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论语》看孔子的“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快乐不仅为口腹与欲求的满足,更是人类的基本情感走向,它是借助外部世界的一切,经由自己的所行所思,通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的精神寻求和生命体验。《论语》中孔子的“乐”涉及很多方面,翻阅《论语》,通过探寻孔子的音乐之乐、饮食之乐、生活之乐、教学之乐来了解先人对“乐”的理解与追求,希望能启发当下人们对乐的追求。
  关键词:论语 孔子 快乐
  中图分类号:B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2-0253-02
  “乐”,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国古代先秦时期,就肯定“乐”是人生命的正常需求,并且高度赞扬了“乐”的合理性。如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流露“乐之情”的篇章就占有很大的比重。《诗经》中的“乐”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饮酒之乐、朝会之乐等。《诗经》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周代礼乐文明制度的载体得到世人公认的,孔子又是先秦礼乐文明的继承和传承者。因此《诗经》中的“乐”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孔子的人生思想。
  一、音乐之乐
  读《论语》可以了解到,孔子是个痴迷于音乐的人,是通达声乐音韵,擅长弹奏古琴、吹笛吹箫的音乐大师。孔子借助音乐去寻找心灵的栖息之地,《论语·述而篇》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翦伯赞先生稱春秋时期为“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故而春秋时期出现了大国争霸的斗争。”社会的动荡和破碎,使孔子的“克己复礼”的治国思想笼罩着一层幻梦。
  生活于其中的孔子,没有将自己心中的斗志湮灭,他于音乐中去韬光养晦,他骨子里的劲道,就像一个习武之人,倔犟、坚毅、忍耐、韧性。孔子认为音乐之乐不仅指的是音乐带给自己的精神享受,更多的是音乐之乐中蕴含了孔子主张的礼乐制度和一种善、美的仁爱之心。
  《论语·八佾篇》中说,“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于不合礼制的音乐是深恶痛绝的。《四书章句集注》对其解释为:“季氏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乐,……而季氏忍此矣,则虽弑父与君,亦何所惮而不为乎?”
  从《论语·八佾篇》中可以看出孔子以音乐来反映社会等级制度,他没有单纯地从分析音乐本身入手,而是深入音乐的背后寻找更深一层的含义,即为音乐的社会伦理道德。孔子一直秉持着这样的信念:至善至美的音乐应是快乐的,但这样的快乐不是违背社会等级、毫无仁义的轻佻浅薄之乐,而是有道德作支撑,遵循“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的合礼之乐。
  孔子于音乐中体味到的“乐”是宽容、自由、勇气和智慧。当你有智慧、宽容、勇敢追求人生,你便能自由无惧。人民与社会也因你受益,更加美好。《论语·泰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好的“乐”能帮助维系社会制度,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净化人的心灵。孔子在这样善美合一的音乐中是欢愉的,他以这样的方式成就自己,创造出不怨不恨、善良的自己。
  二、饮食之乐
  孔子是个“精致的美食家”,孔子在《论语》中多次谈及饮食,涵盖了饮食的多个方面,如食物的形态、质量、种类、数量、和其他食物搭配的比例等。最为世人所知的是《论语·乡党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从上述的《论语·乡党篇》能够全面了解孔子对饮食极为重视,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西周王朝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划分出来的不同阶层,每个等级遵循该等级的礼法,万不可僭越,饮食制度上亦然。孔子对周礼的重视,把西周看作理想的时代,因此他继承了包括饮食在内的各方面的礼法。
  孔子在其饮食中一直恪守“礼”,因此他于饮食中获得了快乐。吃身体要吃的而不是脑子要吃的;饮自己灵魂与心需要的,而不是身体情绪与欲望想要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注重食物的品质,追求绿色简朴的生活原则,反映出孔子谨慎严苛的饮食习惯。“食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孔子的“色恶,不食”,恰恰是中国饮食文化追求颜色美观、和谐的重要思想基础和来源。中国传统的加工方法有:用加热内发法,激发出食物的香气,加调料、香料的外铄法,使食品散发出香气,达到味美的感官效应。
  “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则是从食物的烹调方式、火候掌控时间、食物的时令特征、食物切割方式和食物搭配来表现了孔子对于饮食烹调的讲究。
  上述关于孔子的饮食习惯都蕴含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思想,即为《中庸·第一章》:“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一种圣人之道,随时恪守君子之礼,世俗的变化无法夺去拥有的天性,依旧对这个现实的俗世充满诚挚的祝福,以超越现实的冲动和努力,审视个体以及万物生命的终极价值。
  三、生活之乐
