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互联网+课堂”教学成為竞相研究、设计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总结,以互联网与课堂教学融合为基础,通过课堂教学的角色定位、组织形式、环境创设、组织技术、管理策略进行智慧课堂教学设计。重点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导学、导说、导做的主导作用,倡导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互交流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 智慧课堂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3-0003-02
  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变革的内生变量作用,探索基于新技术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实现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级演进,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课堂具有移动互联、课堂充分互动、信息化教学平台、丰富的教学资源、过程评价主导,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特征。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课堂上的时间、空间束缚,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和快捷的互动交流渠道,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追求,实现了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的要求。本文根据作者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总结,形成了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一、智慧课堂教学角色定位
  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的和谐互动课堂。教师起导学、导说、导做作用,引导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动口动手、探究研讨学习,使学生思维活跃,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使其对学习充满激情。
  二、智慧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利用智慧化的学习平台,通过微课程、教学视频、实训材料或设备,小组成员合作分工探究研讨学习,采用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智慧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智慧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以个人探究学习为基础、小组合作学习为核心,目标在于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创造性思维方式、合作沟通意识,表达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智慧课堂教学环境创设
  智慧课堂教学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借助智慧化的教学平台,以学生为主体、计算机终端和数字资源为载体,贯穿预习、课堂、练习、指导、测评等教学环节,涵盖课前、课中、课后,支持各种有效学习方式。
  1.智慧课堂教学硬件环境
  智慧课堂教学环境创设,需要依托高速的互联网络、智慧化的教学平台、丰富的教学资源等多种要素共同支撑。高速的互联网是最基本的要素,计算机终端设备互联互通,高速接入互联网络,学生、教师端人手一台计算机或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等网络终端设备,以保障课程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评价等所需。
  2.智慧课堂教学平台
  智慧课堂教学平台是突破无线网络环境局限的多媒体平台系统软件。该平台系统功能强大,能够全面协助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实时测评学生课堂、课下学习效果,保留学生学习成长记录,提供多样化的班级管理功能,为基于互联网环境的教学提供全面支持。
  慧课堂教学平台系统涵盖了海量教学资源库、高效的课堂教学系统、便捷的互动交流系统、课上课下自主学习系统和数字化的安全管控系统等,提供学习、交互、教学、管理等教学信息化服务需求,做到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资源共享化、教学管理数字化、师生互动即时化的信息化教学要求。
  3.智慧课堂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智慧课堂的核心和灵魂。智慧课堂的教学资源由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电子教材、微课程、技能视频、虚拟仿真、教辅资源、网络共享资源等组成,以满足教师、学生教与学需求,为教师、学生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资源服务。
  智慧课堂教学资源的重点是通过“富”媒体呈现给师生的数字化多媒体的学习内容。一是教学资源要以图文、动画、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数字化资源为主,能够进行交互式阅读。二是教学资源的内容与形式可以使师生在使用过程中进行重组、创新及补充,随着深入使用,智慧课堂教学相关联的资源就更加丰富。三是教学资源中的学习单元、虚拟学习工具、考评模块,可以完成包括阅读、操作训练、学习测试、学习交互、学习笔记记录等学习场景。四是智慧课堂教学资源需要以大量的课外资源、学习活动等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智慧课堂的教学资源不是教材的简单电子化、文本数字的简单移植,也不是现有的教学资源的整体搬迁,而是根据人才培养、专业规划、个性化学习等进行的系统规划、科学设计、整合创作的多媒体资源。智慧课堂教学资源应摒除章节的线性结构,采用高聚合度、低耦合性的“微知识”单元。高聚合度指每个知识单元要具备独立的知识结构,符合无线网络传播及移动媒体呈现,并且能够实现教学内容、教辅材料、训练试题的完整封装;低耦合指各学习模块应较少重复,可通过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实现知识衔接。这种逻辑关系不但要切合知识内容的科学性,还要切合学生实际知识结构。
  四、智慧课堂教学组织技术
