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国家的强大、民族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人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学前教育的发展。在国务院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基本形成以本专科为主体的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同时指出要前移培养起点,大力培养初中毕业起点的五年制专科学历的幼儿园教师,以解决幼儿园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的问题。由此,中高职有效衔接,快速产出高质量的幼儿教师队伍成为研究的热点。笔者在教学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应加强政府指导、院校有效沟通、提升师资水平、融通课程实践体系等对策以促进中高职有效衔接。
  关键词: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对策
  职业教育为社会各行业发展输送大量技能人才,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有效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二十条,明确提出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的发展关系着儿童的健康发展,关系着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日前,在国务院颁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基本形成以本专科为主体的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本专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规模达到20万人以上。这样庞大的一个数量规模,对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幼儿教师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是前移培养起点,大力培养初中毕业起点的五年制专科学历的幼儿园教师。由此,如何做好中高职衔接,快速产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鞍山师范学院高职院创建于2000年,其学前教育专业从2002年开始招生,目前已经具备职教本科、三年制专科、五年制专科三种办学层次,目前在校生1800余人。经过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及研究发现,在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着中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自成一体,毕业要求各不相谋,课程设置各成其是,教学方法和手段衔接困难,教学评价方式分离脱节等问题。这与政府对于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长期分离,中高职院校缺乏长效沟通机制,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对口升学招考制度的影响等息息相关。为此,本文提出加强政府指导、院校有效沟通、提升师资水平、融通课程实践体系等对策。
  一、加强政府指导
  早在2011年,教育部就颁发了《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宏观层面就中职与高职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协调发展、实施衔接、政策保障等方面给出了一定的指导意见。但就中高职衔接的微观发展来看,仍存在着政府指导分层,缺乏衔接,指导意见落地困难的现象。如就中职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来说,在2000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下发《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2000〕2号)指导高职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2009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下发《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指导中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这一时期,中职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可谓是各行其是。直到2019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下发《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就中职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给出了統一的指导意见,强调结合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定位,科学合理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保证培养规格。这一文件的下发,使中高职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更利于落地实施,有助于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的衔接。
  二、院校有效沟通
  中高职有效衔接有赖于中职与高职院校的有效沟通。衔接院校的沟通不仅仅只是院校间的领导与教师们共同开会座谈,还应是更深入的融合。要从机构、制度、课程教学实施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度沟通。
  首先,在衔接院校中聘请优秀的一线教师及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组成专业发展与教学指导机构,共同组织和开展专业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指导衔接院校的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室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组织教师培训、学术研讨,承担院校教学质量督导等。通过这一专业教学指导机构的建立,使中高职衔接真正的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并对产生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及时研究与指导,从而促进中高职有效衔接。
  其次,制定一系列的沟通融合制度,以制度促进院校沟通的开展,以制度保障院校沟通的实施。衔接院校可以结合区域特色,从职业院校发展实际出发,共同制定促进专业发展与教学实施的制度,在衔接院校范围内共同实施,以保障院校间的沟通合作。如制定教学奖励制度,激励中高职院校教师及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联合申报科研及课程教学改革项目,促进院校共同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教学督导与评估制度,以评价促改进,以督导促提高;制定产教融合制度,以产、学、研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实现中高职院校的有效衔接。
  再次,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从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加强中高职院校的沟通与合作。如从课程教学标准的制定、课程教材的编写、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等方面进行沟通合作。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优质课观摩、行业专家讲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课程教学方面的交流学习,从而改进课程教学,促进中高职有效衔接。
  三、提升师资水平
  教师是教育的基本要素,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技能,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引领作用。一所学校优秀与否,不仅要有基本的教学设施,适宜的生源,更重要的是拥有具备高尚师德与过硬教学素养的教师。因此,有效的中高职衔接还应在教师的师德修养与师资水平上进行有效衔接。主要是开拓一切渠道,大力提升师资水平。   提升师资水平,首要的是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这是教育的根本。正确的师德引导,才能会为社会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在国家颁布的多个文件,以及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明确提出师德为先,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因此,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不仅要提升教师的个人师德修养,还要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强化教师德育水平。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培养的是具备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同样,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也不同于从事普通教育的教师,要求教师不仅具有必备的师德素养、一定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同时还要具备相关职业的实践技能。因此,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更强调职业实践能力的提升。职业院校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并提供充分的时间及政策支持。鼓励教师与企业共同进行课题研究,对企业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以解决企业的困惑,提高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
  提升师资水平还应加大对教师的专业培训。首先是提倡教师们要走出去,鼓励教师参加行业企业培训,吸收先进的知识经验,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开拓教师视野,激发碰撞教师的教学思维。其次,组织教师研讨交流,可以请参加培训的教师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带回先进的信息与学术思想,共同学习成长;也可以组织不定期的教研活动,对课程教学模式、国家政策文件、教师竞赛规程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交流学习。再次,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做讲座,亲身感受专业发展与企业实际,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与职业素养。
  四、融通课程实践体系
  中高职的有效衔接,有赖于课程实践体系的融通与衔接。中高职院校要依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根据国家颁布的专业教学标准,合理制定各自的人才培养方案,明晰各自的培养目标。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学时、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做到中职与高职学生各有所学、各有侧重、有效衔接。中职院校应强调学生文化基础课程学习,为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做好准备。扎實职业技能训练,侧重师范基本技能培养。职业知识以基础扎实、理论够用为原则,强调职业技能实践,培养适合幼儿园及其他幼儿教育机构需要的保育工作人员。高职院校应侧重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强调职业技能训练及实践,培养离校即可上岗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同时,要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规范课程设置,即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科学设置专业(技能)课程。在课程内容上,要依据培养目标定位和职业岗位需求,选择必需的课程内容和适宜的教材,同时做到课程内容的延续与衔接。既保证文化基础扎实、专业理论够用,又便于形成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既能胜任岗位需求、到岗即可上岗,又具备学历提升、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在课程学时上强调实践学时的比例,加大实践实训内容及学时,加强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体系创建上,首先,根据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分解职业能力,形成不同层次教育达成不同层次能力培养。中职院校以培养学生基本师范技能为主,做到技能基本功扎实;高职院校在夯实学生师范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教学基本功为主,从而实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其次,实践教学体系项目设置完备,课堂实践教学、校内技能训练、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训练项目完整。再次,技能训练方法多样,有课上训练、实训周集中训练、早晚自习日常训练等多种形式;有教师指导训练、导生及技能优秀学生带领训练、系学生会管理训练等多种管理方式;有个人展示、集体汇课、项目展演等多种技能展现方式。最后,通过赛、岗、证、教、训融合,实现课程实践教学与训练的融会贯通。主要是根据职业岗位需求,结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及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及形式,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实践教学进行指导,以此促教学、促训练、促大赛、促考证,最终形成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能够为国家输送大量优秀教师,能够有效缓解我国幼儿教师师资数量不足、学历不高、职业能力不强等问题,有助于国家实现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基本形成以本专科为主体的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对于国家教育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希望以上观点能够有所助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2010
  [2]赵琪,冯慧.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的问题及策略分析——以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5
  [3]刘志国,刘志峰.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
  [4]何金坪等.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研究[J].内江科技,2019(4)
  [5]许颖.学前教育中高职衔接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本文为2019年度职业院校教育类教指委学前教育专业立项课题“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XQJYKT35。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辽宁 鞍山 114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077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