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语言生态观的网络语言文化环境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互联网时代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也经无法离开网络。网络语言的传播也形成了具有时代背景的网络语言文化环境。从语言生态的发展视角,发掘语言生态与网络语言文化环境的关系,有利于分析网络语言文化的发展现状。运用语言生态理论,从端正网民网络用语使用态度,加大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以及恢复语言系统生态平衡的几方面,以期建设和谐文明的网络语言文化环境。
  关键词:语言生态 网络流行语 语言环境 网络污染
  中图分类号:H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3-0058-02
  语言生态学是一门全新的交叉学科。人类物质文明的提高致使精神水平层次的追求也在提高,进而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人类语言的网络系统也在不断变革。随之而来的便是语言世界中出现各种问题,因此,作为语言学和生态学交叉的学科,语言生态学便用来分析研究语言与环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时代的进步使得人们对于语言环境的探索不仅仅局限于面对面的言语沟通,而是不得不深入了解网络语言文化环境的发展。因为网络已经与我们息息相关,网络语言环境作为当下语言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形成其特有的网络语言文化。
  一、语言生态研究与网络语言环境发展的关系
  语言生态观有两个最基本的理论,即语言的多样性与语言的动态性。语言的多样性对维护语言的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接触,促生了语言以多样性的形态发展。语言如同生物一样,若想维持生命,便需要不停地运动,因此,语言具有动态性的特点。然而,宽松的网络语言环境使得更为丰富多样的不同语言相互交融,并且不断更新发展,形成了具有时代背景的网络语言生态。
  1.语言的多样性
  首先,网络语言类型多样。不同平台依托其平台所承担的角色形成具有其鲜明特色的网络语言。例如,在淘宝风靡的淘宝体,拉近了买家与卖家之间的距离,缓冲了有别现实沟通之间网络阻隔的冷淡。再比如,抖音、快手短视频直播里的常用语句“老铁,双击666”,非常直接地将观众的反应反馈给表演者。其次,网络文化的多样性。语言生态是指语言生存的状态,一种语言的衰落同时也代表着一种文化的衰败。网络语言的多样性势必造成网络文化的多样性。满足不同阶层需求的不同网络环境,由于不同层次语言使用者的语言不同,遂形成了不同的网络语言文化环境。
  2.语言的动态性
  纵观网络语言环境的发展,根据语言生态学的观点,语言像生物一样。生物不停地运动以表明其生命的存续意义,语言也在持续、动态地发展以证其存在的价值。不同语言的接触,可能催生新的语言,也可能造成旧的语言消亡。横观网络语言环境的发展,就像生态圈形成生物链以达到生态平衡,网络语言环境的形成发展也在同各种语言之间的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之下,以求达到语言系统的平衡。
  二、网络语言文化环境的发展现状
  1.网络语言催促语言系统的更新
  网络语言的发展无疑催促着语言系统的更新,但是网络语言是新兴的、时尚的、充满活力的。作为时代的产物,由于其形成缺乏历久弥新的文化底蕴积淀,故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太和谐的现象。若想使网络语言更具有生命力,则需真实的社会语言环境与虚拟的网络语言环境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2.网络流行语的广泛使用
  网络虚拟空间中各色语言纷杂,应运而生的热词、新词、网络流行语则是网络语言的主力军。这些网络流行语被广泛地运用到网络传播的各个平台,就不免出现语言中的虚假,语言使用的不规范,甚至是语言暴力等消极片面的负能量现象。这些网络流行语使用随便,传播范围广,且虚拟性强,很容易造成网络语言环境污染不健康和谐的局面。由于这些负面影响,网络文化环境也会渐渐地受到腐蚀。
  3.网络舆论风向的瞬息万变
  网络事件频发,微博热搜实时更新,各大门户网站客户端的消息更是一手新鲜,于是铺天盖地、琳琅满目的信息资源足以令我们眼花缭乱。一些不良媒体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博眼球、增加点击量煽动舆论风向,而长时间泡在网上的一些网民大多是一味地茫从。可怕的是,有甚者更不经调查与思考,便不负责任地发表其言论观点,这种现象的出现使网络舆论风向瞬息万变难以把控。
  导致网络舆论风向瞬息万变的因素不单单只是网络信息量大,事实背后的真相难以还原,以及网民面对这些海量信息的甄别无力,更多的还有网络语言环境的变化所面临的挑战与转变。对于网媒如何在社会主义大环境下进行正确价值取向的引导,对于大众如何面对网络信息的甄别,以及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的表达、传递最基层的大众观点,这些问题都决定着网络舆情。
  三、建设和谐文明的网络语言文化环境
  1.端正网民网络用语使用态度
  作为网络新媒体的运营商们也是互联网之下的网民,在其信息输出之前,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也尤为重要。比起普通网民,其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加艰巨。追求利益的同时,不能忽略虚拟的网络只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部分,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主体价值观的指导。对待网络语言文化我们应该采取宽容和规范的态度,承认网络语言是一种合理的语言存在方式,并且采取合理积极的手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适应自然的语言生态环境。
  2.加大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
  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具体体现在对于互联网媒体行业内部,制订行业行为规范,敦促相关从业人员严把内容关。应该提高新媒体运营的门槛,严格把控网络语言输出者的综合素质,建立网络媒体言论审核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各网媒平台应加强对其内部语言环境的监管,设专员第一时间对于不当言论进行删除,屏蔽敏感词汇、不良信息。只有在各个环节加强对于网络环境的监管治理,才能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氛围,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3.恢復语言系统的生态平衡
  网民的互联网生活沟通方式从单一的键盘输入文字沟通,增添了语音、视频沟通。这种“屏对屏”似的交流手段虽有输入的便捷性、视觉的直观性和积极的互动性,但其衍化生成的网络语言也影响了传统语言文字音、义、形的系统性、稳定性和规范性。因此,面对网络语言对于传统语言生态系统的冲击,要提高网络语言的使用规范,注重语言的继承与发展。网络语言虽是全新的词汇形态,但其不是凭空发迹,在承认其丰富了语言的多样性的前提之下,也要根据其发展的动态性不断地调整网络语言生态系统,使之与传统语言系统达到平衡的和谐之态。
  四、结语
  网络语言的出现是语言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的一场革新,网络语言迎合了人类发展进步的需要,为语言系统注入了新生命与活力,同时也促进了语言生态系统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理性地看待、使用网络语言,承认其存在发展的合理性,但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伪存真,使其与我们当下实情的价值取向相符。只有这样,网络虚拟世界才能和谐发展,才能与现实社会协调相适,才更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建设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李永宏.从菲尔生态语言学研究看网络流行语[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
  [2]陈刚,李凤琴.生态语言新视角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特征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8(7).
  [3]陈虹樾.生态语言学视阙下的网络流行语[J].高教学刊,2017(4).
  [4]周慧霞.生态语言学视阈下的网络语言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3(12).
  [5]冯静.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8(3).
  责任编辑:赵慧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054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