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技术美学视角下煤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因传统煤炭开采忽略其他资源的采集,加工和利用,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得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形成大面积采煤塌陷区,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是中国现在所面临的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河南省永城市车集矿为例,从生态技术美学的角度探索其场地景观修复方法,探索现在多数煤矿废弃地景观修复的设计实践中大量设计流于形式的现象,力求解决生态技术与美学的在景观表现形式上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车集矿景观的再生。
〔关键词〕煤矿废弃地;生态技术美学;生态修复
“生态技术美学”的概念是由中国学者江业国和杜书瀛在二十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其本质是从自然的角度上探讨科学技术之美,以形式美学价值为审美导向,实现从生活形式到生活质量美,从技术美学观到生态美学观的设计美学转向。生态技术美学既不是单纯的自然美,也不是纯粹的艺术美的美学价值,更不是简单粗暴的“实用加装饰美”。实际上,生态技术美学强调将生态科学技术与形式美学高度融合,指导人类在改造主客观世界中理性地追求美学价值。
在历史的发展演替中,煤矿废弃地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特殊性在于,煤矿在成为废弃地之前,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复杂性在于,煤矿的开采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其污染现状与潜在威胁不明朗。而人类对于煤矿废弃地的再利用,基于经济条件、人类福祉与自然生态等多方面的考量,将其打造为景观绿地是明智的选择。所以,在煤矿废弃地景观规划设计中,应该遵循生态学为基础,以实现美学价值为审美导向,结合科学技术研究,解决现代煤矿废弃地景观修复设计中技术与美学互不相容的现状,对车集矿废弃地进行空间再造。
一、煤矿废弃地修复概述?
在完全进行改造之前,南湖公园已进行几次小的整改,使湖水及滨湖已形成了生态机制运行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在生态恢复上设计师针对唐山市采煤塌陷区,开发了农、林、渔相结合的综合农业,做到了循环利用,并且利用碱性的粉煤灰灌浆去中和含硫化物较高的煤矸石。此外,对于生态方面,通过植物种植和运用造园手法建设了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风景林地,使得湖水与林地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的鸟类前来栖息。
淮南市潘集区煤矿塌陷区的生态修复,将昔日采煤塌陷区变为了今日生态黄金地,开创了塌陷区治理新模式。在治理的各个方面,设计师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在针对植被恢复的问题上,设计师选择适应性强且植株高大的植物种类;在针对土地贫瘠的问题上,选择耐旱耐贫瘠且生长速度较快的植物种类;在针对农作物的问题上,选择抗逆性强的本土果树;在针对景观过于单一、缺乏美感的问题上,选择适宜的观赏性的植物。并且利用煤田塌陷形成的大面积的水域,建立湿地生态公园。因有研究表示大面积的硬质铺装会导致雨水的直接蒸发,所以在设计中尽可能地避免大面积的硬质铺装材料的运用,多采用透水性好的铺装材料或铺装形式。
在以上两个采煤塌陷区治理改造的成功案例中,设计师都有针对性地采取了适宜的措施,并且有各有独立的特色。唐山市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在改造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兼具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完整的恢复模式;而淮南市潘集区煤矿塌陷区则是在植被恢复和土壤修复上有着自己的特殊改造。这两个项目中,虽说设计师并没有明确地规定使用生态技术美学,但就其理念与实践都紧紧地围绕场地污染特征进行针对性地治理。但是在研究对比了大量的矿区修复案例后,我们可以发现在矿区修复中存有一些现象:现在多数煤矿废弃地景观的设计实践中大量设计流于形式,并存在环境污染治理与景观美化改造过程相分离的问题,造成了技术与美学的在景观表现形式上的割裂。
综上所述,应用生态技术美学指导煤矿废弃地修复时,应以控制污染与完成修复为目标,使区域生成的自我修复机制重新启动。
二、项目概况?
还金湖为采矿遗留废弃地,位于永城市区南部、沱河以南,西邻永城市区,距市区仅一河之隔,东与安徽省濉溪县相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其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类型原为农田生态系统,经煤矿开采之后,状况变为复杂,地表多为垃圾回填土、煤渣土、盐碱土与石质土。同时,塌陷区域的地面凹陷变形,地表损坏,道路断裂,房舍倒塌,部分农田积水达1.5m以上,有一部分良田成为沼泽、坑洼地。
为让这块不毛之地恢复生态健康,因此,政府决定对还金湖进行综合治理。由专业人员开展场地环境污染调研,综合多项因素,开展场地规划与景观设计工作。定为景区建设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位于永(永城)宿(宿州)路北、沱河南、济祁高速东,总面积约11.6平方公里,占地7400余亩。目前项目场地水域面积约3100亩,其中深水区1900亩,浅水区1200亩。经过治理之后,现场地四周地势平缓,除南部呈条状约50亩外(高差约5m),大部分地区为平原。
三、生态系统修复与景观系统构建?
1.生态系统修复
对于还金湖的生态修复的整体思路是:以现场调研现状为依据,加以参考车集矿在塌陷之前未破坏前的农田生态系统,通过人工的干预,使区域的自我修复机制重新启动。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因为土地塌陷遭受破坏进行恢复为原本的农田生态系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煤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方向根据环境的特点由农田生态系统转向湿地生系统,所以区域的自我修复机制重新启动的重点应在于土壤恢复、植物恢复与水体恢复。
通过调研、现场勘查、发现该区域因煤矿各区开采量不同,导致土地下陷程度有深有浅,使土地表面凹凸不平,土壤结构变差,再加上永城市所处区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雨水较为丰沛。土地的塌陷遇到雨水季節,使区域内形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坑洼地积。因煤矿塌陷,导致较深的地方常年积水,土壤盐渍化。土壤结构的变化,导致植被开始退化。
基于前期调研的分析结果,采取修复的主要措施包括:根据场地地形,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边缘,人为的放置一些人工障碍物,以便加强土地的粗糙度。并且因地制宜地把大小不一的水坑进行微调,保留中央作为天然的汇水区,对于其他水坑进行填埋或水景连接。对于植被,将采取多层植物群落的结构,以便加强土壤结构的稳定性,且乔木、灌木的混植又可以对地被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景观系统构建
从生态技术美学的角度探索其场地景观修复方法,以形式美学价值为审美导向,在景观修复的过程中既体现出生态技术的美学价值,使之为既适于使用又适于感官把握和情感体验。
在还金湖的景观建构设想中,利用土地的下陷造成的塌陷区,提出塌陷区生态景观平面分离保护设想;利用塌陷区的现状,营造大面积的湿地景观;注意视觉审美与生态效益的结合。并且将塌陷区的景观建构与城市发展规划、湿地保护兼顾在一起。降低有害干扰,来实现城市环境与湿地环境的有序共存。
结?语?
将生态技术与美学结合在一起,对还金湖进行修复改造和场地美学价值的挖掘。使还金湖能实现和谐发展,带动周围的城市生态环境与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也符合通过生态技术的手段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身心关系的和谐平衡。对永城市打造生态城市、园林城市、文化旅游城市具有重大的意义。
(责任编辑:牧鑫)
参考文献:
[1]秦书生. 生态技术论 [M].东北: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
[2]顾永芝. 美学基本原理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70
[3]张习. 生态技术美学视域下的棕地修复形式特征研究 [J].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658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