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文化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网络暴力事件作为网络活动的极端负面行为,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有负面影响。应进一步研究网络暴力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减弱网络暴力文化的蔓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并有效规范其网络行为。以江苏大学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定量分析法,了解不同的学生群体对网络暴力文化的了解、参与、成因,并提出合理的治理对策,引导学生的网络行为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正向作用,从根源上减弱网络暴力文化的滋长。
关键词: 网络暴力文化 大学生 意识形态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1-0020-02
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1]。作为网络用户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在其接受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时难免出现极端行为,助长网络暴力文化的发展。因此,本课题以江苏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了解不同群体对网络暴力文化的了解、参与、成因,提出治理对策,引导学生的网络行为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正向作用。
一、概念认知
(一)网络暴力文化
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空间发布带有侮辱性、煽动性和伤害性的言论、视频、图片的行为[2]。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社交App成为网民情绪发泄的场所,随意评判他人甚至伤害他人的现象越来越突出,网络戾气严重,演绎出一种具有信息时代特色的文化——网络暴力文化。
(二)大学生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指导人们行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情趣,如可持续发展理念、人类共同体理念、师法自然的艺术创造等[3]。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是大学生发展的思想基础,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三)网络暴力文化与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关系
网络暴力容易给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带来消极影响,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网络暴力中充斥着愤怒的情绪且富有影响力,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而加入到网络暴力的队伍当中[4]。而积极健康的大学生意识形态能有效抑制网络暴力文化对自身的侵蚀,巩固绿色网络环境,促进信息社会安全发展。
二、数据分析
(一)数据来源
课题调研前期,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对江苏大学大一至大四不同专业的部分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63份,有效问卷912份,回收率为96.3%,有效率为91.2%。其中男生523人,女生389人,平均年龄20.85岁。
(二)数据分析
1.角色群体的差异
调查显示,江苏大学男生参与网络暴力程度高于女生,低年级学生(大一、大二)中的参与者比例高于高年级(大三、大四)的学生。此外,不同专业的同级学生参与网络暴力事件的频率也有差异:事件参与者中,就读政治、法律类的人数比例高于其他专业的同级学生。其他诸如网龄、上网时长、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不显著。
2.主要表现
归纳统计有效问卷,发现接受问卷调查的江苏大学学生参与网络暴力的形式以谣言、语言暴力等为主。
(1)编播谣言
谣言是指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广为传播的信息[5]。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浪潮的发展,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增多,比如网站、微博、微信、贴吧等,这些场所上的信息多而杂,心智还不成熟的大学生很容易不加思考和辨别就对信息全盘接收,包括那些假信息。个别年轻气盛的大学生对伪信息进行改造、带有主观色彩地添油加醋,或是掺杂激烈的情绪。互联网讯息传递是发散性而快速的,这些带有强烈情感导向性的虚假事件传播广泛,成为网络谣言,给社会带来恶劣影响。
(2)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是直接或间接地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语言,使他人精神或心理上遭受侵害和损害,属于精神伤害的范畴[6]。这种现象往往是无意识的,调查发现,很多参与网络暴力的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带有攻击性的一句话往往就是语言暴力,这种现象在微博、贴吧等社交客户端的体现最为明显。这些暴力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从网络蔓延到现实生活,导致纯真美好的校园里也时常听到他们粗俗的交流,严重影响了校园风气。
(3)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是指嫌疑人运用网络技术,借助网络、电信平台实施的损害国家利益、侵害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行为,对国家、社会和公民产生了严重的危害[7]。在开放的网络环境里,用户成为“自由人”,每个人都有了一支话筒,可以随时随地地发布各种信息,这其中也包括了损害公众利益的网络犯罪信息。一些热衷于上网冲浪的大学生被潜移默化地影响,被动或主动地了解网络犯罪的知识,诱发网络犯罪。网络技术日益更新的同时,网络犯罪手段也层出不穷,越来越新颖,很多人便成了网络犯罪的参与者和受害者。
