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下舆情变化与引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对媒体引导舆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任正非回应美国对华为禁令”一事引发网民大量讨论,文章以此为例,通过对事件传播趋势、网民构成、媒体报道、意见领袖观点等内容的分析,发现舆情新变化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网络舆情 新媒体 任正非 美国 华为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微博网络舆情的实证探究—以美国形象为例”(项目编号:101832018C1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社交媒体、自媒体的发展,信息的共享和传播建构了这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公共领域。在这个领域内,参与者共同探讨大家关注的公共事务,发表各自的观点,在讨论中逐渐形成大体一致的意见,即“舆论”,并且这种社会舆论会对社会、公众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分析新媒体视阈下,我国舆情发展的新变化,对于政府更好引导舆情、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事件舆情背景
2019年5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名为“确保信息和通信技术及服务供应链安全”的行政命令,宣布美国进入所谓的“国家紧急状态”。同日,美国商务部下属工业和安全局发表声明,表示将把华为及其附属公司列入“实体清单”,清单上的企业或个人购买或通过转让获得美国技术须获得有关许可,但如果美国政府认为技术的销售或转让将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等,则会拒绝颁发许可。①因此,任何向华为出售产品的美国公司必须获得特批许可。5月20日,谷歌发言人表示“遵从指令”,将暂停支持华为部分业务。对此,华为回应“限制华为不会让美国更安全,也不会使美国更强大,只会使美国在5G网络建设中落后于其他國家”,同时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回应说“我们最重要的还是把我们自己能做的事做好,美国政府做的事不是我们能左右的”。②
此事一出,瞬间引发全民热议。无论是微信、微博还是贴吧等新媒体平台,网民都在积极转发此次事件,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舆情在5月21日达到第一次高潮。根据事件在微博、微信、网媒三个平台上传播效果的综合评估,并加权计算,得出此次事件总体影响力指数为81.7,其中微博影响力指数为80.4,微信影响力指数为78.3,网媒影响力指数为81.3,影响力指数均高于97%的事件,并高于98-99%的企业类事件。参照知微事见平台热点舆情事件排行榜,本次事件排在2019年5月热度榜第一名、2019年5月影响力榜第二名及2019年热度榜第12名(截至作者发稿前)。
舆情传播趋势分析
本文以网络媒体平台、微博平台、微信平台作为舆情传播渠道。“任正非回应美国对华为禁令”事件,舆情从5月21日4时开始发酵,持续9天12小时,于5月30日趋于平息。在这期间,21日舆情达到顶峰,共有14896条舆情信息;而随着舆情不断发酵,在5月27日这天,此次事件在当时更新的所有舆情事件中,舆论场占比达到第一,占总体舆论场的29%,共有8684条舆情信息。
在事件舆情发展过程中,事件持续期间平均传播速度为每小时256条,峰值传播速度为每小时1800条。三大平台中,微博平台峰值传播速度为每小时762条,即在2019年5月21日8时至9时这个时段内;网络媒体平台峰值传播速度为每小时984条,即在2019年5月21日8时至9时这个时段内;微信平台峰值传播速度为每小时517条,而且是在2019年5月21日13时至17时这个时段内。由此可以发现,舆情最初发酵平台是在网络媒体和微博,且微博平台的舆情信息少于网络媒体平台,而微信平台相对比较滞后,同时舆情信息量最少。
所有热点事件的舆情发展都会存在波动性和周期性。此次事件在5月21日就达到了舆情高潮,随后开始逐渐下降,但依然保持着较高的热度。5月22日9时舆情再次升温,此时共有861条舆情信息。但舆情一直波动发展,并没有完全消失在公众视野,直至5月26日22时、5月27日9时,舆情再次攀上高峰,分别存在617、618条舆情信息。在这之后,舆情开始波动下降,5月30日16时之后,舆情基本冷却。
媒体报道分析
一、媒体分析。此次事件中,报道的媒体不仅包括人民网、央视网”、新华网等央级媒体,而且还包括新浪网、凤凰网等在内的大型门户网站,同时“@头条新闻”“@新浪新闻”等新媒体平台也在积极转发此次事件的相关新闻。如“@头条新闻”拥有6922万的粉丝,在5月21日这天,“@头条新闻”共发布了18条相关信息,引发大量网民点赞、评论及转发,同时,“@头条新闻”继续追踪事件报道,直至5月30日,共发布相关消息32条,引发点赞量上万。很多网民纷纷借助微博平台,表达个人对此次事件的态度和观点,足可见微博平台的影响力。
二、媒体报道内容分析。在此次事件中,媒体的主要观点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包括人民网、央视网、新华网、“@新浪新闻”等在内的78家媒体,都发布了“任正非:华为要拥抱世界 依靠全球创新”的相关新闻;第二,包括新浪财经、中国经济网等在内的67家媒体报道了“任正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不能因为华为领先就出手限制”的相关新闻;第三,包括新华网、凤凰网、搜狐新闻等在内的52家媒体报道了“任正非:华为是一个商业公司 不应该把华为的产品和政治挂钩”的相关新闻;第四,有22家媒体报道了“任正非:美国政客低估华为的力量 5G不会受影响”的相关新闻;第五,包括央视新闻在内的22家媒体报道了“任正非:不能狭隘的认为爱华为就用华为手机”的相关新闻。③这五个方面的观点是此次事件中媒体报道次数最多的观点。媒体所形成的意见环境,会对社会成员造成较大的影响,不仅制约了受众的认知层面,更为他们建构了相关意义,影响受众对待事件的态度,甚至会引导受众的行为。
