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积极心理品质对高职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手机的高度普及,高职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受到手机对其带来的不良影响也越来越多。文章主要研究积极心理品质对于高职学生收集依赖行为的相关影响,通过对于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为高职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提出可行的解决策略,帮助高职学生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高职学生;手机依赖行为
  本文将主要通过对于积极心理品质的特性研究,探讨其中某些特性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减少手机依赖。文章首先将对积极心理品质以及手机依赖行为做出简要介绍。而后以a学院为实例,进行积极心理品质对高职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
  1、积极心理品质以及手机依赖行为简述
  1.1  积极心理品质简述:以Christopher、Peterson為首的研究者在2000年归纳出人类的6类美德,即勇气、正义、灵性与超越、节制、爱与人性以及智慧与知识。积极心理品质即由这6类核心的美德所组成。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之中,高职学生的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其核心内容。
  1.2  手机依赖行为简述:手机依赖行为是指人们由于对于手机的依赖呈现的一种慢性的痴迷情况,具体表现在,人们在短时间间隔之内,频繁的使用手机时所产生的心理上的满足感和需求感,以及与之附和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为表达。
  2、结合a学院进行的相关研究及分析
  2.1相关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文章对于积极心理品质对高职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影响的研究,主要以a学院全体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随机抽样的研究方法,在a学院的高职学生当中抽取112名学生进行相关研究。以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发出问卷112份,回收到的问卷为112份,回收率为100%。调查当中主要发出两份调查问卷。一份为《高职学生相关的积极心理品质调查问卷》,以塞利格曼所提出的积极性能力品质的维度结构为主要的设计依据。问卷的分半信度是0.962,总体的同质性信度是0.980。问卷当中包含72项相关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分为6类维度,计分方式采取5点计分方式。另一份为《高职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调查问卷》,问卷以王正翔所编制的问卷为基础依据,问卷分为技术性、冲突性、戒断性、突显性以及持续性5个维度,总体分为20个类别,计分方式同样是5点计分方式。
  2.2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和统计,高职学生相关的心理品质以及其手机依赖行为的调查结果如下表1、2所示。高职学生的相关心理品质与其手机依赖行为的的相关度如表3所示。
  2.3调查结果的分析
  由表1分析易知,高职学生的相关的积极心理品质的总体评分相对较好。其中,节制的评分相比其他项较低,反映出高职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由表2分析易知,高职学生在手机依赖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得分整体按照正态分布。整体来看,有超过45.5%的高职学生具有较为明显的手机依赖行为。同时,有关于手机依赖行为的5个分类维度当中,最为突出的是持续性,占比高达75.8%。第二表现明显的是冲突性这一维度,占比为66%。总体看来,对手机的依赖已经对高职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通过表3中相关性评价的分析,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品质与手机依赖行为呈明显的负相关。也就是说,手机依赖行为越重,学生对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的评价越低。
  3、相对应对思路
  由于自身的约束能力不强以及学校的管理相对宽松,同时高职学生对自身的发展计划并不明确,导致高职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相对严重。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当从高职学生自身做起,高职学生应当树立较为明确的自我约束意识。当然,仅仅依凭高职学生的自我约束无法更好解决对于手机的依赖。高职院校的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作出积极引导,帮助高职学生走出手机依赖的困境。具体操作上,教育工作者应当进行定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训活动。同时对于高职学生做出基于基本情况的相匹配的习惯养成活动。培养高职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建设能力,帮助高职学生建立更为完善的积极心理素质。
  结语:通过对积极心理品质对高职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能够明显得出二者在总体上呈负相关。同时,不难发现,对自身的客观评价以及学生本身的创造力,对高职学生的相关手机依赖行为有明显的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小运.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2.24(1).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439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