学习提供重要支持,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个性。这里,教师让学生自己确立创作的主题,使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目的有了最真切的认识。通过创作、讨论、分析,整个美术活动有序进行,不仅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与观察力。
  三、创新实践训练,发展美术学科素养
  在开展美术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有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践训练任务展开多重研究,寻找到感悟美术魅力的突破口。如展现生活化的美术元素、表现出自己心中五彩斑斓的美术世界等,这些都是引领学生进入艺术殿堂的途径,能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创作灵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科学素养,让美术根植于学生心中。
  例如,教学《动物面具》一课,在讲解文本知识后,教师说:“月底,我们班将组织一次别开生面的化妆舞会,现在我们就开始为舞会做准备吧。请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为自己制作一张动物面具。”同时,教师给出提示:“可以根据生活经验进行艺术加工,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自己。”学生在领到任务之后,纷纷开始行动起来。在成果展示环节,有的学生制作了小巧可爱的燕子面具,有的学生制作了憨态可掬的熊猫面具,有的学生则制作了美丽多姿的孔雀面具……教师巧妙地将化妆舞会与美术实践训练相结合,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这里,教师让学生学做动物面具参加化妆舞会,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具有趣味性与挑战性,学生的制作兴趣很高,这为实践训练的高效达成提供了情感依据。同时,教师以此作为训练的发动点,鼓励学生在化妆舞会中秀出自我,其调度效果直接有效。
  总之,美术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拓展想象与感悟的空间,使美的內涵更加丰富。因此,教师要对美术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个性化设计,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亲切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获得个性化的发展。
  (特约编辑 木 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931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