(4)道德缺失
侵蚀大学生的道德观也是网络暴力文化的罪行之一。网络上歪曲事实、颠倒黑白的言论和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暴力事件,使得部分不善思考的大学生不分青红皂白、不问原因背景就盲目跟风,一定程度上扭曲了这些大学生的道德观,社会责任感淡化,作出道德失范、不理智,甚至危害社会的行为,这也是校园网络暴力得以持续发酵的根本原因之一。
3.主要成因
基于对以上数据的分析,我们认为江苏大学部分学生参与网络暴力的因素有以下内容:
(1)网络的匿名性
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发表言论时因为真实身份的透明性,往往会有很多的顾虑,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在完全匿名的环境下时,部分网民挣脱了社会道德的约束,信口胡说、断章取义、无中生有、PS图片甚至视频,只要是能引起轩然大波或给自己带来关注度的,他们都会放心去做。躲藏在屏幕背后,没有实名认证的“蒙面侠”们将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说的恶语发布在网络平台上,对他人随意辱骂和攻擊,败坏他人名誉。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络社交更加复杂,容易引发更多的冲突,戾气严重,助长了网络舆论暴力的发展。 (2)“沉默的螺旋”原理
“沉默的螺旋”属于传播学概念,它起源于一个大型的民意理论体系。该体系由伊丽莎白·诺利-纽曼历时多年发展并验证而成。经典“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社会性本质使得人们出于对孤独感的畏惧和对意见气候的认知,决定其是否发表言论[8]。当网友中的大多数进入非理性的情绪中,具有攻击性和煽动性的极端化的言论就容易成为事件的主要舆论,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这种主要舆论就会快速增长,使得大部分人都倾向这种言论。在人数众多的极端言论面前,那些持有少数观点的网民因为“大部分人”施加的压力不想成为“异类”,或因从众心理而选择放弃自己的观点,选择沉默。
(3)网络法律制度的不健全
白纸黑字的法律法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保障措施,然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中国,针对网络暴力的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完善,这就让那些道德沦丧的网民群体有了实施网络暴力、扩大网络暴力的机会。因此,完善网络法律制度,对网民形成规范和约束,是促进网络环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治理对策
(一)个人
分析上述调查,我们发现,当大学生越了解这是虚假的网络信息,他们参与网络暴力事件的可能性越小。因此,大学生不应该局限于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应该多参加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多接触社会,了解身边因为网络暴力而受到伤害的人,真切体会到这种恶现象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自发地远离网络暴力、抵制网络暴力,做好网络环境的守护者。
(二)同伴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9]。在治理大学生网络暴力的过程中,研究同伴中的“意见领袖”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当身边有一群有影响、有威望的抵制网络暴力、净化网络环境的“意见领袖”,普通学生就会追随标榜,自然而然地加入其中,从源头上形成扼杀网络暴力的中坚力量。
(三)学校
高校学生工作部、保卫处等部门,应注重向大学生普及网络暴力成因、危害、防范措施等知识,进行有效引导,减少大学生因缺乏相关知识、网络安全意识不强而介入网络暴力事件的案例,增强大学生对于不良信息的辨别和自我防范能力。
四、结语
在对江苏大学部分学生开展的网络暴力相关问卷調查分析中,我们发现,大学生是参与网络暴力的主体群,鉴于网络匿名性、从众心理等原因,在网络社交时有意或无意地出现语言暴力、传播谣言等行为,这些网络异化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和谐风气。为了抵制网络暴力,打造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绿色网络环境,我们从学生个人、同伴和学校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希望网络暴力这种网络负面极端事件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早日得到解决,不再成为影响大学生意识形态的负面因素。
参考文献:
[1]于朝晖.CNNIC发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网信军民融合,2019(9):30-31.
[2]王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中国网络文化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6(10):183-187.
[3]周尚意.区域整体性、区域关联性与因地制宜[J].地理教育,2017(12):4-6.
[4]金佳,宋晨洋,韩凯超,等.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的危害及治理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2):101-105.
[5]赵婧.自媒体不实信息的隐性危害及应对之本[J].今传媒,2017,25(3):35-36.
[6]祁丹丹.校园语言暴力危害及其对策初探[J].江苏教育,2017(72):48-50.
责任编辑:赵慧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198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