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乐器类文物的展示与利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曹捷

  摘 要:文章提出博物馆对乐器类文物的展示,主要内容应为古代乐器的声音信息和发声信息,并且应根据不同情境,进行科学且多样化的声音输出、动态展示、可互动的展示及资源共享等多种展示与利用。
  关键词:乐器类文物;博物馆;展示
  乐器类文物相较于其他种类文物,不仅具有文物属性,同时也具有乐器属性,声音与发声方式是其所蕴含的重要信息。目前我国博物馆对乐器类文物的展示,大多采取和其他文物相同的设计,即以静态视觉为主要传达媒介的陈列形式,导致观众难以在展陈中完整、科学地获取信息。文章尝试对博物馆中乐器类文物的展示与利用进行讨论,提出展示的核心内容是古代乐器的声音信息,并且应结合音乐图像,尽可能展示乐器类文物的发声信息。在此基础上,综合比较分析目前可见的乐器类文物展示实例,根据不同的展示情境,提出科学且多样化的声音输出、动态展示、可互动的展示及资源共享等多种展示与利用方式。
  1 乐器类文物的展示内容
  1.1 乐器类文物的声音信息
  乐器类文物的声音是文物的重要信息,也是博物馆展示中最核心的内容。声音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其无法流传至今,但是声音是由乐器结构的物理振动产生的,可以通过现存的乐器实物得到重现。目前,音乐学和考古学进行的音响实验,能够较为准确地测定乐器类文物的音高、音色和响度,并根据不同的研究展示用途对其进行修复、复制和复原,为博物馆展示提供科学基础。笔者认为博物馆对乐器类文物进行展示时,对于能够测定音响性能并记录声音的文物,应当最好使用乐器原音。对于文物保护学认为无法直接接触原器或应尽量减少直接接触原器的文物,可以使用复制原音。当博物馆需要展示乐器制作或使用状态的声音,但乐器原器无法进行修复时,可以使用复原原音。对于无法测定音响性能且不能发声的乐器类文物,因不具备声音展示的条件,一般来说可以不专门展示其声音,如果仍需展示,则必须在标明音源的前提下,使用同类乐器的非原音。展厅中渲染氛围的声音,是艺术性的辅助展品,应尽量使用同类乐器的非原音,并标明音源,以避免对观众产生误导[1]。
  1.2 乐器类文物的发声信息
  乐器是人为制作的发声器,声音的发出需要特定的方式,发声信息同样是乐器类文物的展示内容之一。然而乐器类文物的实物本身并不能提供其发声方式的信息,古代文献中虽有所记载,但是文字类描述常因古今语言习惯的变迁而难以破解。含有古代乐器和乐舞活动图像的美术史材料,较为直观地呈现了乐器演奏的情境,可以作为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重要辅助材料,用以展示乐器类文物的发声信息。
  此外,音乐艺术不仅包括独奏,还包括各种形式的合奏。目前可见的乐器类文物多为单独出土,多数无法考证其组合形式,而音乐图像则较为真实、完整地记录了古代礼仪和乐舞的场面,能够为我们研究乐器类文物的组合提供实物依据。如四川交响乐团复原的大型民族管弦乐《蜀宫夜宴》,即参考了前蜀开国皇帝王建棺床上的二十四乐伎浮雕图像。据考古研究可知,该浮雕图像中共出现有琵琶、昙鼓、齐鼓、和鼓、横笛、筚篥、拍板、羯鼓、雞娄鼓、鼗牢、答蜡鼓、毛员鼓、铜钹、贝、笙、叶、竖箜、篌、筝、排箫、篪等乐器,并根据图像在棺床分布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三组不同组合。四川交响乐队及四川省歌舞剧院天姿国乐团根据该图像,研究并修复、复原了其中多种乐器类文物,按照图像中的组合形式编排了《蜀宫夜宴》组曲,是乐器类文物利用的实例之一[2]。
  2 乐器类文物的展示方式
  2.1 科学而多样化的声音输出
  根据展示目的科学严谨地选择展示内容后,便应考虑具体的展示形式。展陈现场的声音对于博物馆而言是输出的过程,对于观众来说则是接受的过程,博物馆需要考虑接受者不同的需求和接受程度,设计科学而多样化的输出方式。
  目前博物馆对乐器类文物声音的展示方式主要以播放音频为主,音频播放方式又分为两种:一种为开放式,即声音作为一定区域内的背景音公开播放,位于该区域的观众都可以听到,是被动地获取声音信息,如上海博物馆青铜器馆晋侯苏编钟展柜便是采用该种设计;另一种为自取式,即展柜设置声音设备,当观众希望了解该乐器的音响效果时可以自行取用设备听音,即主动获取声音信息,如浙江省博物馆“非凡的心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中国古琴”专题陈列。在展陈实例中开放式的声音展示方式较为普遍,但是使用的声音多为非原音,目的是渲染展厅氛围,而非展示特定的某件乐器类文物的声音。
  为了更加准确地展示乐器类文物的信息,对于不同展示类型应采取科学的、有区别的展示形式。综合陈列中的乐器类文物,由于展品相对较少,可以在小范围内开放式播放声音音频,或者就近设置自取式的声音设备。而音乐或乐器专题的博物馆陈列展览中,乐器类文物数量较多,甚至属于不同种类,有不同音响效果,如果开放式播放声音,极大可能会互相干扰,文物的声音信息也会有所损失。如果采取自取式声音设备,又会使观众在不停摘取设备的过程中产生疲劳。这种情况下或可使用自动讲解器形式的设备,在观众进入展厅时发放。观众通过独立耳机收听音频,可以随着观展顺序对应地获得展品的声音信息,最小程度地减少声音效果的损耗。
