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训产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针对国内高职院校学习、实训和生产融合不易、育人平台建设难、统筹管理难度大、缺乏政策支持等问题,创建“学训产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并进行了探索和实证研究。
  关键词:学习实训 生产三位一体 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7. 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 (2019) 14-0006-02
  一、背景分析
  2014年6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 19号)指出“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 95号)提到“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推行而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将广泛的校企合作、深度的产教融合视作职业教育发展的灵魂,秉承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宗旨,探索并实践了学习、实训和生产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 “学训产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概述
  “学训产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是指学校和企业合力打造汇聚理论教学、实训实践和生产经营等功能于的综合性育人平台,使人才培养途径融“课堂教学、 实验实训、生产活动”为一体、人才培养规格融“理论知识、技术技能、职业素质”为一体、人才培养内容融“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生产任务”为一体,教育教学与生产经营相辅相成,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一流技术技能人才。
  三、构建“学训产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困境
  1.政策困境
  从现有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看,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规有涉及校企合作的相关表述,也有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校企合作指导性文件。但总体来看,缺少具体的操作性文件。例如,学校与企业共建生产性基地时双方出资比例、产权归属、盈利分配等关键性问题没有细则文件,导致学校在开展该项工作时顾虑较多,实施难度较大。要保证校企合作育人平台的搭建和顺利实施,需要国家在相关方而的立法支持。
  2.“学训产”融合不易
  将教学、实训与生产的目标协调一致难度较大,三者之间容易形成掣肘。一般而言,教学和实训的主要目标是育人,而生产的主要目标是盈利。首先,高职院校对教师主要考核指标是教学和实训,生产任务的考核权重不大。而“学训产”三位一体的工作量让教师承担的任务过重,得到的相应利益却并不对等,致使教师参与基地教学、生产和管理的热情受到较大影响。其次,实现学习、实训和生产的周密安排较难。如果偏重生产,会影响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如果偏重教学,则会影响生产任务甚至育人平台的有序运行。最后,没有系统的规划,学生同步进行学习、实训和生产,自身感觉压力也较大。
  3.育人平台建设难
  首先,平台建设筹资难。“三位一体”育人平台综合性强,学习、实训和生产所需的设施设备较多,涉及的财力和物力大,往往需要企业与学校共建才能完成。而平台建设周期较长,有一定的投资回报期,对于追求利润的企业而言参与建设的吸引力不够。其次,持续投入难。国内许多生产性实习实训育人基地大多为学校或政府投资建设,基地验收后项目建设即告结束。而行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没有后续追加投资引入新设备和新技术,就难以达到专业育人的培养目标,基地也难以维系正常的运转。
  4.统筹管理难度大
  首先,“学训产三位一体”育人平台涉及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消防安全、食品卫生、生产安全等多个环节,需要与企业、行业、政府等多个部门协调,统筹管理难度较大。其次,要实现学习、实训和生产三位一体必须重构专业课程体系,这必然要对原有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等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该工作是一个系统项目,涉及调研、设计、论证和实施,需要学校、行业和企业共同配合下才能完成。
  四、 “学训产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探索
  近年来,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与武汉今天(Today)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oday”)共建“三位一体”育人基地,实践了教学、实训与生产融为一体的育人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组建订单班,打牢合作基础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Today组建了“Todav店长班”进行人才定制培养。“Today店长班”是为满足Today的快速发展而组建的培养店长等中高级管理人才的订单班。经过校企双方的大力宣传、有效组织和有力管理,人才定制培养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学校每年为该企业培养了30余名储备管理干部,多人担任了企业重要技术和管理职务,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2.共建育人平台,促进学训产无缝连接
