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明清瓷器体现的教化思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盼盼

  摘 要:明清时期,教化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教化思想反映在各个领域,也包括作为物质载体的瓷器。瓷器上蕴含的教化思想有儒家的伦理道德、崇文重农、神道设教等。这些教化思想借由瓷器的纹饰和功能得以充分体现。
  关键词:瓷器;教化;纹饰
  教化是古代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概念,据《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化,“教行也”;段注“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由此可知,教化是一种道德治理方式,即以教致化、教而使化,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和影响,达到徙善远罪、移风易俗的目的,从而维持统治阶级所需的平和稳固的社会秩序。
  明清时期封建专制集权政治达到顶峰,出于统治需要,历代君主均视教化为要务。如朱元璋曾说“治国之道,教化为先”“治道必本于教化”,康熙帝亦云“治天下者莫亟于正人心、厚风俗。其道在尚教化以先之”。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推行,官方教化思想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当时的文化、艺术、技术等各个领域,如绘画、戏曲、小说、雕刻等,也包括瓷器。瓷器与教化,二者联系紧密,形容陶瓷制作常用的“埏埴”一词,本身就有后天教化、培养的含义;而明清时期的教化思想在瓷器之上亦得到充分体现。
  1 伦理道德
  伦理指的是一种道德现象或道德关系。明清时期程朱理学为主导的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因此,儒家的伦理道德成为最基本的教化思想。儒家的伦理观内容丰富,如五伦、三纲五常等,在瓷器绘画上多有表现。
  ①五倫。五伦说最早由孟子正式提出,“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可见五伦之说本身就带有圣人垂教的意味。中国古代绘画中表现和宣扬“五伦说”最为常见的是五伦图,或称伦叙图,沈铨、任伯年、张熊、朱偁等均绘制过《五伦图》。而其作为瓷器纹样最早出现于清朝康熙时期,流行于以后各朝直至民国。图画中以凤凰、仙鹤、鸳鸯、鹡鸰、黄莺这五种禽鸟寓意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人伦关系。凤凰居于梧桐树下,鹤、鸳鸯等伴于左右,又有牡丹、灵芝、山石等陪衬其间。雍正皇帝曾作《五伦图歌》,其中说到“感兹群鸟义可取,从明五教敷条章”,表明其具有明显宣教之意。瓷画中有表现五伦其中之一的,如清末民国极常见的一种瓷器,画一雀鸟立于枝上,做鸣叫状,旁边题有“枝头求友”四字,取自《诗经》中“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体现的是“朋友有信”。
  ②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其实也是一种人伦关系的阐述,只不过带有明显尊卑主从关系。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种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可看作是处理人伦关系的道德准则。朱熹常将三纲五常并提,使其成为封建道德规范的核心。瓷画表现纲常思想的题材中,较为常见的是“三纲五常图”,即画三口缸,五人围聚尝酒,取其谐音。三纲中的“父为子纲”,在明清时期演变成为子女对父母无条件的孝,弘扬“事亲至孝”的二十四孝图也成为各类器物的装饰纹样。瓷器上二十四孝的题材最常见的有孟宗哭竹、王祥卧冰、彩衣娱亲等,都是“孝”这一重要家庭伦理思想的体现。除上述几种纹饰外,明清瓷画有不少内容来源于戏剧、小说、神话故事等,如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精卫填海。这些瓷画同它们的内容来源(戏剧、小说)一起起传达忠、义、勇、毅等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作用。
  2 崇文重农
  ①崇尚文治。明清两朝实行文治的主要方式是学校和科举,二者相辅而行,偏重后者。明朝学者陈于陛认为科举“是励行崇化之道”。明太祖为吴王时已定文武科取士之法,至洪武十七年成为定式。清天聪三年,皇太极就发谕文,“今欲振兴文教,试录生员,诸贝勒府及满汉蒙古所有生员,俱令赴试”。入关定都北京后,更是以科举为“抡才大典”,这些都表明了统治者对利用科举、以行文治极为重视。明清统治者对科举的重视也反映在瓷器上,出现了诸多与科举有关的瓷器纹饰。此类纹饰大抵可分为两类,一类以登科及第为期许,表现金榜题名的美好愿景。这种又可分两种,一种止于高中本身,如一路连科、独占鳌头等;另一种则延展至高中后的丰厚回报,体现极强的世俗功利性,如高官厚禄、马上封侯。一类重经过,即表现读书进学的历程,如课子图、志在书中,籍此勉励父母勤育子孙、学子刻苦攻读。
