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清明节文化意象翻译策略的文化解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外国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中国人民对于外国的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津津乐道,却忽视了本民族的传统节日。随着中国民俗节日文化日益边缘化,对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成为时代的重要主题。从文化角度探析清明节文化意象翻译的方法策略,不仅可以提高中国民俗节日文化翻译的可接受度,还可以让中国民俗文化走向世界。
  关键词:清明节 文化意象 音译 加注法 阐释法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2-0087-02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其内涵是弘扬孝道亲情、缅怀过去、敬祖报本。在中国洋节的盛行热潮中,清明节日益被边缘化,其传统风俗习惯不为国内外所知。对清明节的外宣翻译则成为时代发展不可或缺的主题。
  一、清明节的译法
  1.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于2006年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一起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每年的清明节,人们依照传统风俗祭奠先祖、缅怀烈士;除此之外,还插柳、放风筝、远足踏青、外出郊游等。清明节的美食佳肴也很多,如油炸撒子、枣锢飞燕等。古代文人雅客留下了大量传诵千古的有关清明节的诗词歌赋,如《清明》《临安春雨初霁》等。然而清明节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并不高,可见对清明节外宣翻译的研究是时代发展的重中之重。
  2.清明节的译法
  自2008年1月1日,清明节被国务院定为法定节假日起,我国对清明节译法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目前,我国借助宣传片、公益活动、大众媒体等,对清明节进行宣传。以中国日报为例,该报是国家英文日报,在海外有极高的销量,是国际认可度最高、最受国外媒体青睐的权威报纸,在传统文化的外宣方面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报有关清明节的主题报道不断增加,使清明节的研究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目前,对清明节翻译研究的课题并不多见。近十年,知网上清明节翻译研究的文章仅有二十多篇,大部分是对清明节翻译的特点及其翻译中存在问题的策略解读,而对清明节文化意象翻译的研究并不多见。目前,我国清明节文化外宣工作比较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是文化意象翻译缺失,对清明节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挖掘不够。可见,加强对文化意象的研究是当前民俗文化研究的重中之重。
  二、清明节文化意象翻译
  文化意象形成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是一种文化符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文化意象让人产生联想,引起思想上的共鸣。文化意象凝聚了民族的智慧与底蕴,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意象。
  随着传统文化的大力外宣,清明节扫墓祭祖正逐渐被国际社会所了解。众多国际友人也开始关注我国这一传统节日,马来西亚的媒体将“清明节”翻译为Tomb Sweeping Festival[2],此翻译主要基于清明节的节日主题,却不能体现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清明节蕴含着极具生命力的儒家忠孝伦理思想,是缅怀先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精神符号。因此,在进行文化意象翻译时,要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传达其文化底蕴。著名翻译家纽马克曾经在《翻译问题探讨》一书中,提出交际翻译理论,提倡用目的语中对等意象代替源语中意象,强调译文的效果,帮助目的语读者了解文本的含义[3]。根据此理论,清明节可被译为Chinese All Soul’s Day,此翻译以目的语读者为本,将其转化为西方妇孺皆知的万灵节,以使读者们领悟到清明节的正式与神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为读者排除阅读或交际上的障碍,也促进了清明节在国际上的传播。
  三、清明节文化意象翻译策略
  在翻译的过程中,源语文本进入不同的文化环境时,必然会受到来自目的语文化的制约与冲击,在翻译中会产生大量的文化冲突。因此在翻译中我们不仅要全面了解清明节的来源、习俗,还要深入领会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同时基于目的语读者的接受程度,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从而减少文化冲突,促进文化交流。
  1.音译加注法
  音译加注法,即添加相关背景信息,将源文化意象中关键的隐含意转化为译文中的非隐含意,代替和补偿原文之意。此方法有助于将信息有效传达给文化差异较大地对方,使其被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以“蹴鞠”为例,蹴鞠是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蹴”意为用脚踢、踏,而“鞠”是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汉族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后又演变为兵家练兵之法[4]。蹴鞠是一项复杂而又富含中国传统特色的运动,若将其音译为Cuju,对中国文化一无所知的读者会感到困惑,也难以有兴趣深究其含义。使用音译加注法,将其译为Cuju,football in ancient Qingming Festival,读者会发掘其与现代足球的联系,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韵味,并对中国民俗活动产生浓烈的好奇心。音译加注法,有利于中西文化融会贯通,可以清晰明了地传达出词的含义。
  再如,清明节特色美食“子福”,是用面包上枣、豆、核桃等,外面放上雞蛋,周围盘上面蛇的汉族食品,音译为Zifu,则忽略了其中的文化内涵,让目的语读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事实上,“子福”用于清明节上坟祭祖,祈求子孙有福,娘家每年都要给出嫁的女儿一个子福。用音译加注法,将其译为Zifu,Qingming Festival food for future generations,可见,音译加注翻译策略富有民俗本土特色,可将清明食俗清晰地展现给读者,引发人们想要体验中国清明节习俗的强烈欲望。
  2.阐释法
  在翻译节日名称时,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往往会导致文化内涵的缺失。在民俗文化负载词翻译中,阐释法是一种减少文化差异的有效方式,可以对文化内涵进行全面、清晰的论述,加深读者的理解。刘宓庆先生曾经指出:“阐释即为在双语转换中,用目的语给原语中的可译性障碍点做注释。”以插柳为例。插柳是清明节特有的习俗,据传,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人们将柳枝称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人们便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5]。若将其译为Willows Insertion,这样的表达言之无物,不足以传达出插柳的美好寓意,读者也无从深究。而用阐释法将其译为Willows Insertion,an custom in Qingming festival to get rid of disaster and bring good luck,便可详尽地传递清明插柳的典故与意义。
  此外,清明放风筝的习俗也由来已久。清明夜晚,人们会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它们被称为神灯。过去,人们将风筝放飞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将它们带往天崖海角。据说,这能够消病除灾,给老百姓带来好运。这些美好的寓意需增加相应阐释才能为外国读者知晓;因此,用阐释法将其译为flying a kite,an custom in Qingming festival to get rid of disaster and bring good luck。文化阐释法拉近了目的语读者与源语作者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双方文化的差异,促进了文化融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清明节文化意象翻译的角度,解析了清明节文化意象翻译的深刻文化内涵,并探讨了文化意象翻译策略,增强了目的语读者对中国民俗节日的接受度,有助于其理解清明节及其背后的文化意蕴,进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清明文化的有效传播,提高清明节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傅德岷.中国八大传统节日[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2]傅仲选.实用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刘伟,祁思梦,孙浩.浅谈中国节日的英文翻译规律[J].考试周刊,2013.
  [4]孙瑞梅.中西方节日文化渊源[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5]杨纯丽.从传统文化看中英节日差异[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
  责任编辑:张正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198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