  智慧课堂教学组织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由知识的传授、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的促进者、帮助者,强调教师的导学、导说、导做作用。导学,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导说,重在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导做,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精神。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引导学生按科学的方法去主动学习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导学
  由教师主导,给学生介绍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及任务,指导学生通过智慧课堂教学平台提供的素材、教学资源,进行学习、研讨,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每小组完成一部作品。之后通过平台进行小组互评、教师点评。
  2.导说
  由教师引导,各小组对学习任务进行研讨,形成小组设计方案。小组作品完成后,教师主导,以小组为单位,解说、推广本小组设计的作品,评价他组方案。   3.导做
  由教师诱导、辅导、督导,学生通过教学资源,观看微课程,根据小组设计方案分工制作、探究合作,完成作品。
  五、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1.自主学习策略
  学生可在智慧课堂教学平台导学模块,打开学案,自主观看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任务,依据教师建议的学习方法,通过教学资源自主学习,对不会的知识点,可反复观看相关的教学视频或微课程;也可以参与平台组内研讨,还不会的知识点,发班内研讨或向老师发送请求。课堂教学中,老师通过智慧课堂教学终端创设学习情境,组织活动,促进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通过学习终端积极回应,实现学、说、做并用,促进知识掌握与学习能力提高。
  2.合作学习策略
  小组合作与教师导学相结合,教师在上课前要设计出本节课的教学学案,明确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生依据教学学案,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将教师投放的主题作为研讨论题,每个小组将研讨成果推送到班级论坛上,进行评价或投票。这种合作策略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研讨和交互过程中,教师可实时加以讲解和引导,使传统的教师讲解这种单向信息传递变为多向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场景,小组成员间互学、互查、互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公开展评策略
  通过智慧课堂教学平台,学生、小组的作品和成果能以多种形成和方法进行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在展示作品时,由学生演讲、评价、提出质疑,可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判断分析能力。
  智慧课堂教学可推行“三个一”的评价,一个是值得学习的地方,一个是需要注意的地方,一个是可以改进的地方。通过“三个一”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思考、理解、提升。在学生抽评、小组互评基础上,教师可作出引领性评价,为学生后续作品的完善、修改、创意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巩固记忆。
  4.教师点评策略
  智慧课堂教学平台有教师即时评价功能。教师的评价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具有激励、纠错、引导功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如发个肯定的评语、竖个大拇指等,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坚定其学习的信心;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错或有偏差时,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及时提醒;当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通过平台给出提示等。
  总结性评价是通过平台对全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全过程的情况、完成的效果、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改进等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得以记录和长期保存,便于学生反复阅读,并针对个人任务完成情况及效果进行对比,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增效提质。
  在智慧课堂教学实践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使用某个策略,也可将多个策略混合使用。策略要视需而用,不要强求教学每个环节都使用;使用中还可创造性地、因地制宜地使用自己认可的教学策略。
  六、结语
  在智慧课堂教学的研究及实践中,教学供给侧改革是重要内容,以下几个方面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一是课程体系的岗位化,教学内容的实践化,教学过程的活动化。
  二是教师导学的系统化,内容分解的具体化,任务布置的逻辑清晰化。
  三是学生任务完成清单化,小组合作成果化,任务探究多样化。
  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慧课堂教学,使知识从单向传授,向网络资源的多方获取转变;从单一的问答式,向多元的小组探究式转变;从单调学习工具,向富有激情的学习社区、网络学习空间拓展;从枯燥的教學支撑平台,向有意义的智慧化教学平台转换。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慧教学实现了学习评价与反馈的即时化、师生和生生交流互动的立体化、资源推送服务的智能化。随着教学供给侧的改革,以互联网技术支持的智慧课堂教学的春天很快将会到来。
  参考文献:
  [1]邓雪松.浅谈电子书包在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科教导刊,2013.
  [2]周榕.电子书包资源体系构建与关键问题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
  [3]何树锋.浅谈互联网带动《地基基础》课程创新[J].时代教育,2017.
  责任编辑:刘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35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