  ②重农务本。中国自古是农业国,因而很早形成重农务本的传统思想。这一思想被统治者当作施政的根本方针而大力提倡,“帝王之政,莫要于爱民,而爱民之道,莫要于重农桑”。自宋以来,历朝均十分重视《耕织图》的绘制,其中最有名的为南宋楼璹的版本。清康熙时,命画师焦秉贞依照楼璹残本重绘,康熙所作序文中说“念生民之本,衣食为先”“且欲令寰宇之内,皆敦崇本业,勤以谋之,俭以积之,衣食丰饶,以共跻于安和寿富之域”,透漏出显著的劝农促耕之意。此后雍正、乾隆、嘉庆诸朝均绘有此类图画,或名《耕织图》,或名《桑织图》《棉花图》等,不一而足。康熙晚期,将《耕织图》移植到瓷器之上,种类包括五彩、青花、粉彩、斗彩。康熙耕织图瓷器代表了康熙官窑瓷器的极高水平,所谓“官窑人物以耕织图为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康熙五彩耕织图瓶,画面取《耕织图》中“舂碓”和“分箔”两组题材,每组各绘六农人分别从事碓米和养蚕的活动,情景生动真实,极具生活气息。北京故宫还收藏有一件青花耕织图纹碗,碗外壁绘《农耕图》中的“耙耨”场景,并有题诗。此外,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及国外的吉美美术馆等均收藏有描绘《耕织图》画面的瓷器,中国嘉德、北京匡时等公司也拍卖过此类瓷器。这些瓷器的年代从康熙延续到民国,如景德镇陶瓷馆就收藏有一件民国时期的粉彩耕织图盖碗。同纸绢、木刻等诸多版本的《耕织图》一样,清代官窑瓷器上以耕织图作为装饰,是为了体现统治者对农业生产和百姓生计的关心与重视,向全社会传达重农务本、努力生产的理念,以教化百姓专于本业、勤于耕织。
  3 神道设教
  《礼记》中说“因物之精,致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姓以畏,万民以服”,即通过崇奉鬼神之道来使民畏服。这是儒家“神道设教”思想,为明清两朝所遵行。在统治者的观念里,鬼神是否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借其来施行教化,成为一种政治和统治策略。“鬼神之说有益人心”。神道设教思想在瓷器上体现于两个方面:①用宗教题材为瓷器纹饰。神道设教观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宗教相结合,并对宗教进行改造,使宗教教义演变为教人要顺天安命、行善积德、尽忠尽孝,符合统治者维护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如在朱元璋看来,宗教可以“暗助五纲”。明清瓷器上有诸多宗教题材的绘画,常见的如八仙、老君、张天师、和合二仙、观音、罗汉、布袋和尚等。这类纹饰的盛行与统治者的喜好及国家的时局相关联,如明代嘉万时期崇奉道教,于是道教类题材的瓷器纹饰大增。明末社会动荡,佛教题材的故事比较流行。宗教题材的瓷器绘画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人们对宗教鬼神的信仰,从而起教化之作用。②用瓷器为祭祀礼器。祭祀是神道设教的主要形式。宫廷祭祀方面,洪武二年,“定祭器皆用瓷”,此后即相沿成习。嘉靖九年,对祭祀瓷器的种类作了规定,“定四郊各陵祭器,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清初沿袭明朝旧制,乾隆十三年,“诏祭品宜法古……凡陶必辨色。圜丘、祈谷、常雩色青,方泽、社稷、先农黄,日坛赤,月坛白,太庙陶登黄质彩饰”。瓷质祭器的样式为仿青铜礼器的鼎、簋、簠、罍、尊、爵等,也有普通的碗、盘、碟。地方上的祭祀可视为宫廷祭祀的下移,如春、秋祭祀社稷诸神及先贤帝王等,亦用瓷器。据康熙《乐平县志》和乾隆《赣县志》记载,祭器有瓷灯、瓷彝、瓷鼎、瓷碟、瓷铏、瓷簠、瓷簋、香炉、瓷爵、瓷尊等。民间与官方用于佛教寺庙、道教宫观及家族祠堂祭祀供奉的花瓶、香炉、烛台,即所谓三供、五供,亦多见瓷器。乾隆时唐英曾主持烧造此类供器,现已流散至海内外博物馆及私人藏家手中。
  明清时期的教化思想十分丰富,体现在礼乐制度、学校教育、乡约民规、圣谕旌表以至绘画、戏曲、舞蹈等各个方面,瓷器只是其中之一。瓷器虽然主要是实用器具,但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纹饰和功能能够很好地体现和诠释儒家伦理道德、崇文重农、神道设教等教化思想,可谓是达到了善与美、形与神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张慧芬,江铭,谢长法.中国古代教化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
  [2]赵宏.中国陶瓷文化史[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6.
  [3]吕丽,潘宇,张姗姗.中国传统法律制度与文化专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4]董琰.中国古代教化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5]王加华.教化与象征:中国古代耕织图意义探释[J].文史哲,2018(3).
  [6]李录成.试论中国古代花鸟图式与观念[J].美术大观,200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424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