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行业性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亓玉国

  摘 要:2014年,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调研启动馆藏上海金湖牛皮礁出水保护修复项目,2018年11月项目通过专家验收。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作为一家暂不具备文物修复资质的行业性博物馆,在推进木舵保护修复过程中,认真学习《可移动文物修复管理办法》,采用委托招标模式,全程参与监督学习。期间,严格遵循修复必要性论证、藏品价值评估、现状调查、病害评测、方案编制、保护修复实施、效果评估、档案建立、预防性保护等步骤审慎推进。项目达到了预期目标,对今后启动大型重要文物藏品修复乃至其他不具备文物修复资质单位推进保护修复项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行业性博物馆;出水木舵;保护修复
  1 古木舵藏品的基本情况及保护修复启动的由来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馆藏古木舵,2005年在长江口牛皮礁(上海市东端横沙浅滩南部,北部距佘山岛约30千米)水域出水,2008年入藏。木舵通体呈旗帜状,通高约7050毫米,舵叶前缘高3590毫米,后缘高4315毫米,上宽2226毫米,底宽1938毫米,舵杆上共有18道宽度为100毫米的扁铁箍。据南京林业大学鉴定,舵叶由香樟(舵叶板)、圆柏(舵叶板)、桑树(搭脑)三种木材构件组成,构件拼接处缝隙较大,舵叶的底边与后缘局部有残损。舵杆为铁力木,材质最好,最大直径360毫米,上部有较长裂隙。与传统古船舵相比,本舵除在舵叶顶边和底边(复原后)各有一根边条材外,未见到传统形制舵叶夹筋板,发现是有7根直径为30毫米的圆铁销和2根80毫米×25毫米的扁铁销,横向穿连叶板,该木舵舵杆上共有18道宽度为100毫米的扁铁箍。无论从其体积还是形制以及重量等方面判断,该木舵均是国内罕见的大型铁木复合材质代表性藏品。
  木舵技术是中国传统造船工艺四大发明之一,然国内鲜有实体木舵出土或出水。金湖牛皮礁木舵出水后,其独特地位引起了席龙飞、何国卫等船史界专家的高度关注,纷纷撰文对其进行研究。何国卫先生认为该木舵是迄今发现的最为完整也极具研究价值的文物。坚硬粗大的舵杆以及相当完整厚实的舵叶都属罕见,古舵上吊舵孔的发现也表明了其是迄今发现的最为完整也极具研究价值的古舵。而勒肚孔更是在实物上的首次发现,也佐证了史籍对古代航海关于勒肚孔的记载。独特的铁销、铁箍连接技术,反映了当时造船工艺的精湛和高超。此物在船舶技术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木舵整体收藏时,木舵未经系统脱盐保护处理,已处自然干燥状态。2010年,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将其放于展厅中展示。考虑到文物藏品的重要价值,在布展之初就采用恒温恒湿展柜形式保护展出。但在2014年陆续发现木舵舵叶拼缝有扩大趋势,木舵舵杆铁箍处出现铁屑不断脱落等病害现象。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文物工作原则,我馆启动了对木舵的抢救性修复工作。
  2 行业性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修复研究现状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是2006年开始筹建、2010年正式对外开放的一家行业性博物馆,其上级主管部门为上海市城乡建设交通委员会。在金湖木舵保护修复项目启动前,馆内并不具有专业文物修复资质,也未有其他相关修复项目参照借鉴,馆内面對文物博物界非常专业的文物修复程序到底如何推进并不是非常熟悉。没有修复资质的行业性博物馆,到底如何科学设定修复相关工作模式与环节是启动金湖木舵保护修复项目面临的首要问题。为寻求这一问题答案,馆内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可移动文物修复管理办法》,积极向上海市文物局求助指导,向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学习,调研中国航天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行业馆等。查阅文献资料与实地走访发现,有关行业性博物馆推进藏品保护修复实践方面内容较少。陆建松教授的《关于建设行业博物馆的若干问题》《行业文化与行业博物馆》《上海市行业博物馆建设:意义、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思考》,杨怡的《关于发展行业博物馆必要性及意义的思考》,王畅的《试论行业博物馆的特殊性》,徐玲的《何谓行业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的界定及其他》,这些研究主要从行业博物馆的概念、特点、管理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具体在藏品修复这一微观方面研究内容还较少涉及。
