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明代白银货币化与瓷器贸易关系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16世纪是欧洲由传统走向近代的一个时期,新航路的开辟将世界各地连成一个整体,处在亚洲东部的明朝也卷入了这场全球化的体系中。对外私人贸易的迅速发展使白银大量涌入中国,并在中国民间广泛流通,最终形成了白银货币化的局面。在复杂的中外贸易中,虽然瓷器相比于丝绸远远逊色,但同样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欣赏品,其在促进白银货币化过程中起到了相应作用。文章便以此为研究点,探讨白银货币化与瓷器贸易之间的关系,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进行说明。
  关键词:白银货币化;中外贸易;瓷器
  明代立国初便宣布海禁政策,“寸板不许下海”“迁徙令”等一系列政策的颁布,体现了明代君主对海外贸易的打击。但随着内部商品经济活跃以及欧洲东来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很快这一局面就被打破了,中国特有的丝绸、瓷器成为欧洲人的抢手货,并由此推动了源源不断的中外贸易,使白银大量涌入中国,加快了国内白银货币化过程。
  1 明代的白银货币化形成原因
  白银自古以来就是商品之间交换的媒介,但由于本国内产量少,商品贸易一直以铜钱为主,大额交换始终不便。至宋代开始出现纸币,明初也不例外,朱元璋时期发行“大明宝钞”,但最终因发行过多造成通货膨胀,不得不废止使用。而与此同时,白银渐渐在民间崛起,逐渐成为民间认可的货币,并最终使朝廷不得不承认白银的使用合法性,白银成为官方与民间共同认可的货币,完成了货币化的过程。考察这一过程出现的原因,大致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1 内部力量:民间长期使用白银的推动
  自宋开始就有白银货币化的趋势,顾炎武曾对此现象做过一番考证,“民但以银论价”“哀宗正大间,民间但以银市易,此今日上下用银之始”。金虽为少数民族政权,但受宋的影响,民间内部贸易往来也渐渐开始使用白银。元代虽实行宝钞制度,但仍以银为钞本。这些都对后来的白银货币化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代的白银货币化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明朝初年就出现,在《明史·食货志》中,以金花银为标志,表明政府客观承认白银的流通使用。“南畿、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米麦共四百余万石,折银百万余两,入内承运库,谓之金花银。”金花银的出现被一些学者认为政府“弛用银之禁”,但具体情况绝非一纸政令就能改变的。傅衣凌先生通过对徽州地区土地买卖的考证,得出了通货方式由前期的钞、稻谷、布、银兼用到后来以银为主的结论。由此可以看出,民间早在政府之前就已经有把白银当作主要货币的倾向。据此进一步推测,在明代中期以后,民间开始加快了自下而上的白银货币化趋势,并影响到了上层统治者,白银最终占据了货币的主导地位。
  1.2 外部力量:对外贸易下大量白银的涌入
  16世纪以来,随着新航路开辟,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尤其是欧洲人发现了从好望角到东方的路线,加快了欧洲与中国的贸易。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再加上商品的巨大国际需求,中国在与西方贸易过程中始终处于顺差,西方各国不得不支付大量白银来换取其所需商品。德国史学家弗兰克将其称为“商业上的纳贡”。据外国学者统计,在1570—1644年期间,美洲出产的白银至少有1/3流入中国。但实际情况较为复杂,这一数据还有待商榷。
  总之,当时白银成为中外贸易的重要流通媒介,大量从美洲开采的白银经过欧洲人的商船源源不断流向中国,满足了中国的白银需求,并加快了白银货币化转变的过程。
  2 对外瓷器贸易具体情况
  瓷器对外出口自唐宋时期就已出现,并在南宋时期达到一个高峰,构成了西方人对中国独特的印象,西方人对瓷器的大量需求使中国一直有着广阔的西方市场。但明代政府政策对中外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私人贸易经历了从被官方打压到开放的过程,中外贸易逐渐由官方主导的朝贡贸易向私人贸易发展,形成了不同时期的中外贸易特点。下面简要论述明朝不同时期的瓷器贸易情况。
  明初厉行海禁,私人贸易一律被打压限制,造成对外贸易在这一时期迅速减少,官方主导的朝贡贸易成为唯一的合法贸易。这种贸易带有强烈的政治性与外交性,并且贸易双方处于经济上不平等,如郑和下西洋携带了大量瓷器,并在航行过程中大量赏赐给其他国家。可以看出,瓷器是作为一种政治上的象征,并不是交换的商品,很少能够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
