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学生的“三观”经常受到威胁与影响。而汉语言文学教育则是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文章主要针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分析,从多个方面出发深入研究与探索,进而为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育 人文素质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3-0102-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大部分学校都已经普遍落实了汉语言文学教育,其在确保学生不断了解中华文化精髓的同时,也会为学生社会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创建良好条件,进而使得学生具有良好健全的人格。这就需要不断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之间存在的作用与关系进行分析与探索,真正发挥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优势,使得学生人文素质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一、汉语文学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1.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学校在结合社会发展需求针对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学教育期间,不仅是确保学生了解与掌握汉语言文学体系,具有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是想要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与发展期间拥有较强的文学素养与人文情怀。在人们生活质量提升作用下,学生数量逐渐增加,这也使得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其在具有丰富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拥有较强的综合素质。[1]学校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育期间,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自主能动性,进而真正抒发自身的想法及情感,这可为其强化语言表述能力创建良好条件。另外,学生也可在汉语言文学学习期间了解更多文学名著,并根据实际需求与其他同学及教师进行充分探讨,在分享自己体验的同时,也可撰写评论文章,这也可实现学生文字编辑水平的提升。而当学生参与各种汉语文学竞赛活动时,还可促进其自主思考能力得到强化,进而为社会生存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2.强化人文情怀
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情怀,是优质生活品质形成的重要基础。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育期间,学生可利用阅读各种文学著作,真正体会到历史的发展与改变,进而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同时还掌握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等发展现状。[2]从根本上发挥出汉语言文学教育优势与功能,可有效确保学生文学素质教育效率的提升,使得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文情怀,并在憧憬与期望未来生活的基础上,还可更好地鼓励学生不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针对理科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学教育时,也有着极为明显的优势与作用。通常情况下,理科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专业性与乏味性。这就使得学生经常利用大部分时间进行学习,对于汉语言文学学习的时间不断受到挤压,而阅读各种文学著作的机会也就相对较少,进而导致学生全面发展受到直接影响,使其情商相对较低,同时人文素养也较为缺乏。所以,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育,可有效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
1.学生人格不健全
学生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经常受到身边各种因素与环境的影响,会使其逐渐形成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如:恶意攀比、缺乏团结性等。而一些学生在缺少父母约束与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等因素影响下,若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相应的困难就会形成一种迷茫感,甚至还会出现逃避现实以及迷恋虚拟世界等现象。[3]另外,部分学生会在利益等诱惑下,不断冲击法律的底线,而在缺乏引导时真正走向错误的道路。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人文素质教育。
2.人文素质教育缺乏重视
在社会快速发展作用下,汉语言文学教育也有著全新的变化与创新,这就使得以往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模式不符合当前的教学需求。以往的汉语言教学对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过于重视,而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则缺少相应的关注,进而使得学生实践能力有待提升。同时,受到教学模式不断创新的影响,学生的逻辑思维模式与阅读习惯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育期间,教师需要科学使用各种多媒体技术,不仅可确保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完善的人际关系,还可有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当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学生生活有机整合后,才可真正确保学生人文素养快速提升。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优化措施
1.提高人格培养重视度
结合我国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一些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都具有“轻德育、重智育”现象。由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使得学生在掌握各种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同时,却无法进行融合与运用,进而使得自身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所以,想要促进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快速发展,教师就需要不断创新与完善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而确保在教学期间针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4]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需要将强化学生思想道德与完善人格等作为主要目标,对于理论知识教学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具有相同的重视程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综合性极强的教学活动,同时也需要不断支持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而为主动思考创建条件。另外,教师还应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制订完善的交流互动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保证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缓解压力的方法,为其健康发展创建良好条件。
2.设置教学内容
学校在汉语言文学教育期间,需要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以此促进学生人文素质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奠定基础。通常汉语言文学教育所涉及的内容较广,想要保证具有较强的教学效率,就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与创新教学内容,进而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快速提升。
首先,学校需要以设置课程为基础,确保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与兴趣选择相应的文化课程,这可为优秀传统文学课程的落实提供良好条件。同时也需要将优秀的传统民族精神、理念、思想等与汉语言文学教育有机整合,保证学生在汉语言文化学习期间形成较强的爱国精神与民族精神。 其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人文知识。[5]如:教师可不定期为学生推荐各种文学著作与文章,并让学生背诵与记忆文章中的经典语句,接着再利用读书互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身的观点。再如,教师在针对李白的诗集进行教学时,需要提前整理各种资料,以此保证李白思想与情操的传递具有较强时效性,确保学生真正理解李白的思想,使得学生从根本上体会到人文主义情怀。
最后,在实际教学期间,需要与生活紧密相关,寻找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进而确保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针对《赤壁赋》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期间,教师应真正展示出作者创作文章时的心态与思想,并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将作者心态豁达、胸襟开放等超脱的情感引入到课堂之中,同时教师再引导学生了解苏轼的心理状况,使得学生真正产生心理共鸣。
3.完善教师队伍
教师的高能力与高素质是促进汉语言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主要基础,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直接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根据自身的文学素养能力深入理解汉语言文学知识,对于汉字与语言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确保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时通过教学魅力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想要强化综合素质,就需要在实际工作期间利用书、网络等工具促进自身知识体系的创新与完善,同时不断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借此机会与其他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另外,学校也需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进修与培训机会,并不断渗透全新的教学措施与教学理念。也可聘请专业的汉语言专家开展各种讲座,进而确保教师与学生具有完善的自主学习条件。
4.创建人文环境
完善的人文环境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发展的主要条件,同时也可真正实现两者的有机整合。所以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育期间,重视与尊重所有学生具有的主体地位,落实以学生为根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力度快速提升。当学生提出相应问题时,教师需要耐心、及时地进行讲解,利用引发、引导的方法确保学生实现自主分析与解答问题,以此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重视学生汉语言文学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也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与日常生活状态,真正地从多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另外,教师也应不断发现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出现的改变,这也是树立人文环境的主要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有了更高的标准与需求。但在客观因素影响下,学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有待提升。这就需要学校通过创建人文环境、完善教师队伍以及完善教师队伍等方法,从基础上确保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洁絮.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结合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29):176-177.
[2]林志坚.论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及对策[J].汉字文化,2019(6):27-28.
[3]杨营,王利平.论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评《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J].新闻爱好者,2019(3):113.
[4]欧阳晶.浅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4):132-133.
[5]李超.古汉语教学改革的创获与反思[J].广西师范学院學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s1):1-3.
责任编辑:刘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054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