  在无现成模式借鉴情况下,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金湖木舵保护修复严格遵照《可移动文物修复管理办法》,遵循修复必要性论证、藏品价值评估、现状调查、病害评测、方案编制、保护修复实施、效果评估、档案建立、预防性保护等步骤审慎推进。针对木舵藏品约重2000千克、体长约7米、文物价值较高的特有属性,拟定在我馆暂不具备文物修复资质现状下,木舵修复委托具有修复资质专业单位承接。但在修复时木舵藏品不外运,馆内创造条件搭造修复用房,营建必要的、合理的修复环境,同时配备专业保护修复人员全程跟进。最终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3 行业性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修复的一些思考
  行业性博物馆要高度重视藏品保护修复工作。行业性博物馆主管部门条块、资金来源渠道、藏品征集方向、招聘人员构成等,与传统文物博物馆有所区别。面对专业保护修复人员相对缺乏、藏品类型相对特殊等现状,多数行业性博物馆对文物藏品保护修复这一非常专业问题的处理稍显吃力。在尽己所能做好日常的藏品保管基础上,各馆更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放于展馆运营与展览中去。但藏品是一个馆存在运行的基石,博物馆需要克服人才短缺等困难,高度重视藏品保护修复工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及2018年7月6日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反复提及文物保护修复相关工作的重要性。行业性博物馆如铁道博物馆、航天博物馆、上海公安博物馆等藏品多独具特色,且相关藏品需要加强预防性保护和抢救性修复工作。只有针对自身馆藏特色,逐步建立健全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保护修复队伍,逐步增强藏品预防性保护能力及藏品修复能力,才能切实做好藏品保护工作。
  知法守法,依法开展修复是工作底线。藏品修复是一项十分科学严谨的工作。认真学习《可移动文物修复管理办法》,做到知法守法,依法开展修复是工作的底线。藏品修复绝不是简单的发现损伤、给予修复如此简单。藏品修复是一件非常系统而严谨的科学工作。《可移动文物修复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藏品修复应由具有修复资质的单位承担,等级品修复需向文物主管部门报批后方可进行等相关工作。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在启动出水木舵保护修复时是严格遵循法律规章制度要求循序进行,严格遵循修复必要性论证、藏品价值评估、现状调查、病害评测、方案编制、保护修复实施、效果评估、档案建立、预防性保护等步骤审慎推进。在具体工作中每推进一步都和上海市文物局及时沟通,寻求专业业务指导,做到严谨论证、规范操作。   严谨论证后拟定科学方案是保护修复开展的基础。2014年下半年,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邀请了浙江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保护修复专家对木舵藏品是否需要修复进行必要性论证。两馆专家通力合作,对古木舵有代表性的部位取样,取6处样点,进行了5组平行实验,分别对木样绝对含水率、收缩率进行测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盐类含量与PH分析、离子色谱(IC)分析、拉曼光谱分析等技术对木舵铁箍、铁销等进行含盐量等分析。在科学数据支撑基础上确定了木舵需要及早启动保护修复的论证。两馆专家同步合作,拟定了木舵保护修复方案。科学的修复方案是木舵得以顺利启动的基础。修复方案拟定了以下环节:
