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基础教学中对因材施教原则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学到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人,则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探索的教育过程,给学习者最合适、最需要的教育是教育者不断探索的目标。针对高职教育中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研究根据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创设一个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的教学环境,以期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教学相长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3-0032-02
古今中外,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热点,教育理论层出不穷。春秋时期教育家孔子强调学习过程中“多样化、差异化”的学习目标,并为后期的教育提供前提条件[1];宋代朱熹的《论语集注》是孔子教育理论的重要体现[2]。西方教育家也有诸多研究成果。苏格拉底的“苏格拉底法”教育世人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3];17世纪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根据年龄分班进行集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4];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寻强调“以学习为中心”,保证学生在“教”与“学”的环境下实现个性化的学习[5]。
2014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后,我国教育围绕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开展教育教学工作[6]。随着人们对于文化涵养要求的提升,2019年通过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高职院校扩招人数达100萬。这对高职教育中的基础类教学影响较大,而完善教学方法并使其适合更多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因材施教的对象
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由于受教育人群具有广泛性且知识储备参差不齐,在知识传递及教育教学方法的可实施性等方面,教育人员面对新的挑战。
1.普通高中生
这类学生存在以下特点:一是知识储备相对薄弱,遇到知识盲区时,部分学生会自我否定并出现厌学情绪;二是自我约束、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三是目标不明确,面临的选择多但比较茫然。
2.中职生
这类学生存在以下特点:一是在中职院校学习较少科目,接触的知识面有限,存在知识层面的断层;二是动手能力方面相对较强,但自主学习能力、意志力方面较弱。
3.扩招的一部分社会人员及部分退役军人
这类学生由于脱离学校时间久,在学习接纳知识方面存在欠缺。
生源的广泛性及知识层面的多样化,对教育的实施及教育工作的展开提出了更多要求。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对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因材施教在基础学科中的探索和实践
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关键意义。通过一门专业基础课的实践学习,以两个班级为例,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A班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课堂上将知识最大限度地传授给学生,教师按照学期初制定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此种教育方法机动性较差。
B班级教学中主张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有差异、灵活地对待学生。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借助智慧教育等提供的优良环境,尽可能多地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信息环境及学习上的帮助。建立学习兴趣小组,通过拓展类的题目或者任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
经过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授、学习,以传统的考评方法来查看两个班级的课程学习情况,A、B两个班级的成绩分布如图1、图2所示。
经过分析对比成绩情况发现,采取传统教学方案的A班级,学生的成绩分布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整体情况相对不佳。采用差异化、因材施教的B班级成绩整体属于正态分布,但依然有部分同学的成绩不太理想。总体而言,B班级的教育教学效果比A班级的好一些。
三、因材施教实践中的思考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要深入理解因材施教的理论概念,具体落实到实践教学中,还需要需要根据学生的多种特质,分情况反思总结:
1.要优先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
生源的广泛性及生源对已有知识的认知度等对高职生的因材施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运用线上、线下多管齐下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不掉队,实现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
2.要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特点
每个人的性格千差异别,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兴趣对于教育成效的影响较大。因此要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特点,开展针对性教学。
3.要重视学生的反馈
教师单方面组织授课形式相对单调,根据学生的需求、反馈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是因材施教过程中的重要举措之一。
四、结语
教育是永不过时的话题。如何既能让受教育者感受到学习的魅力,又能让教育者孜孜不倦沉浸、奉献其中,是我们不断探索的也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中,因材施教仅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依然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总之,因材施教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在创建一种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的教学环境时,需要更加注重科学性和实效性,在总结经验中开拓创新,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刘和海,戴濛濛.“互联网+”时代个性化学习实践路径:从“因材施教”走向“可因材施教”[J].中国电化教育,2019(7):46-53.
[2]张蕾.对因材施教原则的重新审视与再行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8(24):98-100.
[3]张如珍.“因材施教”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化[J].教育研究,1997(9):73-76.
[4]程艳红,朱汝葵.“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29-32.
[5]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6]刘庆.孔子“因材施教”法的教育价值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8(25):185-186.
责任编辑:张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359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