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山水画元素在古典园林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国山水画与古典园林都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对古典园林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在古典园林布景中,随处可见中国山水画的元素。本文分析了中国山水画与古典园林的渊源,并针对中国山水画元素在古典园林中的运用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元素;古典园林;渊源;运用
  中国山水画、古典园林均有着悠久的历史,两者相得益彰。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属于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中国山水画元素在古典园林中的运用构建出了“画中有意境”“园林即为画”的情境。
  一、中国山水画与古典园林的渊源
  (一)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中国山水画是描写自然景色,如“园林阁楼”“名山大川”“乡野村居”的一种绘画形式,根据我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魏晋:中国山水画是在魏晋时期初步发展起来,当时的主题主要是描写士大夫的活动,当时的山水画强调“水不容泛、人大于山”,是我国山水画的开山鼻祖。
  六朝到中唐:六朝到隋朝初期,山水画不多,到了唐朝时期,山水画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水墨山水画诞生。
  晚唐到两宋:晚唐到两宋时期,中国山水画快速成熟,成为当时画坛的一项主流艺术,出现了大量的名家,针对山水画提出了独有的见解,山水画不管在技巧,还是内容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晚唐到两宋时期的山水画,呈现出南北分立的局面,南方的山水画天真平淡,轻烟淡峦,北方山水画丰谷峭拔、雄伟峻厚,代表性的画家有马远、李唐、刘松年等。
  元代:元代,我国山水画进入集大成时期,在元代,汉族知识分子遭到打击,郁郁不得志,于是乎,他们将自己对蒙古王朝的怨恨发泄在绘画上,因此,元代山水画达到高峰发展期。
  明清:明清时期的山水画慢慢衰落,明代出现了“云间派”“华亭派”“松江派”等派别,清代则出现“金陵八家”“八大山人”,标志着我国山水画步入现代山水画发展阶段。
  (二)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
  我国古典园林也有几千年发展历史,在汉代以前,尚未出现中国古典园林,直至儒家思想占据正统之后,古典园林才慢慢发展起来,形成以皇家园林为主的发展格局。
  在魏晋南北朝,实现了多民族之间的融合,形成率真、旷达、脱俗的风潮,道教、佛学影响日益深远,追求自然的审美意识受到高度重视,寺庙园林发展,大量私家园林出现,为后续古典园林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隋唐时期,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完善,在唐朝,绘画、诗歌、书法蓬勃发展,古典园林的发展也步入全盛阶段。
  进入宋朝后,小农经济发展,在园林植物的栽培上,也实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文人地位越来越高,古典园林的发展也步入成熟阶段。
  从清朝中叶开始,危机四伏,艺术创作也更加守成,古典园林既传承千年的发展精髓,也具备当时形式主义的种种弊端,丧失创新动力,开始走向衰败。
  (三)山水画与古典园林的渊源
  从发展历史来看,山水画与古典园林之间一脉相承,虽然山水画历史晚于古典园林,但是在经济、政治、社会的变更和发展下,两者在后续的历史进程中,呈现出非常深的渊源。从空间布局和构图形式来看,山水画、古典园林之间也有诸多相似的内容,都强调空间疏密对比、意境的精炼提取,山水画的“可游可居”、古典园林的“可行可望”都是源自道家的“天人合一”,由此可见,山水画元素、古典园林理论之间具有极为密切的关联。
  二、中国山水画元素在古典园林中的运用
  (一)对山水画创作思想的借鉴