三、词汇分析。通过对此次事件相关新闻报道、评论等进行词汇统计分析发现,在此次事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按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前五名分别是华为、任正非、美国、公司、中国。说明在此次事件中,不管是媒体还是民众,大家不仅关注此次事件本身,同时还将其与一直备受争议的中美贸易摩擦事件联系起来,进行整体思考、探讨。 网民分析
一、性别分析。通过对积极参与此次事件的高影响力微博账号的调查分析,发现男性微博用户占到77.8%,而女性微博用户占到22.2%。由此说明,对此类政治经济事件的关注,男性用户多于女性。
二、地域分析。通过数据平台统计分析,参与此次事件讨论的微博用户,多数集中在广东和江苏,分别占总体的11.8%和9.7%,其次是北京、山东,分别是9.7%和8.0%。
三、网民情绪分析。此次事件中,正面情绪占据主导地位。多数网民都表示“支持华为”“任总真的大气、满满的自信”“被华为圈粉”“要理性爱国、爱华为”等言论观点,甚至还有很多网民分析华为未来的成长空间、呼吁其他网民理性爱国等,充分展示了当代网民言论素养进一步提高和面对问题更加理性的特点。
四、意见领袖观点分析。此次事件中,意见领袖依然发挥着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拥有8634万微博粉丝的演员赵薇、3034万微博粉丝的新媒体专家陈里,2302万微博粉丝的全国道德模范鞍钢郭明义,1701萬微博粉丝的主持人郎咸平等,纷纷转发微博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这些信息、言论引发了网民的大量关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以舆论代言人的身份出现,对于引导网民情绪、呼吁网民理性分析问题等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总结与建议
在大众传播的信息中,新闻是公共性、公益性最强的信息。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环境越来越巨大化、复杂化,人们接触信息的渠道由亲身传播逐渐转向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内部存在着“把关”环节,受众接收到的信息是经过媒介选择、加工、处理并再次结构化的,因此大众传播构建的“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但多数受众都处于一种“多元无知”的状态,他们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在“任正非回应美国对华为禁令”事件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网民媒介素养的整体提高,网络舆情逐渐趋于优质、成熟。此次事件中,虽然绝大多数网民都是支持华为并谴责美国政府,但几乎看不到网民对美国的咒骂。相反,更多的网民是自发地对中美未来的发展进行了理性分析,并认清我们国家存在的不足,同时提出国家应通过哪些措施更好地发展。然而,仍有部分网民会发布“抵制苹果,只买华为”等幼稚的观点。基于此,为了促进我国舆论生态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媒介要认清舆情发展新变化,充分发挥自身“把关人”的作用,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的“培养”受众共识,通过报道客观事实,提供娱乐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的现实观、价值观。同时,媒介可以利用特定的符号体系,构建事件的意义向受众传达,从而更好的引导受众。
二、如今,受众获取信息的主渠道是新媒体,所以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公开发表言论,既保证信息公开透明,又能有效地引导舆情、引导网民的情绪,避免出现舆论失控,使政府陷入被动局面。
三、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冗杂、真假难辨,且精准推送使得媒介能为受众提供更多喜闻乐见的内容,但也容易使受众陷入“信息茧房”的困扰。因此,受众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增强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综合获取信息,理性分析、判断问题。(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注释:①参见新浪财经网,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19/05/16。
②参见中国新闻网,http://www.ln.chinanews.com/news/2019/05/21。
③参见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9-05/21。新浪新闻中心,http://news.sina.com.cn/c/2019/05/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339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