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程专业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就业问题也随之突显。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工程专业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进行分析,以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学生改变现有的就业观念,制定属于自己的职业规划,以培育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具有专业技能的学生。
关键词:工程专业 就业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1-0125-02
在高校扩招的大环境下,各类高校通过各种方式来扩展院校的规模,提高知名度。高职院校在这种大环境下,也通过全国统招、自主招生、联合办学等方式不断扩展自己学校的规模和名气,但招生方式的不同、录取学生的层次不同,导致在教学、管理、就业等方面出现各类问题。招生和就业息息相关,院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对学校生存发展的考验。工科高职院校设置工程专业学科的较多,然而在整个专业范围内来看竞争力弱(如:建筑工程专业),这样就必然导致就业率下滑。下面针对工程专业面临的就业问题进行分析。
一、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存在问题
(1)学生本身素质能力较差。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由于招生方式的不同,学生入校时的基本文化素养参差不齐,存在基本知识不够扎实,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治能力较差等一系列的问题。这类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必然给学校的管理和就业等方面带来较大的难题。个别班级还是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中专起点的學生由于入学年龄相对较小,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不能尽快地适应学校的生活。高职院校必须从学生素质、教师资源等方面考虑进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类型的班级设置不同的课程,这样才能消除因学生自身素养的缺陷而影响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
(2)学生就业观念比较陈旧。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较为单一,这样必然学生的就业观念相对落伍,就业也具有局限性。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后工作只能被相对应的企业录取,比如:工程局、铁路局,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就业观念就认准一个企业进行“守株待兔”,这样就会白白浪费很多好的就业机会。比如一些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等不错的工作,因学生的就业观念而白白浪费掉了就业机会。学生的就业思想是只选择铁路局,一味地追求铁路局带来的稳定和所谓的“高薪”,却从来不会衡量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工作。当别的企业来学校招聘时,他们不会主动地争取这些工作机会,而是一直在等待心里预期的那个铁路局。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没有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优势和劣势,在就业时自己的机会和威胁是什么,刻意的等待,从而浪费了很多就业机会。
(3)就业心理表现比较迷茫。大三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面临着人生第一次抉择,走向社会让他们感觉到危机感,有时甚至是恐惧。大多数毕业生都会有这样的心理状态,大学的生活刚刚开始,马上又面临着工作的压力,从心理上有个极大的反差。就业前景和本身能力的不足等各方面压力使他们对就业产生了迷茫、恐惧、焦虑心理,严重的甚至出现心理疾病。在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怎么去工作的时候,他们已经面临着走向社会了,而工作代表着经济独立,这更让一些学生感觉到无助。还有一些学生在大二时就开始自暴自弃,或者整天浑浑噩噩,不敢勇敢地面对生活。对自己的定位和期望值很高,但是现实情况更加残酷,严重的自卑心理和自负心理,使他们就业更加迷茫。
(4)专业和性别的限制。高职院校学生由于自身的专业限制,就业更加具有局限性。比如:工程分院中的建筑工作专业,由于本身竞争优势较小,就业面更加狭隘。各类工科院校都会设置土木工程等类似的专业,就业市场饱和,必然给专科院校生带来不小的就业压力。市场应聘人数的增加,必然导致企业招聘起点提高,学历一般要求本科和研究生,所以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度更大。铁道工程专业、道桥梁专业等由于专业性较强,就业相对较好。因此,建筑工程专业的就业压力是最大的。工程专业由于工作环境的限制,对性别的要求更加的严格,对高职院校女生而言,就业更是雪上加霜。由于工程局和铁路局的工作条件限制,对在身体素质、体能等方面要求较高,而女生自身一般不能胜任这方面的工作,一些企业招聘时直接不给女生投档机会。
二、工程专业就业问题对策
(1)优化专业设置,增强操作能力。高职院校面临的就业压力问题尤其突出。为了提高就业率,高校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首先,调整专业设置。应该对专业结构进行优化,培养市场有需求的各类人才。在国家教育部加大力度进行改革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可根据本校的竞争优势、社会和企业工作岗位的需求,加大专业设置的改革,让专业更加适应社会、企业的要求。其次,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只能在实训方面做文章。通过建设综合性的实训场地,配备专业的实训设备,聘请优秀的实训教师等一系列的举措,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实训机会。学校要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尽量减少理论知识所占的课程比重,加大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力度。还可以通过课堂实训的增加、多参加专项技能竞赛、多创造顶岗实习机会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能力。
(2)加大校企合作,推动订单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趋势,两者相辅相成,是命运的共同体。企业发展受到市场的制约,企业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符合发展的需要。创新最关键的就是人才。学校培养人才是根据企业的需求导向而定,两者有机地结合,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指定了方向。为了培养更加适合企业的人才,企业可以派专业的技术人员进驻学校,帮助学校制订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建设企业的文化等。这样企业也减少了培训费用,新进员工直接就可以上岗,更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企业量身打造员工。
(3)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高职大学生迷茫、急躁、好高骛远的心理状态,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应该让高职学生认清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情况,让学生真正地了解毕业以后的处境,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更能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才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不经磨难不成才。多与社会接触和专业相关的企业接触,才能让学生对社会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在学习时更加努力拼搏。从一入学就开展职业规划的教育,让学生多参加教学实践、实训操作、顶岗实习,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给高职学生指明方向,使其努力前行,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总之,高职院校的就业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专业技能人才的发展,高职院校只有不断进行全面改革,才能满足社会、企业等各方面的需要。不过高职院校的改革还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关心和支持,只有不断改革,才能奋勇向前。
参考文献:
[1]姜丽红.高职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8(32):168-169.
[2]刘德霞.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办法研究[J].社会发展,2018(11):151.
[3]王毅.探究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9(4):462.
责任编辑:赵慧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532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