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移动社交网络素养问题及教育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2018年是00后的成年元年,随着第一批00后参加高考步入大学校门,属于他们的新时代也即将开启。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高职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培养00后高职学生的社交网络素养成为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对00后高职学生的移动社交网络的思想及行为的解读,提出了加强00后高职学生社交网络素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职院校;00后高职学生;社交网络素养教育;素质教育
  引言
  如今,从各大门户网站、贴吧、论坛再到后来出现的微博、微信、视频弹幕、抖音视频等,中国已然迈入了一个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新时代的社交网络素养强调的是为了适应媒介新发展和社会关系变化,构建更科学、更美好的社交网络网络用户应该掌握的新技能。基于新时代的高职学生社交网络素养是指学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利用网络促进自身发展,主动提升自我不断适应互联网媒介的发展变化,并能从中创造自身价值和形成独立意识,这是一个集文化沉积、思想意识、技术影响和创新创造于一体,重在融合吸收、创新发展的能力系统。不可否认的是这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人才必备素质之一,就是要具有高度自觉的信息辨识能力与信息汲取智慧。
  虽然我国互联网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影响与覆盖,青少年网民数量也日趋增多。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统计显示,截止2015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87亿,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为85.3%。从研究报告可以看出,随着移动互联网对于经济生活的逐步渗透,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青少年重要的信息获取途径、交流沟通桥梁和休闲娱乐平台。
  在移动互联网席卷的高职院校教育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应当承担更多帮助学生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社交网络素养的责任与义务,教育学生如何在移动互联网这个信息的海洋里获益而不是被误导,探索高职学生的网络素养及其培育问题,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职学生移动社交网络素养情况分析
  为更好了解00后高职学生基于移动端的社交网络现状,本文针对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二级学院一经贸学院大一年级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信息。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进行设计,问卷内容涵盖移动互联网认知、移动搜索行为、移动社交沟通、移动习惯素养等方面调研高职学生的社交网络素养现状。被调查学生所涉及的专业涵盖报关、贸易、物流、营销、移动等,填写问卷共93份,其中有效问卷84份,占问卷总数的90.3%。从收集的问卷信息来看,00后高职学生使用社交网络有如下几个特点:
  1.1 移动社交网络工具多样化,社交沟通中有独特的语言
  微信与腾讯QQ还是00后高职学生首选的移动社交网络工具,日常使用比例分别为95.5%和81.7%。因为微信自带的微信支付功能,以及微信社交场景化功能趋于完善,微信的使用频率高于腾讯QQ。其次,作为后起之秀的社交网络工具也颇受00后高职学生青睐,例如Soul智能社交APP、最右APP等,日常使用比例也有35.4%。有人说80后/90后是传统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那么现在的00后可以称之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因为,00后最开始就是通过智能手机接触移动互联网,他们是手机使用重度使用者,对于信息的接收、消化与包容的速度更加迅速。除此之外,由于受微信、腾讯QQ好友上限限制,00后还会通过哔哩哔哩APP、百度贴吧APP、微博APP,甚至淘宝评论区扩大社交好友队伍,通过移动互联网自发组织成立各自的游戏圈、漫画圈、追星圈、小说圈、二次元圈等。此外,00后在社交沟通中有着自己的一套暗语,在进行社交网络沟通中喜欢用字符缩写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想法。
  1.2 移动社交APP成为获取信息、娱乐放松和记录生活重要工具。
  据调查数据显示,1)00后高职学生使用社交软件APP时间长。65.3%的00后高职学生每隔几小時会查看社交软件APP,26.8%的00后高职学生每天查看社交软件APP,间隔几天和很少查看的00后高职学生数量不到调查总数的百分之十。2)00后高职学生使用社交软件APP频率高。有60.3%的00后高职学生每天花费2-3小时与他人在社交软件APP交流,25.4%的00后高职学生每天使用社交软件APP的时间超过3个小时,少于2个小时的不到百分之十五。00后高职学生使用社交网络APP的主要目的是:联络、分享和扩列(结交志同道合新朋友),分别占比82.1%、61.3%和50.4%。在使用社交网络APP进行分享中,46.1%的00后高职学生是为了记录日常的心情与生活状态,38.5%是为了分享有趣的信息,还有37.3%的00后高职学生是为了娱乐休闲。说明现在有不少00后高职学生把移动社交网络当成是分享信息、娱乐放松和记录生活点滴的重要平台。
  2、高职学生移动社交网络素养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搜索习惯方面
  1)重手机端操作,轻电脑端操作。90后高职学生会在电脑端用“百度”或“必应”等搜索引擎查找所需要的信息,即使在不学习的时候,他们也习惯于使用电脑查看资讯,了解互联网动态。与90后高职学生不同的是,如果课程需要用电脑协助操作时,00后高职学生不习惯于用电脑进行信息查找,还是喜欢用他们的手机来搜索信息。可以看出,对于00后高职学生而言,无论是未来的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都是无法离开手机的。
  2)喜爱使用语音图像方式搜索信息。与90后高职学生使用传统文字搜索方式不同,刚进校园的00后新生们更倾向于用语音与图像表达移动搜索需求。这种超越文字的移动搜索方式逐渐成为00后高职学生探知世界,理解生活的重要工具。这可能会给00后高职学生带来语言表述障碍,没有语音与图像就不会表达搜索信息需求等问题。   2.2 信息真伪辨析方面
