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是“讲好中国故事”和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与途径,本文以航拍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为例,研究了其在影像建构过程中的创新突破与艺术修辞手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片所建构的国家形象中蕴含的中华意蕴与民族记忆。
【关键词】纪录片;《航拍中国》;影像表达;国家形象
中國纪实影像自诞生伊始,就有意无意地承担起了塑造国家形象和中国记忆的职责,近年来,随着记忆与回忆意识建构的觉醒,众多以记忆为主要线索的纪录片应运而生,《舌尖上的中国》探讨的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饮食文化;《山河的记忆》讲述的是中华民族的自然魅力。而《航拍中国》则是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讲述祖国的记忆。
2017年,用央视制作出品的大型航拍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在记录频道播出,这是一部全部用航拍影像构成,涉及海南、黑龙江、陕西、江西和新疆和上海六个省市,综合反映我国自然地理风貌和人文历史景象的综合纪录片,一经播出就受到了热烈关注。《航拍中国》运用每个镜头的“小精彩”,完成了国家形象的“大塑造”。
一、《航拍中国》影像建构的创新突破
(一)航拍视角下的独特奇观。《航拍中国》的一大创新突破就是全航拍的拍摄方式。片中没有使用过一个地面镜头,完全通过改变航拍器的高度、角度和飞行路线,来把控画面的构图和运动方式,以“鸟”的视角进行多纬度的画面呈现,提供了不同以往的生动性与节奏感。
这种航拍视角的创新一方面给予了观众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如新疆特克斯县“八卦城”的建筑规划和新疆红辣椒拼成的“五星红旗”图案,从空中垂直向下的俯拍是最直接的展现手法,可以将冲击力与震撼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另一方面它可以弥补地面拍摄的限制与不足。如江西的“悬棺”场景和黑龙江东北虎的“捕食”场景,航拍能够更好地展现无法用常规手法拍摄的场景和动物。
(二)视觉特效式的叙事线索。《航拍中国》的第二大创新突破就是视觉特效的应用。它将虚拟动画、3D模型和有声语言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体而生动的可视化语言。
片中每集都会先呈现出一个动画的“地图册”,显示出该省市的经纬度位置和3D的地理样貌,随后通过“小飞机”的动画飞行路线将一段画面中所要展现的地区在地图上描摹勾绘出来,并使用标签进行标注,以此作为“指南式”的叙事线索。如海南的叙事路线是博鳌—渔排—南湾半岛—娱支洲岛和船杉屋—槟榔谷—南渡江—万泉河。通过这种可视化的视觉特效,可以让观众清晰地了解纪录片的脉络与发展。
二、《航拍中国》影像建构的艺术修辞
在影像建构的过程中,《航拍中国》关注到了自然和谐性和人文历史性等影像艺术的修辞手法。
(一)自然景观的和谐性。片中在对自然地理风貌景观进行刻画时十分注重和谐性的体现,既有秀丽山水,又有万物生灵。内容符合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中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中用大量镜头展现了如黑龙江雾凇、和新疆天山天池等自然美景,也对珍稀保护动物朱鹮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等进行了大量的描绘,与“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国家方略相统一。这种“意境美”,符合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美学,属于一种令人感悟、意味无穷却难以表达的境界。
(二)人文景观的历史性。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曾提出了“集体记忆”的概念,我们在生活中总是被宏大叙事的集体记忆所主导,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恰恰是集体记忆中最为重要的那一部分。
片中在对人文历史景象进行选择时就十分注重历史性的艺术修辞,体现社会改革的时代变化,展现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辉煌灿烂的国家形象。如陕西的代表性历史建筑兵马俑、明长城和大明宫等,蒋介石与江西美庐别墅的闲逸故事以及陕西延安窑洞革命历史都在呼唤受众的共同记忆,树立中国的国家形象。
三、国家形象影像建构中的中华意蕴
(一)“符号化”的民族元素。英国哲学家厄内斯特·盖尔纳认为“民族符号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表意系统,包含了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航拍中国》中就采用了许多我国的传统习俗和古代文学、文化元素,以代表性的民族符号来体现我国国家形象的中华意蕴。如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丰傩舞”和乡间习俗“晒秋”;陕西终南山代表的道家“无为”的隐居文化,以及江西庐山“飞流直下三千尺”和“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文学价值。
此外,片中也体现了诸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和孝悌忠义礼义廉耻的价值观念等。这些随处可见的符号化的民族元素表征了国家形象中独特的民族品格和民族气质,体现了我国五千年来的中华意蕴。
(二)“自塑性”的个人话语。只有中国人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在跨文化传播中,我国一直努力将“他塑”的天平向“自塑”倾斜,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入到世界话语体系之中来。
“国是千万家”,我国一直倡导“以人为本”的国家战略,在国家形象建构中也注重选取精彩的个人记忆,将大时代与小屋檐结合在一起。如江西傩神庙前正在庆祝增丁添口的龙灯仪式,某村落里正在用辣椒和白大米拼凑的“金鸡报晓”;黑龙江雪乡某户人家正在张贴的“福”字和准备的年夜饭,哈尔滨2017年冰雪大世界的采冰工作和冰雪娱乐项目。这些个人话语,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在了一起,组成了我国国家形象的中华意蕴。
四、结论
纪录片的展示体现了中华民族充满生机的文化魅力,建构了我们同时代的记忆,并且激发了观众的心理共鸣并强化了认同。这种“他者”的文化话语与视角体现了跨文化视角下中国记忆建构的世界话语,有利于我国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研究,是中国话语体系逐步走向世界的体现。这种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文化传统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心。作为文化自信之源,腾飞的中国亟待建构“中国记忆”强化民族认同。
参考文献:
[1]应国虎,试论航拍影像的审美特征与美学价值[J],当代电影,2014 1;
[2]蔡梦佳,《航拍中国》国家形象的美学建构[J],视听解读,2018 02;
[3]莫里斯·哈布瓦赫,《记忆的社会框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十月;
[4]虞国芳,“中国记忆”的影像建构——基于中国纪实影像生产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344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