  2.2 动态展示
  乐器类文物与其他文物的区别之处,即在于其所蕴含的信息是一种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数字音频虽然提供了乐器类文物的声音信息,但是却无法展示声音发出的过程。博物馆在对乐器类文物进行展示时,应考虑“动态展示”或”活化展示”,例如提供专业人员的演奏视频,以及进行现场演奏和举办音乐会等。
  现场演奏是指博物馆举办的位于展厅内或博物馆内的,时长和频率较为固定的乐器类文物的相关表演。此处的“现场”可以是乐器类文物的展示现场,观众在参观原器的同时便可直接观看其演奏方式,例如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凤鸣巴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珍藏历代古琴展”,即设计在展厅中心进行古琴演奏;也可以是博物馆内的其他场地,观众在固定时间前往观看演出,例如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编钟表演是在馆内音乐厅定时举行。现场演奏的特点在于距展品近、规模小、频率高,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至少能够观看一次演出。   相较于现场演奏,音乐会举办的时间和场地往往是非固定的,且规模较大、投入较多,需要吸引博物馆观众在计划参观外再次涉足博物馆,但是其一般具有更好的传播与教育效果。拥有诸多乐器类文物的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便鼓励职业演奏家在特许条件下使用状态良好的乐器文物进行演奏,并以音乐会的形式进行演出。据统计大都会博物馆仅2007年便举办音乐会70多场,参与人数3万余人,足见该形式的受欢迎程度[3]。国内博物馆近年来也频频依托馆藏乐器类文物举行音乐会,如湖北省博物馆与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的古乐器复原仿制成果展“古韵新声”专场音乐会,又如2019年浙江省博物馆建馆90周年使用馆藏“彩凤鸣岐”与“疏影”两张古琴所举办的“千年清音”专场音乐会。
  值得注意的是,在博物馆现场演奏和音乐会的实例中,仍存在注重演奏的“形式”,而忽略了演奏目的的问题。现场演奏与音乐会是围绕乐器类文物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展示声音发出的过程,继而为观众普及乐器知识,因此演奏中所使用的乐器及演奏人员都需要进行更为严谨的考虑。此时博物馆应发挥其文化平台的作用,主动整合图像材料和美术研究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复原古代乐器的演奏方式和演奏场景,并联系音乐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演奏。
  2.3 可互动的展示
  新博物馆学展示观特别提出了“互动”的意义,主张博物馆应尽可能地让观众成为展览的一个部分,在参与和互动中深入了解展示内容。而乐器是天然与人有关的物品,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隔绝人群并束之高阁,博物馆对乐器类文物的展示设计中,应注重展陈的可互动性。
  展陈现场的体验参与方式,一般有实物和多媒体设备两种。据笔者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发现,现场设置乐器实物供观众体验的实例,见于深圳博物馆于2013年7月举办的“松石间意——巴蜀地区典藏古琴精品展”;展览中提供观众亲自操作展厅内多媒体设备机会的实例相对较多,例如湖北省博物馆中虚拟曾侯乙编钟演奏系统的互动设备。
  考虑到展厅环境以及观众并不具备专业性,所以博物馆展陈中提供的实物一般是与展品同种类的现代乐器,观众通过接触乐器实物,能够体验乐器发声过程和声音效果。但是这种设计在实际操作中会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由于观众的非专业性,在独立体验实物时,如果不能正确击奏乐器,也就无法获取准确的声音信息,演奏实物会在展厅中产生噪音,影响其他观众的参观过程等。利用多媒体设备对文物进行模拟是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所青睐的展示方式,相较于实物,多媒体设备损耗较小,对展厅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容易控制,计算机对乐器类文物还原的精确度超过现代仿制乐器,并且能够及时为观众提供反馈和文字解说。
