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广东方言地区博物馆讲解员的普通话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剑

  摘 要:博物馆讲解员不仅是历史文化传播者,也是社会教育工作者,普通话俨然是博物馆的主要讲解语言。广东方言地区博物馆讲解员更应该说好普通话,讲标准的普通话,这是准确传达历史文化知识和信息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方言;博物馆;讲解员;普通话;运用
  汉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它的特点主要是音节结构简单、声音响亮、节律感强、清楚、表达力强、词汇非常丰富,语音音系比较简单,语音系统相对比较完整,声调抑扬顿挫、和谐,富有悦耳的音乐美,能够反映纷繁的社会现象和表达细腻的思想感情,使现代汉语的表达容易做到生动丰富、简明准确。
  1 博物馆讲解员的语言要求
  博物馆是传播历史文化的社会教育机构,讲解员是博物馆的形象使者,更是社会教育者和历史文化的传播者,讲解的基本语言应该是普通话。因此,要求讲解员要发音正确,能自控气息和音量,吐字清晰、准确,基本没有吐字毛病,声音明亮圆润,音色优美。标准规范的语言可以传递准确的信息,通过讲解语态的不断变化吸引观众,帮助观众理解展览展品、领会讲解内容,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带领观众体会博物馆的历史文化魅力。
  然而,广东方言地区的博物馆招聘的讲解员,受地理位置、岗位特殊要求等影响,大部分是广东省内人员,故讲解员的普通话受广东方言影响较大,带有较浓厚的广东口音。正如大家都知道的一句顺口溜: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廣东人说普通话。
  2 广东方言与普通话的简要比较
  粤,是广东省的简称。粤方言、客家方言和闽方言构成了广东省境内的三大主要汉语方言。
  2.1 粤语与普通话
  粤方言也称为“粤语”,俗称“广府话”或“广东话”,它主要集中分布在珠三角区域和粤西、粤北、粤东的部分地区,包括广州、珠海、佛山、江门、中山、阳江、湛江、茂名、肇庆等。粤语有古汉语的语音特色,声母中没有zh、ch、sh、r,并且用z、c、s来代替舌尖音,而普通话声母有22个,且有zh、ch、sh作为舌尖音。最特别的一点是有些粤语字音没有转换的规律,一些相同的读音用粤语读完全不同。
  粤语有九个声调: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中阴入、阳入;普通话则只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声调的差异也使那些使用当地方言的讲解员在讲普通话时需要长时间的纠正和练习。
  2.2 客家话与普通话
  客家方言也被称为“唐音”“客话”或“客家话”,主要集中在粤东、粤北地区,包括梅州、韶关、惠州等。广东的梅州(原来的梅县)被认为是客家系统的代表地区,而梅县话也被认为是客家方言的代表。客家话主要是语音、语调上与普通话不同,如撮口音和齐齿音不分,客家方言一直保留着古代汉语语音中的特点,没有撮口呼的音,而普通话中有撮口呼的音“i”“u”,它们是长期相拼演变过来的。有客家口音的讲解员在说有撮口呼的汉字时,常常与齐齿呼音混在一起,将“余”读成“夷”,将“去不去”说成“气不气”。
  2.3 闽方言与普通话
  闽方言,在这里指广东闽方言,分布于粤东南、粤西南地区,包括汕头、潮州、汕尾、揭阳等,在语音和语法上和普通话都有很大的不同。如语法结构上与普通话顺序不同的“倒序词”:闽方言“猫母”,普通话“母猫”;闽方言“猪牯”“猪公”,普通话“公猪”。又如个别并列式的和不是很正式的双音节词:闽方言“人客”,普通话“客人”。
  3 广东口音与普通话的有关问题
  3.1 方言土语影响
  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很大,一方面体现在语法语序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发音上,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广东语言,主要指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在听讲解员讲解时会发现zh、ch、sh、z、c、s不分,如“是不是”往往说成“系不系”,“四十”说成“系席”等,“一艘(sōu)沉船”,说成“一shōu沉船”。来自闽方言地区的讲解员f、h不分,如“粉红”说成“混红”,“凤凰”说成“混凰”。讲解时必须纠正方言土语,使之合乎普通话语言规范化的要求,切忌用普通话的调子填当地语音。