  合作初始,订单班学生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在企业开展实训和生产,三者衔接紧密度不够,无法同步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效果和周期。而Today的企业规模扩张较快,对人才培养要求较高。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效果,学校与Today决定在校内共建集学习、实训和生产于一体的育人基地。该基地由Today投资350万元、学校提供场地建成。基地占地350平米,由2间教室(理论学习区)、1间实训室(实训区)、1个生产运营店(生产区)和1间办公室组成,为实施“学训产三位一体”打造了优质平台。基地注重环境育人,在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将重德、励志、笃学、尚能的学校文化和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为梦想而战的优秀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
  3.制定基地管理制度,确保可持续运营
  校企双方成立了基地管理办公室,由学校和企业相关人员担任基地管理人员。制定了基地运营及管理办法,约定该基地主要功能为培育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基地建设资金及后续投资由Today负责,基地场地及维护由学校负责。校企共同负责基地的学习、实训和生产运营。基地生产运营产生的成本、收入等财务数据定期公开,生产利润一部分用于支付订单班学生承担生产任务的薪酬,其余部分作为基地的后续投资基金。若利润不足以支付的,由Today负责投入。   4.重构课程体系,创新育人模式
  为保障订单班的教学、实训内容和生产紧密联系,学校与Today组成专家组根据行业企业标准和岗位技术技能要求,共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初步形成适宜开展“学训产三位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基地正式运营后,专家组团队反复论证,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最终形成学习、实训、生产“三阶递进”,专业知识与实验实训、能力培养和岗位需求、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职业素养与文化内涵“四元融合”的系统课程体系。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该模式不仅缩减了课时总数,减轻教师及学生负担,而且弱化“学训产一体化”实行阻力。
  学校和企业以双师型教师为主导、以“学训产三位一体”育人平台为载体,创新性构建了“四元融合、学做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教室、实训室学理论、练技能,再到前端来实际生产,学中做、做中学,工学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统一。这种学习、训练、生产一体化的学习环境,实现了课程内容与生产任务无缝链接,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能及时进课堂,学生深刻感受到今天课堂所学,就是今后工作岗位内容。学生的课程是量身定制的,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进生产实际,不仅能学到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毕业即就业。对发展前景较好的订单班学生予以重点培养,在教师团队指导下开展“Today便利店”创业项目,树立成功典范,激发其他学生参与“学训产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促进了产与教、教与训、产与训的深度融合。
  5.建设“四能型”师资队伍,完善教师团队考核制度
  学校与Today打造了具备专业教学、实践训练、生产经营、创新创业指导等“四重能力”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该团队由学校选派专业教师、Today选派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学校教师负责主要基地专业教学和实践训练,Today培训师主要负责指导基地生产经营和创新创业。教师团队每周研讨教学和生产经营情况,并不断改善提高,极大提升了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为激发教师团队活力,校企建立了师资团队激励考核制度。教师承担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全部计入教师个人绩效考核工作量;企业人员承担基地教学工作量同样纳入其绩效考核指标。基地的教师和企业人员在评奖评优、职称和职务晋升时,学校和企业在同等条件下时优先考虑。
  五、 “学训产三位一体”育人成效
  在校企双方的实践和不断完善,“学训产三位一体”育人功效逐渐显露头角,培养的学生在2017年和2018年全国“互联网+”快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斩获3金4银2铜,使学校成为湖北省唯一获银奖及以上獎项的高校,也是获全国优秀组织奖的10所高校之一;在湖北省邮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包揽了个人和团体一等奖,多名学子被湖北省邮政管理局授予“湖北省快递技术能手”称号。校企合作团队将企业实际运营与竞赛内容相结合,极大提升了教师的竞赛指导水平和实践能力,教师在全国教学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个人和团体第一名。山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财贸学校等兄弟院校慕名前来学习和交流。
  参考文献:
  [1]吴加权,朱国奉,高职院校“产教创一体化”育人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教育,2017(32).
  [2]孙健,藏志军,论现代职教体系中行业协会的功能[J]职教论坛,2016(19).
  [3]解传美,加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0).
  [4]朱国奉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提升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6)
  [5]陈小军,李平,吴飞多元主体视角下高职院校依存型校企合作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1)
  [6]林金良,李小兵,董清海,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202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