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孟子的“浩然之气”及其现代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孟子的“浩然之气”理论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进行了重点论述,“知言养气”是《孟子》一书中最重要而又最难理解的地方,历来注家很多。孟子所提倡的“浩然之气”,要求人们在艰难的情境中,意志不断得到磨炼,仍能坚持主体的自主性、独立性,坚持信念,不忘初心,鼓励人们要坚持道义,一往无前,守气、守约,无愧于心,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不断培养正直刚毅的“正气”。
  关键词:浩然之气;大丈夫;理想人格;道义
  “气”的概念贯彻整个中国哲学史,而“浩然之气”一说,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首次提出的观点。“浩然之气”说是孟子与其学生公孙丑讨论卿相问题时提出来的,公孙丑问孟子的所擅长的地方,孟子回答了“知言”和“善养吾浩然之气”两方面的内容。这就是孟子第一次提出“知言养气”说的地方,孟子的“浩然之气”说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进行了重点论述。
  一、“浩然之气”的意蕴
  关于“浩然之气”,孟子对其有一段描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浩然之气”是一种“气”,其中,“浩然”是用来修饰“气”的状态。
  孟子之前的先秦诸家的“气”无论是能充斥人体还是能生成万物,都多为物质性的,是一种充盈人体的物质之气。那么,对于孟子所提出“浩然之气”,后世学者对此大概可分为物质性的、精神性的和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结合的气三种观点。
  (一)“浩然之气”是物质性的“气”
  北宋张载有“太虚即气”的说法,他认为“气”是一种物质,并且气在“太虚”中聚散,就像冰在水中凝释一样,“太虚”即是由“气”所构成。
  钱穆先生在《中国思想通俗讲话》中认为中国人所说的气,就是宇宙间一切万物最原始状态的一种极微物质,充盈于宇宙之间,是一种物质之气。
  (二)“浩然之气”是精神性的“气”
  宋代苏辙认为孟子的“浩然之气”和子思的“诚”是同一个意思,因为“诚”在子思处为精神实体,是先天的本然属性,《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那么,“浩然之气”也与“诚”一样,说明这气实际上就是一种主观精神所产生出来的东西,是精神性的。清代王夫之把气看成是由义所生出,义蕴在心内,义可以生气,义附于气上,这也是一种精神性的。
  在现当代,也有许多学者支持“浩然之气”为精神性的。冯友兰先生认为孟子的“浩然之气”就是一种精神状态,冯友兰先生把孟子的“浩然之气”看作是个人最高境界中的精神状态,是由精神所生发出来的,是内在的先验神秘主义。
  (三)“浩然之气”是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气”
  有许多学者并不认为孟子所讲的“浩然之气”是单纯物质性的或者单纯精神性的,而是认为这“浩然之气”是兼具物质性和精神性两方面的。朱熹认为“浩然之气”是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气”,朱熹首先肯定此气为天地本有,存在于天地之间,充盈于人体之内,就是人的血气。朱熹说:“只是一气。义理附于其中,则为浩然之气。若不由义而发,则只是血气。”这也就是说,“浩然之气”与“血气”是一样的气,但是当有义理相附的时候,就是表现为精神性的“浩然之气”;如果没有义理相附,则为物质性的“血气”。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就其本质而言,朱熹其实还是认为这“气”实质是物质性的,这气实为一种实体性的实物。
  以上诸学者对于“浩然之气”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由愚拙见,我认为孟子的“浩然之气”实则为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统一的“气”,也就是两方面都无偏颇的气。但是这种观点与朱熹的观点又有所区别。朱熹认为义理附于“气”上时才为“浩然之气”,实质上“气”仍然为实物,那么由此“浩然之气”也应为实物,而需要与义理相附才成为精神性的,这实际上导致了二元论。
  前面我们说到,孟子所描述的“浩然之气”,这就是说,“浩然之气”是一种气,“至大至刚”,充盈于天地之间,这是其物质特性;但是这种“气”要“配义与道”且是由“集义所生”,并不是自然而生的,是由义在内心所生发出来的,是一个过程,因而,又具有精神性。愚认为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应该为物质与精神所相辅相成,共同盈生,有义理相附而又至大至刚,断不可分。
  二、“浩然之气”说的现代意义
  孟子的“浩然正气”说作为一种人格境界说,在现当代依然有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内容有益于人们健康人生的培养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对于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导向意义。孟子讲求人们要敢于担当使命,大义凛然,志气不可夺,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气节。
  “大丈夫”理想人格实现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持志养气”,这种人格也是由“浩然之气”所支撑。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十分注重信仰和理想的树立与培养,其“知言养气”实质上就是时时刻刻要在自己心中提醒自己要坚持原则,有自己的信仰,“持志”、“尚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孟子所提倡的“浩然之气”,是要求人们在艰难的情境中,意志不断得到磨炼,仍能坚持主体的自主性、独立性,坚持信念,不忘初心,鼓励人们要坚持道义,一往无前,守气、守约,无愧于心,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不断培养正直刚毅的“正气”。当每个主体拥有了“浩然之气”为“正道而行”,争做“大丈夫”,面对各种挑战和诱惑时,就能够不淫、不移、不屈,成就大格局。在现代社会中,益利关系更加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导致一些“仁义”观念的扭曲和歪解,导致人格缺失,道德沦丧。孟子的“浩然之气”说与“大丈夫”情怀是为人们的人格完善而服务的,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居于广居、立于正位、行于大道,仍是当代人的崇高理想追求。
  孟子的“浩然之气”说体现了一往直前、正直刚毅的精神,鼓励人们要做有担当有抱负的大丈夫,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其实就是要求人们实现个人价值與社会价值,理想追求与社会现实,自身关怀与社会关怀相统一的目的,问心无愧,顶天立地,堂堂正正的行立于天地之间。
  孟子被尊称为“亚圣”,他身上充盈着“浩然正气”,展现了中国古代哲人的智慧与品质。“浩然之气”说是孟子哲学理论浓墨重彩的一处,同时把本体论升华为伦理学、政治学说,激励着后世学者不断传承创新,继往开来。后人受孟子“浩然之气”说影响极深,孟子的“浩然之气”说也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继承和发扬着这一伟大精神,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M].中华书局:2014年版.
  [2]墨子.《墨子》[M].中华书局:2015年版.
  [3][宋]张载.《张载集》[M].中华书局:1981年版.
  [4][宋]程颢、程颐.《二程集》[M].中华书局:1981年版.
  [5][宋]苏辙.《孟子解》[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6][宋]朱熹.《孟子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7][清]王夫之.《续春秋左氏传博义》[M].湖南澹雅书局:1900年版.
  [8][清]王夫之.《诗广传》[M].中华书局:1964年版.
  [9][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M].中华书局:1975年版.
  [10][清]焦循.《孟子正义》(上册)[M].中华书局:1987年版.
  [11][清]黄宗羲.《孟子师说》[M].时中书局:1915年版.
  [1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13]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M].三联书店:2002年版.
  [14]孟子.《孟子》[M].中华书局:2015年版.
  [15]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2010年版.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718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