  一般来讲,观众参观博物馆展品、通过开放或自取的设备聆听声音,触摸实物和设备,都是互动的一部分。但是更进一步的互动应体现在博物馆与观众的精神呼应上,比如“观众体验展品引发思考—反馈问题—博物馆根据反馈信息联系专业机构作出回应—观众获得知识”,形成一个交流过程。自展陈中衍生出的宣教活动便是观众参与博物馆展示、与博物馆进行互动的有效方式。博物馆是学术研究和普罗大众之间的桥梁,不仅需要通过陈列展览来传播文物的信息,同时还应站在科学的角度,为公众提供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建议和渠道。对于樂器类文物的展示,博物馆与音乐机构、美术研究机构合作举办的学术讲座、音乐沙龙和教学课程,都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2.4 互联网资源共享
  在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对文物各方面信息进行采集加工、数字化存储管理,并通过互联网展示给公众,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展厅、展期对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提升了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同时也拓展了博物馆藏品资源的社会服务功能。
  资源共享的前提是版权保护,文物藏品的图像、音频资源是博物馆的重要无形资产,资源版权是博物馆的知识产权之一。博物馆在乐器类文物声音的采集、存储加工以及传播与利用过程中需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对其版权给予保护,防止侵权。
  博物馆乐器类文物声音资源的共享方式,一种为传统的出版物形式,另一种则是互联网资源形式。传统的音频出版物,如浙江省博物馆邀请国内古琴演奏家使用馆藏唐琴演奏并录制发行的CD,目前或许已呈现诸多弊端,如光碟材质易损坏、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难以读取等。互联网数字资源,目前是越来越多博物馆采用的展示与共享方式。在我国国家文物局于2007年启动了“中国数字博物馆平台”的相关建设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一个博物馆资源共享的平台。乐器类文物的声音,由于涉及到考古学、音乐学、美术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较之其图像信息,更适合使用网络方式进行展示传播。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在该领域已做出相关尝试,与湖北省博物馆合作制作了网页版的虚拟曾侯乙编钟演奏系统,观众足不出户便可在相关网站中获取乐器文物的相关信息。
  3 余论
  博物馆对乐器类文物进行科学、多样地展示,有助于观众对古代音乐文化和技术水平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亦可促进我国音乐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所颁布的博物馆定义可知,博物馆对文物进行展示的目的,是为公众提供教育、学习和欣赏的机会,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博物馆最重要的职能便是教育职能,并被称为“第二课堂”。然而在强调博物馆教育重要性的同时,或许更要思考教育的具体方法。当今社会以教育为职能的机构有许多,而博物馆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地方便在于实物性和综合性。它更像是一位引导者,“授之以鱼,促之以渔”,其中“授之以鱼”是展示基础实物信息,而“促之以渔”便是积极联合学术机构,统筹各方资源,举办深入的、可延续的相关教育活动,为公众提供进一步学习的途径。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乐器类文物展示个例的分析讨论,能够有助于博物馆工作者对展品进行更为全面、科学地阐释与展示,从而促使博物馆积极发挥其文化平台和教育中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捷.试论乐器类文物的声音展示[J].博物院,2017(2).
  [2]王婧如.霓裳羽衣犹在,二十四伎几回闻——从《蜀宫夜宴》探究唐代宫廷乐舞大曲[J].四川戏剧,2013(1).
  [3]杨万钧.从大都会博物馆乐器馆看乐器文化及其保护[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6).
  【作者简介】曹捷(1993—),女,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物学、博物馆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802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