  藏品保护修复推进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藏品特征。针对特定藏品特征,藏品修复不仅仅是简单的委托外送修复,更多的还是要根据藏品本身特征拟定相对应方案。以牛皮礁出水木舵为例,相对于书画、陶瓷等传统文物而言,该藏品体积非常庞大。很多有修复资质单位即便愿意承接修复,但其单位并不一定具有相关修复条件与场所。为此,在该藏品修复启动之前,馆内便同步考虑不外运,由单位自行解决修复场地问题,届时请具备修复资质单位前来馆内开展修复的相关方案设想。为此,馆内反复调研寻求空间场地以搭建修复保护场所。在经过数次论证之后,终于克服困难,搭建了临时修复室。根据实际情况,临时保护修复用房采用钢结构板房,占地面积180平方米左右,参考《GB/T30238-2013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室规范建设与仪器装备基本要求》建造,满足大木舵保护修复日常工作需要。
  修复开展必须严格遵守财政纪律。推进保护修复过程中,往往有大量經费使用产生。各地财政政策规定不甚相同。以牛皮礁出水木舵保护修复为例,在修复过程中涉及了预算方案编制费、修复用房搭建费、本体修复保护费等好几笔财政费用。与传统博物馆稍有区别,以上经费不是申请文物系统专项,而是由上海市财政以项目形式直拨。根据上海财政相关规定,超出50万元项目,一般必须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承包方。木舵相关经费均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政策、相关法律法规、行业制度规范。鉴于修复是专业核心工作,为保证中标单位有实力能够完成木舵修复工作,在招标文件中对中标单位必须具备的资质能力进行了多重约束。
  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是保护修复效果的重要保障。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木舵保护修复过程中,先后召开了6次保护修复专家会。会议内容从保护修复方案拟定细化至审议保护修复中期汇报以及审议后期整改汇报等,涉及了修复的每一个环节。修复方案最初拟定浸泡式脱盐,但考虑木舵为铁木复合材质,且铁箍、铁销等均已插入木头本体且无法拆解,长期浸泡将可能导致铁质腐烂风险,也有可能因铁、木膨胀系数不一致导致木舵变形等风险,故经过专家反复审慎商定,将保护修订为敷贴式保护。经过两年的敷贴脱水、脱盐,木舵保护修复取得了较好效果。
  注重本体保护修复后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木舵从展厅搬迁至修复场所启动修复前,便对其原有展柜进行了环境监测工作。经相关监测发现,展柜内温度相对稳定,但湿度波动相对较大。分析发现原展柜为四扇玻璃柜组成,玻璃间密封硅胶有老化现象,导致柜内环境与外界相通,无法起到恒温恒湿保护。因此,馆内非常重视修复后展柜环境改造工作。现该展柜已按恒温恒湿要求进行改造,相信改造后的展柜将会给保护修复完毕的木舵带来稳定保护环境。
  随着《我在故宫修复文物》节目的不断火热,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关注文物修复。然而文物修复不是靠纯粹的动手修好如此简单,它不仅需要高超的技艺,更需要系统严谨的流程与环节把控。2019年两会,相关委员也在呼吁当今时代需要更多的文物医院和文物医生。作为行业性博物馆更应冷静思考,熟悉把握文物修复规律与环节,规范、系统开展保护工作,不仅做一名技艺高超的文物医生,也要做好流程规范把控,如此才能切实做好文物保护修复工作。
  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改)[Z].2017-11-04.
  [2]王军,龚德才.南京明代宝船厂遗址出土舵杆结构特征研究[J].东南文化,2017(6):81-85+71-72.
  [3]国家文物局办公室秘书处.文物博发[2014]25号[关于发布《可移动文物修复管理办法》的通知][Z].2014-07-29.
  [4]袁晓春.郑和下西洋与蓬莱紫檀木舵杆解析[J].海交史研究,2012(2):6-11.
  [5]荣亮.中国传统造船工艺的另一朵奇葩—木舵[J].航海,2011(4):32-33.
  [6]陆建松.关于建设行业博物馆的若干问题[J].中国博物馆,2001(3):53-56.
  [7]李银芬,沈华杰.行业博物馆的实践探索—以中国烟草博物馆为例[J].博物馆研究,2010(2):20-23.
  [8]熊国平.行业博物馆藏品建设的实践与思考[C]//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5年“致力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书店,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05454.htm