  明代中期仍然延续海禁政策。与此同时,私人贸易迅速兴起,当时葡萄牙、荷兰等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占据了东西方贸易主要航线,并同当时在中国周边从事私人贸易的一些集团联合,以澳门为据点进行贸易。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经他们转手开始迅速向西方售卖,瓷器贸易逐步获得发展,并给当时民间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隆庆年间,海禁解除,允许私人自由贸易,明朝正式开设港口与西方进行贸易,中外海上贸易迅速发展,达到了最顶峰。这一时期中国经营瓷器贸易的私商大量出现,活跃在与西方贸易的中界点——马尼拉、台湾、日本等地,他们将瓷器从中国内部运到当地,与西方人直接进行交易。据学者全汉升统计,在明季数十年,每年开往马尼拉港的船舶中,中国商船占绝大多数,表明了海禁解除后私人贸易的活跃。
  3 两者关系探讨
  白银货币化是明代社会内部经济领域的变动,而瓷器则是对外贸易中主要商品之一,表面上看两者并无太大联系,但深究其内部根源,发现每一个社会现象都不是彼此孤立的。白银货币化使白银成为主要货币,与同时期的西方货币具有一致性,加快了瓷器的对外出口。同样,瓷器作为中外贸易之间重要商品,其带来的丰厚利润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大量的白银由此涌入中国,加快了白银货币化的形成。下面进行具體说明。
  白银货币化促使瓷器源源不断向海外出口,促进了瓷器事业的繁荣。白银货币化使白银成为官方与民间共同认可的商品交换的主要货币,也成为了中外贸易的重要流通媒介,双方以白银为共同认可货币进行贸易,加快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白银将世界各地贸易紧密结合在一起,美洲、中国与欧洲三个区域之间贸易完全由白银支配,明代的白银货币化也同样是顺应了这一趋势。在对外贸易的刺激下,国内制瓷业也获得了新发展,除了原有景德镇瓷器等外,沿海地区出现了大小窑厂,处在这一地区的漳州窑、德化瓷也获得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瓷器也出现了西方特色,为满足西方需求,烧制过程中融合西方特色,比如欧洲人在海上打捞的克拉克瓷带有明显的贸易瓷特点。这一现象构成了此时期瓷器贸易新特征。
  瓷器贸易使白银大量流入,加快了白银货币化过程,这显然是西方人对瓷器的巨大需求引起的。瓷器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在于其较高的欣赏价值与特有的纹饰特点,这一特征西方人无法模仿复制,只得依赖于大量进口。同时,西方人对美洲银矿开采获得的大量白银,成为填补与中国贸易逆差的重要来源。西方史学家布罗代尔就在其著作中提到过:“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引流,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运来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欧洲人用从美洲开采的大量白银换取中国的瓷器等物品,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加快了商品流通与市场构建,促进了白银货币化。
  4 小结
  白银货币化过程在研究明史很多现象中都应该受到重视,这种变化是潜在的,其产生的影响不易发现,需要我们细致地分析思考,揭示出背后规律。瓷器不仅仅是中国的象征,更是中国与世界联系的重要商品,在中外贸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把握好两者之间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弄清明代后期的社会新现象。社会发展并非单一线性,而是具有多元化因素,明代晚期激烈的社会变动仍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清)顾炎武.日知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傅衣凌.明代前期徽州土地买卖契约中的通货[J].社会科学战线,1980(3).
  [4]林唐.郑和下西洋对明代福州海外贸易的促进——纪念郑和下西洋五百八十周年[J].福州大学学报,1987(1).
  [5]邱永志.历久弥新:国际学术视野下的明代白银问题研究述论[J].清华大学学报,2018(4).
  [6]全汉升.中国经济史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2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50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