  《论语·述而篇》中的“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句让人们了解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孔子。程颐对其解释为:“此弟子善形容圣人处也,为申申字说不尽,故著夭夭字……惟圣人便自有中和之气。”虽孔子的一生不得意,但他在自己的生活中丝毫没有沉沦的气息,相反他积极、光亮而安详。闲暇无事在家,少了平时的正襟危坐,多了一份悠闲舒适,这样的清闲中依旧没有违背“礼制”的要求。
  “孔颜之乐”就集中表现出无论生活是清贫还是富足,孔子依旧能乐在其中,对生活保持明白清醒。《论语·述而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于我如浮云。”这是颜回之乐同样也是孔子之乐。孔颜所乐的乃是自己的生活状态,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因此“孔颜之乐”的实质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清醒的幸福感。
  孔子的生活所乐,是说他身处物质困顿中依旧能怡然自乐。“孔颜之乐”就描述了这样的一幅画面:一位贤者,穿着粗布衣裳,吃着粗粮,睡觉没有枕头就拿胳膊充当,过着常人难以忍受的清苦的生活,但没有丝毫的愁苦,反而自得其乐,因为他心中有宽大与广阔的自由。在孔子看来,他的生活之乐不是锦衣玉食,而是不为外物所役。在面对生活窘境,物质的诱惑时,依然遵礼守道、有所操守。因为一个真正的君子是能够取“义”而舍“利”的。过度的追求财富会迷失自己的本性,无法见道,每日都在计算得失,一种“多怨”的心态怎会快乐?孔子追求自己的君子修习之道,可以看见自己前行的方向,寻找极为光明的至善至真,这样的光明必定会回返自身。无论身处多么恶劣的环境下,依旧知足与幸福。   孔子的生活之乐,还是生活志趣与回归生命本初之乐。孔子在面对日常事物,诸如一草一木,总是能表现出自己的生活情趣,在平常事物中窥见“生意”,觅得乐趣。
  孔子回归生命中最纯真的本心,于一草一木中窥见了宇宙的真谛,感受生命的洒脱自在之乐,他特别强调内心的修炼。他与生活学会了相处,真实自在,他沉浸在这样的生活中,去坚守自己的“道”,越少的欲求才是“得道”的开始。因此, 孔子以“累累如丧家之犬”自嘲,这是一种自嘲,更是一种忘忧的豁达!这就是孔子:懂得生活之道,懂得在最坏的时候过最好的日子。
  四、教学之乐
  孔子是一名教育家,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成才与否,主要与后天教育、社会环境影响有关。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應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其弟子来自社会的各阶层,既有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家境清贫的樊迟;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穷居陋巷的颜回。孔子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因此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孔子的教育可以理解为他的“克己复礼”理想的另一种实现方。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孔子发出了“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篇》)的感慨,虽然想要挽住时代的巨轮,驶向太平,奈何自己年事已高,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大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孔子洞悉世事,明白自己于仕途上是不快乐的,因此他在教学中找到了寄托。为此他将自己一生中一大半的时间致力于教育事业,希望其弟子能够接过自己的思想衣钵而替他去实现一生的夙愿。
  纵观《论语》全文,书中他与弟子对话既有具体如何习艺,如何学诗,如何学礼的内容,又涉及从政、处世的内容。孔子独特的教育观念,使其培养出了“孔门七十二贤”。朱熹注:“弟子因孔子之言,记此十人,而并目其所长,分为四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此可见。”从上述评价就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弟子的教育不仅仅从老师的角度,更多的是站在“慈父”的立场,他很巧妙地利用赞誉和批评二者结合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孔子对勤奋自勉并且天资聪敏的学生从来不吝啬赞扬,如赞扬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对于如子路一般,不明白自己是优点过度成为缺点的学生,则采取委婉、含蓄的方式来劝告他,使其醒悟而矫正。
  孔子为学生的点滴进步而欢欣,也会为学生的不思进取而痛心,他对每一个学生的呵护都源自内心,对于学生每日的修德习君子之道,也看成是自己的一场修行,并在其中找到真实的快乐。
  五、结语
  孔子的乐是在追求一种“灵魂的自由”之乐。孔子虽然在其生活的年代不得志,但确实是一个懂得“乐活、乐思”的天才,喜怒哀乐一眼洞穿,他用自己的内心,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用乐活的思维、乐思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就算一样的日子也会过出不同的层次。孔子相信自己生命的本然,该激昂的时候,就热情地去展现生命的动能,该放松的时候,就去呈现宁静的本貌。尊重自己生命的本质,让它自然而然地呈现生命的本貌。这个时候就是他极乐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8.
  [2]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M].北京:三联书店,2004.
  责任编辑:孙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198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