  在山水画的创作中,“立意”是一个重要环节,是画家在观察、分析客观物象过程中获取的主题思想,好的山水画,必须要具有良好的“立意”,画家的“立意”高低直接反映出作品品格、意境的高低。古典园林,也同样讲求立意,关于古典园林的“立意”,实际上就是园林的设计思想,好的古典园林作品,要突出其中的主要矛盾,既要满足基本的功能要求,也要有好的思想境界,在维持主体风格基础上,适度进行调整,做到“外松内紧”“形散神聚”。同时,古典园林也吸收借鉴了中国山水画的“天人合一”思想,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原则,古典园林中“假山叠石之间的绿色植物”“随地设置的山石小路”,看似随意,实际上与周围景物之间相得益彰,这均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突出表现。
  (二)对山水画创作风格的应用
  在创作风格上,中国山水画以“山”“水”等景观为主,大部分山水画,都遵循这一构图原则。这对古典园林也产生深刻影响,在古典园林的布置上,同样强调自然山水的重要性,其大致的元素包括“山”“水”“建筑”“植物”,用假山来设置出自然山形,用抽象的假山形式来表现山林的变化。
  1. 师法自然
  古典园林实现了自然与哲学观念的高度契合。“师法自然”属于中国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思维,也是古典园林艺术遵循的一项法则,虽然两者在表现手段上各有不同,但是都是以自然元素作为根本,古典园林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国山水画也是这样。
  2. 抒情写意
  无论是中国山水画,还是古典园林中,都有大量写意的元素,通过写意手法的应用,给人们带来无限遐想,这在宋代时期的古典园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宋代的古典园林为园林赋予人格,其简练的表达手法,都源自山水画。在古典园林中,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诗情画意”,造园艺术,在绘画、文学、诗歌的影响下,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并不是简单对花草、山石、水体的堆砌,而是用自己的情感、智慧來构造,如江南园林中常见的亭子、假山、漏窗等,营造出含蓄深远的意境。
  (三)对中国画创作布局的吸收
  在山水画中,注重“置陈布势”,即构图,在古典园林中,布局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中国山水画布局包括造型组合、轮廓刻画、色彩填补等内容,这属于二维层面的内容,古典园林的布局则属于三维层面的内容,古典园林的设计借鉴了大量中国山水画的元素,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为古典园林赋予新的元素。如对比、借景、层次、空间等,古典园林的创作布局要求分清主次,突出节奏感和主题元素。对于中国画的创作局部,古典园林借鉴了以下几个创作方式:   1. 虚实黑白的应用
  “虚”是虚幻、空灵的内容,“实”是实实在在的景物,虚实结合是古典园林创作布局的常用方式,在中国画中,常用留白的表现方式来表达水面、云雾、天空等内容,在历代山水画中,也有大量应用黑白元素结合的实例。虚实、黑白在古典园林中也有广泛应用,如,常见的“山环水抱”就是虚实结合的典范,其中,山體的峦、峰是“实”,“壑”“涧”是虚,通过两者比例的合理搭配来营造完美境界。古典园林中虚实黑白的应用,能够彰显出园林空间的灵动感。
  2. 疏密繁简的应用
  在中国山水画中,也常常用具有韵律、节奏感的疏密表现方式,以无胜有,其中的哲学思想,在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古典园林中疏密简繁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位置经营、元素布局两个方面,我国多数园林习惯采用轴线对称的方式,通过植物的搭配来营造出疏密感,让观者能感受到景观节奏的变化,营造出“安详”“恬静”的感觉。此外,在古典园林中,树木、山石的搭配,也具有疏密简繁的特征,构建出悠远的意境。
  3. 主次相生的应用
  在中国山水画中,主次关系属于重要的审美规律,也是艺术创作中需要遵循的客观规律,如果忽视了主次,会导致整个画面陷入混乱。在古典园林的布景中,也要做到主次相生,从多个角度,利用多元化的表达形式来处理主从对象,形成空间联系,再通过对山石、水体的安置让古典园林更具特色。
  4. 藏露互补的应用
  中国山水画一般不会将主题和盘托出,而是用藏而不露的方式来表达,在古典园林中,也经常应用欲显而隐的表达手法,将部分景观藏在树木、山石中间,营造出扑朔迷离之感。古典园林的局部吸收了中国山水画中藏露互补的表达方式,一般不会开门见山,园林中的花、石、树、桥、亭等相互交错,利用高大树木、堆叠山石来阻挡视线,让景色变得意味无穷,若隐若现。
  5. 节奏韵律的应用
  节奏和韵律最早源自乐曲,这两个元素,在传统山水画中也时有体现,画家在绘画时,需要把握好线条的疏密、刚柔、取直,进行规律性的交替和重复,如同一段优美的文章。在古典园林中,也有大量节奏、韵律元素,通过山川、水池、亭台、楼阁的应用来体现层次美,形成有变化的空间。同时,设计者常常在渲染前奏后,将主景藏起来,让游人能够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感悟。
