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中国传统绘画作为中国的国粹之一,其中吸取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宗教、哲学等,也是中学美术素质教育的重要的部分。然而现今许多中学在教育实践中忽略了中国传统美术绘画的作用。本文便是基于此,从中国传统绘画内容和认识为起点来再与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特点相互联系,同时也分析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关键词:中国传统美术绘画;中国画;中学美术教育
一、对中国传统美术的认识
中国传统美术,也就是“中国古代美术”。中国传统美术历史悠久,被人们所熟知,并称之为“国画”或者“中国画”。早在我国汉朝时期就精辟地总结了国画的特点,并将之命名。中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中国画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了我国人民对自然、社会、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 工具选择上的区别造成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与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画。它们除了在材料及使用方式上的差异以外,在审美观念及创作理念上也存在着一些根本不同。中国画有其独特之处,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赏者都可以在作品中感受到一种气韵,这种气韵在人们的脑海中进而转化成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这首先表现于西方传统绘画中,一般讲究形式的相似性、再现性和合理性,而传统中国画注重主观的情感表现,以表达对象的“气和韵”而不是寻求相似。
中国绘画的时间线中出现几个重要的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说是中国画第一个转折。在这之前,绘画发展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但是真正需要鉴定的古画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是个承上启下的时代了。汉时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局部受到强烈的冲击,独尊儒术的局面被打破,各家思想都有不同程地发展并相互融合,呈现出战国以来的又一次自由、活跃的局面。人物画的发展与完善、佛教美术的兴起、山水画作为独立画种的出现、绘画理论的研究也开始慢慢的发展。这些都为后世的中国画的发展铺设道路,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1]。
另一个突出的时间阶段便是灿烂求备、异彩纷呈的隋唐五代以及南北两宋时期。美术绘画名家是层出不穷。水墨山水的创始人王维和五代时期山水画的代表人物:荆浩、关 、董源、巨然,也是为后期的山水画和文人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到了元、明、清时期,中国画主要是围绕“文人画”这个主题发展,也出现了所谓的书、诗、画、印的结合。
到了近现代时期,出现了冲突中的融合与发展的局面。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冲突成为中国画的发展动力。此刻名家辈出,不仅有留洋派的代表人物:徐悲鸿、丰子恺、林风眠。还有我们熟知的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他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种种尝试、探索与论争。转变了中国画的方向,将生活作为主题引进画面。
二、中国传统美术绘画在中学教育中继承与发扬意义
在近代史上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新式美术教育的出现和发展。新式美术教育最早出现在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请国画家萧厔泉主持“毛笔画”课,这也是第一次将中国画带入学生们的课堂[2]。美术教育这个专有名词也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而穿越时空放眼今天,中国的中学课堂安排美术课程也是本着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智力和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一个平台。中学生美术课堂加入中国传统美术绘画的因素提高学生的传统继承意识,有利于深入了解祖国的民族本质和对国粹的喜爱,也有利于增强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将当代中学生的丰富想象加上中国传统美术绘画的固有因素,会搭配出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和创作。
三、 当代中学美术教育分析
当代美术教育的转折点应该说是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艺术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深深地影响了教育界。直观的看出在八十年代后中学美术教育有着明显的发展。课程更系统化,师资力量也渐渐的增强。但是直到今天许多人们的脑海中还是会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念头,认为“学习画画就是不务正业,中学美术学习可有可无。”[3]就这样中学美术一直被理解为初中教育中的辅助课,处于一种“鸡肋”的地位。也就是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国的中学美术课程的内容不完善,形式非常单一,美术教育也牵扯入应试化模式中。中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并不会独立思考,也不会锻炼出创新能力,开拓视野,更不要提中学美术教育中的传统美术绘画所占比例和运用了。与之相反的是我们美术课堂上随处可见西方院体式美术教育的模式。许多教师为了让学生提高美术水平会在课堂上增加许多西方传统美术的知识,让学生们感知西方的造型、色彩、线条,了解西方的绘画大师的作品。将西洋画穿插到中学生的课本中。原本在当前中学生对中国传统美术的认知就偏少,现如今又夹杂了比重十分大的西方美术。在比例不协调、教师引导有偏差的情况下中学生对美术知识理解的支离破碎,对中国传统美术绘画的认识少之又少,更无继承与发展一说。这种模式的学习是不利于中学生的美术学习与发展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开始认识到中国传统美术绘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1.中国传统美术绘画在当代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的必要性
