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大学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采用新颖的内容与展现形式,更易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教师应善于运用融合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跨文化交际建立正确认知。同时,重视听说能力的训练,确保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与适宜性,在科学的视听说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提出相应策略,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全面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 视听说课程 跨文化交际 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5-0204-02
  跨文化交际能力已被认定为进行有效跨文化交际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在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与沟通时,应能做到语言交流的顺畅表达,以及文化思想的有效对接,这样的互动才是有效的、适宜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需确保交际的有效性,即人们基于交际行为达到最初设定的目的;另一方面是交际的适宜性,主要强调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或是特殊的场合所采用的最合适的交际行为的能力。基于此,针对大学英语视听课程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应紧密围绕这两个关键点。教师应积极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能在教学中注意情感要素、认知要素、行为要素。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基于跨文化交流理念,在特定场合中与人进行英语交流时,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即,学生正视文化差异的存在,并能充分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一、明确大学英语教学中,视听说课程的基本教学理论
  1.更侧重听说训练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与文化具有紧密关联的应用型学科,基于声音与文字构成了一个相较完整的文化系统。听说与声音有关,而读写又与文字相关,文字是记录声音的特殊符号。由此可作出以下的论断,即在英语教学中口语训练是第一位的。而只用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视听说课程,才可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2.强化训练并形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时,应注重强化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并能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基于此,英语教学中应先以听说为主,而后进行读写,并将主要的学习时间投放在听说训练上。
  3.与母语的语境进行有效分割
  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的论述中可发现,在针对外语中利用母语进行表达时,尤其在利用翻译的手段进行解释时,学习者的思想中通常会和两种语言打交道。而在这个过程中,母语会对外语的学习与应用造成一定的干扰。基于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强调借助语言本身的联系用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表达或是翻译,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
  二、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有效策略
  1.善于运用融合式教学方法,对跨文化交际建立正确认知
  教师基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将跨文化交际理念的培养与语言教学进行科学的融合。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更直观化、生动化地进行呈现,将优质的教学资料融入更轻松的教学范围中去进行实践操作。这样,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可摆脱传统课堂的乏味与枯燥,真正融入视听说的情境中去,并能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熟练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结合英语教材为学生制定教学课件时,可将文中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科学地渗透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在了解与掌握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累积丰富的英语词汇,逐渐建立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而这里所提到的融合教学方法,不仅指在教学内容上的融合,同时,在具体的教学手段上也应进行科学的融合。例如,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同时,将视听说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以视频或动画的形式,借助多媒体设备更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在视、听中去学习与理解英语知识。这样,不仅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有效加深他们的印象,大力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
  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科学设定教学容量的基础上,应预留充足的时间,使学生在了解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在听与说的训练中,强化口语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分别向各个小组发布不同的辩论主题,结合所学的教学内容,去阐述观点与体验。教师以辩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聽说练习,可使学生获得更强烈的参与感与融入度,并在听的过程中,进行不同维度的思考。这种训练不仅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听力,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即发生在不同观点碰撞的过程中,能够真正意识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由此,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在提升英语综合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培养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2.重视听说能力的训练,确保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与适宜性
  针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明确其教学的基本理论,应将学生的听说训练放置在首位,使学生在不断累积更丰富的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读、写、译方面能力得到提升。
  教师在帮助学生强化语言技能与表达能力的同时,应使学生了解不同的国家与民族都具有独特的语言习惯与行为方式,应使他们对不同国家、地区的宗教文化、语言禁忌等有一定的了解。例如,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在与西方国家的人交流时,慎谈宗教和种族。在利用英语与不同国家的人沟通的过程中,必须将跨文化交际理念始终贯穿于交谈的全过程。这样,才可真正确保交际的有效性与适宜性。
  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与识别诸多的差异,确保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顺畅地交流。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进行英语听说训练的过程中,结合上下文翻译,并能进行有效的输出。避免他们受到母语的干扰,而无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教师需引导学生对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中的差异性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那些在日常用语中常出现的文化差异特征,学生应形成目的语国家的英语表达思维。例如,在与西方人进行日常交流的过程中,不能问他们“Are you married and have children”。这样的交谈可能在中国的语境下是被允许的,但西方国家很注重个人隐私,这样的交谈很可能会让对方感觉被冒犯。同时,教师在视听说教学中,可播放影视作品中有关日常交流的经典片段,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例如《绝望的主妇》《老友记》等作品都生动地展示了美国人日常交流的方式。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体现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影片,例如《推手》《刮痧》等。这些影片中的部分对话场景真实地反映了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摩擦。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更有效地了解了日常谈话的技巧与打招呼的方式。教师若想加大听说训练的力度,可鼓励学生对所观看的影片片段进行情景再现。教师可鼓励学生对其进行适当的改编,以舞台剧的形式进行表演。这样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可更深入地了解与应用日常交谈中的称谓、相互介绍的方式,以及如何使用赞美、道歉、道别的表达方式。
  三、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教师在实际开展视听说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并能在日常的听说能力训练过程中,将东西方文化差异方面的内容,科学地渗透到教学中,从而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全面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婷,蒋宁.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9(13):217-218+171.
  [2]何少芳.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评《英语听说译与跨文化交际》[J].新闻战线,2017(8):158.
  [3]李静.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新模式[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0):134-135.
  [4]林思丞,肖立章.跨文化交际观照下教材的二度开发:以《新思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三册》第二版为例[J].才智,2015(9):111-112.
  责任编辑:张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81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