  1)倾向于通过更加快捷和简单的方式获取信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技术革新,海量信息增长,信息浏览工具变迁,让人们的阅读体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息素养教育,00后高職学生对信息获取喜爱趋于简单、快捷的“快餐模式”,如果在课堂上出现的文字信息过多、持续的时间过长、00后高职学生感到自己的注意力就会有所下降,有时会感到焦躁、缺乏必要的耐心,总想拿出手机看看有什么新鲜事。这也导致了00后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手机依赖症”、“移动互联网络成瘾症”等现象,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一定的影响。
  2)鉴别网络信息真伪能力有待提高。由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多元、自由的特征,使得00后高职学生在移动互联网世界中过于依赖移动社交网络中的朋友或朋友圈,把一些在朋友圈里发布的未经证实的消息当作事实进行传播,不能分辨网络世界中真实还是虛假的信息;有些00后高职学生将移动互联网当成他们宣泄负面情绪的场所,随意谩骂或攻击不喜欢的人物或事情,给当事人造成恶劣影响;还有的00后高职学生终日沉溺于手机游戏、网络暴力甚至色情等不良信息内容。
  2.3 信息交流互动方面
  1)沉迷网络社交,线下沟通困难。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网络社交在新媒体辅助下,沟通不在局限于文字,语音沟通,发送表情动画或是短视频等内容让网络上的沟通互动变得轻松有趣,而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人构筑的社交体系,与网络社交还是存在很大区别,长期沉溺于网络社交,会让人在现实生活中变的沉默寡言。据调查统计,00后大一新生中有将近7成的学生拥有2个或2个以上的兴趣圈,并且热衷兴趣圈里的网络社交活动。同时,他们在兴趣圈中交流喜爱使用的暗语进行交流,如果不了解这些暗语的含义,就很难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造成师生信息交流的鸿沟。有些学生表示在互联网上可以“谈笑风生”,可是一旦脱离了互联网,没有了手机,回到了现实生活中跟熟悉的人聊天都会出现困难。
  2)自控能力不强,容易混淆虛拟现实界限。手机社交已全面渗透00后高职学生的生活,他们玩游戏容易上瘾,追剧容易入戏,只要手机流量够用,无论是在上课、吃饭还是走路,手机不离手。他们的自控能力不强,玩游戏时玩了一次失败了,不过瘾,还想再玩一次;还没玩够就结束了,就想再玩一把;追剧也是一样,看了一集没过瘾,还想再看一集;看完了还不过瘾,到处找圈子讨论剧情,购买周边产品,甚至要进行情境模仿。可以说,这种探索也会让00后们不断上瘾,混淆了虚拟现实界限,脱离了对现实生活的正确认知。
  3、高职学生移动社交网络素养教育对策
  3.1 重视对互联网信息的质疑与评判教育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全面覆盖和智能手机终端高度普及,加强高职学生移动社交网络素养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信息时代出生并成长起来的00后高职学生,普遍对信息有着很强烈的需求与敏感,因此帮助他们去理解移动互联网信息内容的质,而不是简单的控制他们使用智能手机的量。在一些与互联网联系紧密的课程中,教师可结合移动互联网实际案例,在教学中尝试用质疑提问的方式来讲授,注重学生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同时学会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观点支撑和看法论证,以及学习如何合理看待和评判移动互联网信息和如何采纳他人的意见。这些能力不仅在高校学习甚至在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中都是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和能力。
  3.2 融互联网伦理道德自律教育于课程素质教育中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推广与普及,给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移动社交网络素养教育不仅包括对网络使用者的自我约束教育、自我管理教育、还包括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基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应推崇将互联网伦理道德教育融合于课程的素质教育中,高职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移动互联网思想意识与伦理道德观念。首先,要能区分在移动互联网上哪些行为是道德的,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这是建立移动互联网伦理道德自律意识的基础。其次,面对复杂的移动互联网环境要有坚定的伦理道德意识,教师可结合专业特点,从课程素质教育中强调学生道德行为,采用渗透性教育等方式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互联网伦理道德观念。
  3.3 构建“互联网+”网络素养教育新模式
  目前,关于移动社交网络素养教育还是比较被动,与其围堵还不如正确地引导,发挥以“互联网+教育”引领作用,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网络素养,深入开展相关的教育以适应新时代要求。2018年4月教育部正式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了新时代赋予教育信息化的使命,与此同时也带动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网络知识、网络技能、网络应用能力以及网络意识、网络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培育,将学生网络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升学生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网络素养转变、改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持续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素养教育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
  参考丈献:
  [1]山西财经大学路璐.新形势下对“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再思考[N].山西经济日报,2018-10-30(007).
  [2]李建萍.信息化背景下00后大学生网络话语表征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0):168-171.
  [3]许瑞东,张庆波.浅析“00后”学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2018(18):141-142.
  [4]任昌山加快推进2.0,打造教育信息化升级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解读之二[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06):29-31+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28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