传统美术绘画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它是人类在漫长的人生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对后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学美术教育中传统美术绘画对学生们的审美情趣的培养,想象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有极大帮助的,相对的中国传统美术绘画也需要新鲜的血液,需要学生们去了解、去继承和发扬。
当下的中学美术需要中国传统美术绘画的强劲融入。笔者于2017年下半年在本市的一所公立中学进行实习,私下对中学生是否认识与了解中国传统美术绘画做了调查。调查主题是“关于对中国画的了解程度。”在随机问了几名初三学生:“你了解国画《清明上河图》吗?你知道作者和创作背景吗?”学生们都对这个《清明上河图》十分熟悉,表示自己知道这幅作品十分有名,但是后面兩个问题都纷纷摇头。他们说只是经常听说,但是除了名字几乎一无所知。笔者又抽问了几名学生关于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的问题,这回很多学生就连这个名词都没有听说过了。从调查可以看出,这所中学的学生对中国传统美术绘画的了解十分缺乏,在中学的三年内没有受到关于这方面知识的传授。但是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十分愿意去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美术的知识。 中国传统美术绘画作为一种历史长河中人们的结晶,其中蕴含着强烈的人文、民俗、和中华名族的韵味。这种韵味和中学美术课本上出现的西方视觉艺术是完全不同的,带给学生们的感悟也是千差万别。让中学生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我们的名族精神,在美术教育中就不得不将中国传统美术重视起来。
2.中国传统美术绘画与中学美术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首先中學美术教育需要中国传统美术和文化的浸润,中学美术教育是我国新课改下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如何在美术课堂中融入传统美术文化与时代精神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在中学生的美术教材就能发现,中学的美术课本一般分为四个板块: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4]。四个板块在每个单元都有合理的安排,无论是造型·表现中对人物、动物的造型研究还是设计·应用中的插画,都有一些中国传统美术的影子。虽然没有被直接标注说明,但是还是很明显的“中国风”的韵味在其中。中国的美术教材是无法不和自身的传统美术绘画产生联系的,而分析看来更多联系则是内在的一种表现。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之一,我们从小对其耳濡目染。中学时期,学生们的心理正处于向成熟的过渡期,对很多知识了解的片面而且容易混淆,虽有儿时的基础,但是如果在中学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们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也会产生误解。这对以后相关的文化学习也有影响,所以说中国传统美术是中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国传统美术绘画在当代中学美术教育中的优势
中国传统艺术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具有独特的审美和造型方法。它是中国文化和美学和哲学的缩影。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的佛教、道教和儒学、哲学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更注重心灵的追求,是一种宁静致远、天人合一,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境界,中学美术教育十分需要这种文化洗涤心灵,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而且对中国传统美术绘画的欣赏有利于陶冶学生高尚情操。人们都多多少少知道中国画分为工笔和写意,但是何为“写意”?“意”指意志、意识、情意、意趣、意境等,指的是画家的思想感情。“写”就是表达和抒发。写意画可以“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可以方便驰骋,直抒胸臆[5]。相对比而言工笔画工质细腻,严谨周到,同时也追求写意的韵味意趣。作为现阶段的中学生学的更多的则是书本上的知识,由于中国式教育的中学课程繁忙,美术教育根本就很少出现在中学课堂上,更不要提及中国传统美术绘画的学习。然而就中国画来说就是一项集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于一身的民族瑰宝,单从继承角度来说中学生就应该积极学习,不能让一项优秀的文化在学生的手上丧失了活力。再从中国传统美术绘画本身的角度来看,学习它让我们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在美术课程中应用可以陶冶学生们的情操,使同学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更加强烈。比如在中国画中有很多经典作品,学生对经典作品的赏析以及了解,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学习到传统美术绘画的内容和知识。
四、结语
中国传统美术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课本上浅薄的知识点,在知识点的背后关于有更多需要挖掘的内容,而内容的分析、选择和正确的输出正是每一个中学美术教师应该去思考的。中国传统美术绘画因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屹立于世界美术之林,保持自己原有且独特的魅力在当下世界文化艺术日益频繁交流的现状下尤为重要。中学生现阶段逐步形成审美观的过程,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更有责任和义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美术绘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想要改变现在中国传统美术绘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尴尬的地位就必须立足实际,根据现实情况,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史及其作品欣赏》教材编写组.中国美术史及其作品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9.
[2]《中国美术史及其作品欣赏》教材编写组.中国美术史及其作品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11.
[3]杨成.美术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4.
[5]周积寅.中国画学精读与析要[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461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