  (四)对中国画空间处理的借鉴
  中国画的空间处理手法应用深远、平远、高远、阔远的表达方式,古典园林也借鉴中国画的这种空间处理方法,通过对借景、隔景、对景等表达手法的应用,营造优美意境。如,在苏州园林中,就应用大量的乔木、山石等遮掩楼阁、亭台,形成深远的意境。不同的园林类型,其空间形式非常多样,在处理方式上,也多种多样。
  以“内向与外向空间”为例,从绘画角度而言,也被称之为聚合空间、开敞空间,在传统山水画中,有的景物是攒聚状,有的就是从外部散开,画面空间也在矛盾关系中实现和谐统一。如明代文徵明的《东园图卷》中,画中的山石、建筑都是以水体作为中心,呈现出内部聚合状态,并在右侧适度发散,在整体空间关系中,设置了一部分外向空间。在古典园林中,也有这样的区分,具体是基于感官朝向来划分,需要根据创作者要求、园林尺寸差异来设置,这种设置方式多出现在皇家园林与小型私家园林之中。
  (五)对中国画创作元素的使用
  1. 山石
  在古典园林中,叠山置石法应用非常广泛,山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常见元素,石块的设置要避免单独设置,否则很容易给观者带来死板印象。
  2. 植物
  除了多元化的造园艺术之外,古典园林在植物的配置上,也借鉴了中国山水画的元素,如植物层次化的设计,植物层次感的设置。同时,对于古典园林中的一草一木,也为其赋予拟人化的元素,如松柏表达耿直、坚贞的品格;荷花表现出淤泥而不染的风骨;柳树具有离情别意的含义;竹子象征清高等。
  3.建筑
  建筑是山水画重要的景观构成之一。建筑在山水画和古典园林中都是举足轻重的,它点缀在绿水青山间,成为标志性的景观,起画龙点睛之作用。建筑在古典园林内仅仅只起到满足居住、休息、读书、宴客、听戏的作用是不够的,它还起到很重要的美观作用。当我们置身于建筑之中时,脚下的建筑是管径点,而建筑外的其他建筑则组成动人的风景,因此,建筑在古典园林中身兼数职,一是观赏点,二是景点本身。
  4.点景
  山水画的主要描写对象以自然风光为主,致力于对审美客体的描写,常常用“点景”的方式来呈现人物,或者省略画中的船、桥、人物等,呈现审美主体的理想、情感。在古典园林中,不仅关注运动之间的联系,也非常注重自然景物的变化。
  以桥梁为例,在古典园林中,桥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桥、水之间的关系可以利用“小桥流水”的方式来表达,古典园林在桥梁表达形式上,主要采用“拱式”“梁桥”两个形式,北方对拱式的使用较多,南方则主要以梁式为主,分别表达人们不同的审美情趣。拱式桥梁桥面微微平曲,与桥孔之间相得益彰,呈现优雅立体、静穆稳重的造型,兼具目的性、审美性、实用性要求。南方的梁式桥梁,体积较小,如同蜻蜓点水一般,这种形式的桥梁能够营造出江南水乡的审美感觉。
  结?语
  古典园林、中国山水画之间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两者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中国古典园林悠久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山水画的造景原则已经影响到园林设计的方方面面,我们应该使二者的融合在现代园林中得以延续,并传习山水画的精神,创新古典园林的设计。
  参考文献:
  [1]高茂隆.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画的美学联系[J]. 中国园艺文摘. 2018(05)
  [2]刘辉.探析书画艺术与中国古典园林审美情趣的互通性[J]. 现代装饰(理论). 2014(05)
  [3]盛光明.简析中国古典园林与书法之关联[J]. 山东工业技术. 2013(10)
  [4] 刘姝瑛.传统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J].中国园艺文摘. 2012(01)
  [5] 王恒.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山水画的关系[J].山西建筑. 2010(24)
  [6] 刘梦佳,陈炜,黄帅男.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中亭建筑的运用[J]. 建筑与文化. 2018(10)
  [7] 朱思洁.古典园林的营造技艺在当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 湖北美术学院 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109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