  3.2 儿化音现象
  在普通话中有音变现象,其中儿化音现象对于南方人,尤其是广东人来说是比较难学会的一种发音。“儿化”就是一个音节的韵母后边因附加卷舌音“er”而发生的音变,如“花儿”“花生仁儿”“杏仁儿”“瓜籽儿”等。“儿化”音节一般都能代表一定的词义和词性,并能表达一定的感情色彩。如某博物馆有这样一句讲解词:“馆内设有儿童乐园区,开发的互动小游戏融入了南海Ⅰ号和海丝文化的元素。小朋友可以玩拼图、连连看、华容道、找茬等。”在这里作为口语化,“找茬儿”比直接读“找茬”更有亲切感。
  3.3 错字、白字问题
  第一,讲解时不能想当然地读音。如某博物馆的基本陈列的讲解词中有这么一段:“第一部分 扬帆:第一部分为展览的序厅,主题是扬帆。在展区的东侧竖立大型的风帆阵,代表着扬帆远洋的寓意……”,“帆”字并不是多音字,只有一个读音fān,会有人读成fán。尤其不要无中生有出一些读音,如“风(fēng)”,很多人读成“fōng”,“孟(mèng)子”被读成“mòng子”,“亚(yà)洲”读成“yǎ洲”,而这些读音在汉语字典中并没有,不能跟着港台或是按方言填音。
  第二,注意多音字。汉语中有大量的多音字,一个字有多种读音,在不同的地方发音不同。如“朝鲜(xiǎn)”有的人读成“朝xiān”;文物考古专有名词中的“拓(tà)片”,这里不应读“tuò片”;又如“……福建闽清义窑以日用瓷器为主。南海Ⅰ号船载文物中的义窑瓷器数量巨大……”中“载”是个多音字,意为所装运的物件时应读作去声zài,往往很多人会读成zǎi。
  3.4 语序问题
  广东方言与普通话常见的差异很多,前面所述的语法语序上的不同,在说普通话时容易造成病句。如粤语“你来先”,普通话应是“你先来”;潮汕话“你有来吗”,而普通话则是“你来了没有”。有这类问题的讲解员往往在平时背诵讲解词或文章朗读时还能做到发音正确、字正腔圆,但是在说话或口语表达讲解词时,吐字显得生硬不自然,时常流露出方言痕迹。
  4 日常的普通话训练
  讲解员日常的普通话训练是讲解基本功训练之一。不论哪个地域、哪个方言地区的讲解员,都必须具备声音洪亮、音质优美、语音标准、吐字清晰的素质。日常的普通话训练非常重要,尤其是广东方言地区的讲解员,要从声音、吐字、音准等各方面综合练习,坚持不懈地训练。
  4.1 声音练习
  声音练习包括气息练习和发声练习。正确的呼吸不光是讲解发声的技巧,也直接对讲解的音准、音质、共鸣和艺术表现等产生影响,正确的呼吸非常重要。通过胸腹联合呼吸法、长气息、报数、偷气换气练习等,学会用气息来支撑自己发出的声音,用丹田出气,而不是用嗓子或鼻子挤出来,这样才能在讲解时有底气,讲解也就会持久。
  4.2 吐字练习
  吐字练习主要是让讲解员吐字准确,讲解时吐字要清楚,没有吞字、吃字、懒音等毛病。
  4.3 音准练习
  普通话的正确使用有赖于有效朗读。朗读是一种把书面语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它需要很强的技巧性。在讲解员日常训练当中,由老师或者普通话说得标准的讲解员带着朗读,此过程中讲解员可以发现自已的不足和缺陷,同时也便于老师有效、及时地纠正他们的一些口头禅。可选取一些绕口令、诗歌或文章进行练习。
  5 结语
  讲解是一门艺术,它包括了有声语言、副语言以及讲解员个人的文化品味、修养等因素。广东方言地区的讲解员要运用普通话思维,从口语到书面语,从语音、词汇到语法,不仅书面语音要标准,而且要在无文字凭借下标准、流畅自如地说普通话,且词汇、语法都合乎标准和规范,提高听音、辨音能力和改正方言缺陷的能力,从而提高普通话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学敏.博物馆实用讲解艺术[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
  [2]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学生字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鲁立.新闻播音中普通话语音的规范化与审美特征[J].传播力研究,2017(10).
  [4]林伦伦.广东闽方言语法特点的比较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199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078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